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民 宋志雙 馬光紅 竇鳳德
采用矮化砧優質大苗建園,實行寬行密植與支架式栽培,配套節水灌溉設施,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可達到二年見果,三年畝產達1000公斤以上,投產后畝產量4000公斤以上,優質果率達到85%以上的目標,蘋果現代矮砧集約栽培綜合配套技術值得在全縣進行大面積推廣。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
沂源縣蘋果總面積30萬畝,產量70萬噸,產值29.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150元,蘋果收入占果品總收入的80%。沂源蘋果產業優勢明顯,但生產中仍存在不足與制約因素:一是樹齡老化,果品產量與質量降低,經濟效益不高,急需要更新改建;二是結果園栽植密度大,大枝較多,畝留枝量大,果園郁閉,通風透光條件差,蘋果畝產低,果實品質下降;三是95%的果園屬喬化栽植,栽培模式落后,蘋果產量低、效益不高,需要更新改造發展高效的現代矮砧集約栽培;四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管理水平千差萬別,標準化程度不高,病蟲害統防統治難度大;五是產業化與信息化水平不高,龍頭企業與種植戶聯系不密切,產品處理不夠規范,商品化程度不高,果園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
二、課題推廣、研究的主要內容
課題推廣、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每年繁育沂源紅苗木40萬株,新建蘋果現代矮砧集約栽培、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并配套基礎生產條件建設四個方面。新建蘋果現代矮砧集約栽培示范園1處787畝。采用矮化砧優質大苗建園,實行支架栽培,全部配套節水灌溉設施,示范推廣肥水一體化技術;其中生態循環農業主要內容包括:儲液池、稀釋池、田間輸送管道,配置運輸設施、噴施設備及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三、課題推廣、研究工作情況
山東華康食品有限公司在課題組的指導下,完成了新建303畝M9T337矮化自根砧示范園,栽植密度1.2×3.5米;新建484畝M26矮化中間砧和“沂源紅”短枝型新品種示范園,栽植密度2×4米。全部采用支架式栽培,推行起壟、覆膜、行間生草技術,全部配套節水灌溉設施,示范推廣肥水一體化技術。
1、矮化自根砧建園情況(303畝)
(1)矮化自根砧苗木栽植、苗木數量
栽植方法及苗木數量:按1.2米×3.5米的株行距栽植,示范園共需苗木48177株,其中主栽品種為優系紅富士40977株,授粉樹為紅嘎啦、王林等共7200株。苗木高度1.5米以上,砧木中部直徑達到1.5厘米。
(2)矮化自根砧支架設計、數量
支架設計與數量:順行每隔10米立一根水泥柱,每株苗木旁立一根竹竿,共需高4.5米水泥桿7878根,底徑4厘米、高4米竹竿48177根;在水泥柱上每隔80厘米拉一道8#鐵絲,共四道,共需鐵絲25149公斤。
2、矮化中間砧建園情況(484畝)
(1)矮化中間砧苗木栽植方法、苗木數量
栽植方案與苗木數量:按2米×4米的株行距栽植,示范園共需苗木40172株,其中主栽品種為優系紅富士和“沂源紅”短枝型新品種34172株,授粉樹為紅嘎啦、王林等共6000株。苗高應在1.5米以上,中間砧以上5厘米處直徑應在0.8厘米以上。
(2)矮化中間砧示范園支架、數量
支架設計與數量:順行每隔10米立一根水泥柱,每株苗木旁立一根竹竿,共需高4.5米水泥桿11132根,底徑4厘米、高4米竹竿40172根;在水泥柱上每隔80厘米拉一道8#鐵絲,共四道,共需鐵絲34848公斤。
3、整地施肥情況
根據規劃設計順行開挖寬1米、深0.8米的定植溝,溝內每畝施入3000公斤以上優質圈肥,回填灌水,定植溝起壟覆膜。
四、課題推廣研究主要技術應用
我們課題組主要以循環農業示范、秸稈生物反應堆為核心,搞好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研究。主要建設沼液儲存池、稀釋池、田間輸送管道,配置運輸設施和噴施設備,推廣果園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推行沼氣池→機械運輸→田間儲液、稀釋→管線輸送→果樹利用的“畜-沼-果”生態循環模式及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模式。
1、儲液池
建設單體容積20m3的儲液池,建設55個,田間沼液儲存池采用圓形或矩形池型;池底為C19混凝土,厚20cm;池壁為24cm厚砌磚,采用M10水泥砂漿抹面防滲,厚3cm。
2、稀釋池
建設單體容積10m3的稀釋池,建設55個,田間沼渣沼液稀釋池均采用圓形池型;池底為C19混凝土,厚20cm;池壁為24cm厚砌磚,采用M10水泥砂漿抹面防滲,厚3cm。
3、田間沼液輸送管網
鋪設田間輸送管網,管道采用φ75PE圓管,安裝管道控制裝置(包括四通,三通,堵頭,閘閥等控制裝置),山區不適宜鋪設管網的蘋果園,配備φ50帆布輸水管輸送沼肥。共鋪設田間輸送管網8500米,其中管道采用φ75PE圓管4500米,配備φ50帆布輸水管4000米;安裝管道控制裝置。管道埋設深度30—40cm,呈“工”字或“一”字排列,分層回填,管底和管兩側回填土要密實,閘閥高出地面10cm左右,要采取防護措施。
4、運輸噴施設備與管理
加強示范基地管理,提高基地機械化生產能力。配置沼渣出料車、污水泵等設備,為基地提供沼氣池出料、沼肥灌施的服務。
5、秸稈生物反應堆
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每畝地使用菌種6公斤,鮮秸稈4000公斤,共使用菌種3720公斤,鮮秸稈2480噸。
五、課題完成后的結論
課題完成后我們及時進行了工作總結,撰寫了技術工作和工作報告,總結了課題的經驗和推廣的方法,蘋果現代矮砧集約栽培綜合配套技術值得在全縣進行大面積推廣。
(作者單位:256103山東省沂源縣南魯山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