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冊
推動蔬菜標準化生產,有利于優化本地區蔬菜產業,為人民群眾的日常需求提供高質高量的綠色蔬菜。筆者通過了解安徽省馬鞍山市自然條件,分析蔬菜標準化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推動蔬菜標準化生產的具體措施,以供思考。
一、安徽省馬鞍山市自然條件
馬鞍山位于安徽省東部地區,蘇皖交接地區,是安徽省地級市,下轄三個區三個縣,總面積為4049m2,目前常住人口數約為230.2萬。
馬鞍山位于長江下游沖積平原區,地勢表現較為平緩,總體稍呈現北高南低趨勢。馬鞍山的山體成分主要為中生代沉積巖與火山巖,山勢平緩,北部、東北部地區為丘陵地貌,中部呈階地地貌,南部地區為沖積平原、河湖平原區,地勢平坦。
馬鞍山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季溫暖少雨、夏季炎熱多雨,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基本在0℃以上,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2℃以上。馬鞍山氣候季節性顯著,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時數約為1838.3個小時,夏季雨水較多,無明顯干旱季節。
馬鞍山年降水量基本維持在800~1500mm,河流徑流總量約為1.13億m3,平均年徑流量為9794億m3,為馬鞍山農業生產提供良好的資源條件。
二、蔬菜標準化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機構存在缺陷
蔬菜標準化生產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但涉及農業種植工作,還包括種植產地環境監測、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宣傳及銷售等環節,目前,馬鞍山的蔬菜標準化生產管理機構建設還存在一定缺陷,蔬菜重視的產地環境檢測、農產品生產環節依舊歸于農業部門管理,但是農產品的加工、宣傳及銷售環節卻屬于其他部門的管理范圍,部門之間產生的利益沖突會直接影響到蔬菜標準化生產實踐,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標準存在差異,導致部門之間的溝通存在較多問題,極大增加了農業標準化的建設。
2、標準化生產體系不完善
馬鞍山政府相關部門對本地區農業發展實際情況及發展客觀條件進行研究,也制定了一些綠色食品生產技術的具體操作流程,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已制定的標準與操作規程數量不能滿足生產需求,有的標準較為陳舊,而有的規定范圍比較狹窄,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環境對蔬菜標準化生產的要求。
3、農民組織化不足
馬鞍山的農村地區已經開始建立農業合作社,但大部分合作社經濟實力較差,標準化生產技術較為落后,覆蓋面積較為狹窄,不能為當地的蔬菜標準化生產帶來推動作用。還有部分合作社對經營工作較為重視,忽視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沒有能夠真正形成產業鏈式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最終激化了分散經營與標準化生產之間出現的矛盾。
4、市場準入制寬松
當下,馬鞍山的農業市場準入條件較為寬松,沒有形成具體的規范與制度,本地區的農產品經營會更加重視獲得認證的農產品企業或個體商家,對散戶的生產經營造成打擊。
5、缺乏足夠資金支持
由于缺少相應政策,馬鞍山也沒有專門建立蔬菜標準化生產實踐專項資金,嚴重影響該項目的進步與發展。
三、推動蔬菜標準化生產的具體措施
1、建立完善的管理機構與管理體系
馬鞍市人民正應當建立完整的管理機構與管理體系,承擔蔬菜標準化重視的組織工作,保證其實施過程順利完整。有關部門應當安排質量檢測、農業部門、商業部門、工商部門等工作人員集合起來,建立完整的蔬菜標準化生產流程,各個部門應當明確分工,負責各自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既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又能互相合作協調工作流程,保證蔬菜標準化生產的平穩運行。
2、重視地方標準的建立與健全
有關部門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現有基礎,根據我國農業標準及農業行業標準,結合安徽省馬鞍山蔬菜重視實際情況及地方特色蔬菜品種,發揮蔬菜標準化生產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能力,重視產業帶頭人的影響力,鼓勵其參與地方標準的建立與健全,使地方標準能切實滿足馬鞍山農業生產要求,保證其標準的可行性、科學性與合理性。
3、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有關部門應當重視農村專業合作社建立工作并給予一定的扶持,保證合作社種植生產過程的規范化與科學化,提升合作社的生產經營能力,除了利用合作社對優良品種進行推廣,還能統一馬鞍山的技術規程、技術指導、病蟲防治、化肥管理等工作,將合作社作為蔬菜標準化生產時間的基礎,解決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而逐步完成蔬菜標準化生產工作環境。
4、嚴格蔬菜市場準入制度
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農副產品的監管,重視對種植大戶、養殖大戶的指導工作,建立完整的產品準入檔案及產品生產記錄,保證工作人員嚴格執行農產品準出制度,保證其追溯檔案能追本溯源,一旦農副產品出現任何問題,可以直接找相關責任人。有關部門還應當安排專業的監管人員,監督蔬菜批發市場、超市、配送中心等市場主體的蔬菜有相關產地證明文件及質檢合格證明,還要保證進口事物的安全程度。對于那些不能提供證件的農產品應及時處理,避免其對市場運營、人民群眾人身安全產生不良影響。
5、吸引更多資金支持
政府應當及時頒布蔬菜生產標準化相關政策,并建立相應的項目資金以供生產研究使用。政府投入為該項目的導向,企業的資金支持則為該項目順利發展的總體力量,社會相關組織也可以積極投入資金對蔬菜標準化生產提供一定資金支持。在累積足夠資金之后,政府應當留出一部分資金作為促進農村蔬菜標準化生產合作社的津貼,另一部分建立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加大對其的扶持力度,保證示范區的資金能充分應用在哦農業技術研究上,為本地區帶來更多的新鮮蔬菜,保證人們吃的放心。
根據文中內容可知,促進蔬菜標準化生產進程,有利于提高農民收益,實現農業產品提高質量、增加產量的基本要求。為加快本地區蔬菜生產標準化,必須建立完善的管理機構與管理體系,重視地方標準的建立與健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嚴格蔬菜市場準入制度并吸引更多資金支持,才能有效處理本地區蔬菜標準化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缺陷,為安徽省馬鞍山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帶來良好動力,為本地區農業發展現代化帶來有效途徑,同時對新農村建設帶來積極影響。
(作者單位:238200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農機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