張淑芳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88醫院焦作院區 骨科三區,河南 焦作 454000)
股骨骨折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趨勢,發病率呈遞增趨勢,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國內股骨骨折發率為5.6%~27.4%,臨床一般予內固定術治療,但該病恢復較慢,并發癥較多,且嚴重影響患者活動能力[1]。傳統的護理方法,患者恢復較慢,長期的住院治療會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并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從而影響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對醫護人員健康教育的接受度,所以探究一種積極有效的護理方式成為股骨骨折患者臨床護理的熱點[2]。本文以176例股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通過對比兩組平均住院時間、患者護理滿意率、健康教育知曉率,旨在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對股骨骨折患者的護理效果、健康教育效果,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76例股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8例。對照組女37例,男51例;年齡27~75歲,平均(41.91±9.85)歲,骨折部位:股骨頸骨折4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7例,股骨干骨折11例;觀察組女41例,男47例,年齡 29~74歲,平均(42.26±10.33)歲,骨折部位:股骨頸骨折4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8例,股骨干骨折8例。兩組基本資料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予常規護理措施:入院后行內固定術治療,按照骨科常規護理,包括常規治療、檢查、心理指導、健康教育、理療、恢復性訓練及出院后隨訪等。
觀察組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⑴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由護士長和本科室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作為小組領導,并由主管醫師及科室骨干醫生為技術指導老師,對組員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相關知識培訓,并制定簡易版股骨骨折患者須知,為患者提供股骨骨折相關知識,建立患者微信群。⑵將本次研究的股骨骨折臨床護理路徑以文字化形成實施方案,按照時間順序流程為:⑴入院時,迅速評估患者血栓風險和疼痛等級[3],以供主管醫生給予應急治療;予以生命體征監測,詳細記錄患肢情況,向患者介紹各項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⑵術前個性化健康教育:詢問患者大小便、飲食、睡眠情況,針對異常情況予以糾正,觀察患肢病情變化,遵醫囑服藥,向患者介紹各種藥物治療效果及注意事項,指導患者進行術前關節屈伸等康復訓練,向患者介紹各類術前康復訓練的目的及注意事項;每日監測4次生命體征,告知患者術前禁止飲水的目的;按照患者文化水平個性化介紹股骨骨折治療方案、治療成功率、治療期間可能的并發癥,耐心解答患者相關疑問。⑶確認各項手術指征后,完善手術準備工作(骨科常規護理、腸道準備、藥敏試驗、備血、備皮),進行手術。術后叮囑患者取去枕仰臥位,監測患者周圍循環、神志、生命體征,密切觀測患肢狀況,結合患者疾病特征予以外敷中藥、冰敷機、電腦骨折愈合儀等手段促進患者消腫。⑷術后立即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神志,平穩過度后予骨科術后常規護理,在了解患者飲食和睡眠情況后,予以相應指導,同時和患者積極進行近距離的溝通,排解患者不良情緒;向患者介紹各種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提前做好預防;術后24 h,可適當進食易消化、高維生素、高蛋白食物,同時注重患者自身衛生,經常關注皮膚受壓情況,指導患者起坐、翻身等動作;遵醫囑服藥,向患者介紹各種藥物治療效果及注意事項,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鎮痛方案,同時繼續給予促消腫治療。康復宣教,包括技術指導老師和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成員現場指導康復訓練、播放康復訓練視頻、CPM機的使用等;其他護理:創口護理、管道護理、營養指導、心理指導;另外隨時關注患者血栓風險,準備好應對方案。⑸院外護理支持,患者出院后,安排專門護士對微信私信問題進行答疑,每天上午8~11時,通過微信回復患者及其家屬關于股骨骨折相關問題,有必要還可以通過微信視頻給予遠程指導;每周上傳一個康復訓練小視頻,同時每周邀請一例先進案例現身微信群說法,講解先進康復經驗,為患者營造一個積極的康復氛圍,將康復心得、要點、訓練小視頻定期上傳微信公眾號,供所有患者隨時查看;鼓勵患者主動向護理小組傾述自身不良情緒,叮囑家屬密切關注患者身體、心理變化,有異常情況及時向護理小組匯報,共同制定個性化指導;定期隨訪,跟蹤掌握患者康復狀況。
于出院當天采用住院時間統計和患者護理滿意率調查問卷并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評估;采用健康教育知曉率調查表對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進行評估?;颊咦o理滿意率調查問卷[4]分5項(醫療支出、綜合管理、護理質量、服務態度、住院體驗),各項目為4級(不滿意、一般、滿意、很滿意),對應5~20分,總分25~100分,患者護理滿意率=(問卷得分/100)×100%,患者滿意率隨分值增加而提高。健康教育知曉率調查表[5]分5項(綜合管理、康復知識掌握情況、患者自我護理注意事項、家屬護理注意事項、疾病知識掌握情況),每項五個小點,每小點為4級(不清楚、模糊、清楚、很清楚),對應1~4分,總分25~100分,健康教育知曉率=(調查表得分/100)×100%,健康教育知曉情況隨分值增加而提高。
用統計學SPSS 22.0軟件對數據實施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等級資料選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和健康教育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 1)。

表1 兩組住院時間、患者護理滿意率、健康教育知曉率對比
作為骨科臨床常見病之一的股骨骨折,主要由暴力或間接暴力所致,一般有畸形、腫脹、疼痛、外部創傷等表現。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均擁有機動車數量迅猛增長)、全民運動觀念普及和人口老齡化趨勢,交通事故、摔傷、重物等原因致使的股骨骨折發生率也隨之增長[6]。蔡囡麗等[7]研究顯示,股骨骨折圍術期護理如果不到位,可能造成患者下肢靜脈血栓、肺部感染等嚴重并發癥,更惡劣的甚至可致殘致死。目前內固定術是股骨骨折的常規療法,該病恢復速度較慢,同時術后前期需要嚴格臥床靜休,并且該病并發癥較多,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傳統的護理方法一般按照骨科常規護理,患者恢復速度較慢,持續的行動不便及并發并發癥,使患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從而影響護理效果以及患者對醫護人員健康教育的接受度[8]。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以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為目標,通過護理小組和臨床技術指導老師為核心的行動團隊,在確保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外,還加強了健康教育宣傳,充分調動患者及其家屬的護理能動性。黃娟娟等[9]研究證明,臨床護理路徑在提高股骨骨折患者自我護理意識的同時,還增強了護理人員對個性化護理和宣教的理解,最終加快了患者的恢復速度及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工作效率。有研究顯示[10],臨床護理路徑還能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增加醫護人員的可信度和患者本人的依從性,間接增強了護理效果及患者對醫護人員健康教育的接受度。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率和健康教育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臨床護理路徑可明顯加快股骨骨折的恢復速度,還可以顯著提升患者護理滿意率和健康教育知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