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萬平方公里
中國在國際海底區域再獲專屬勘探區,面積7.4萬平方公里
新華社7月16日消息 當地時間7月15日上午,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舉行的國際海底管理局第25屆會議上,北京先驅高技術開發公司提交的多金屬結核勘探工作計劃獲得批準。此次獲批的我國在國際海底區域提交的第五塊專屬勘探區位于西太平洋國際海底區域,面積約7.4萬平方公里。根據有關規章,先驅公司按照平行開發制向國際海底管理局提交了兩塊具有同等商業價值的區域,其中一塊為此次核準的勘探區,另一塊將作為國際海底管理局保留區。平行開發制和保留區是落實“人類共同繼承財產”原則,確保發展中國家可以參與國際海底資源勘探開發的重要機制。提交保留區是中國對國際海底事業所做出的又一貢獻。
4處
瀾湄次區域新增4處世界遺產
7月10日,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落下帷幕。今年,瀾湄地區共有4個地方被新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們是:蒲甘古城(緬甸)、石缸平原(老撾)、良渚古城遺址(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中國)。蒲甘古城群位于緬甸中部。公元9到13世紀,蒲甘王朝歷代君王在此大建佛塔。石缸平原位于老撾北部省份川壙省,這里分布著2100多個巨石罐,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石缸被認為用于鐵器時代文明的喪葬。良渚古城遺址位于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是太湖流域一個早期區域性國家的權力與信仰中心。遺產構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復雜的外圍水利工程和同時期分等級墓地。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位于中國江蘇省鹽城市,為23種具有國際重要性的鳥類提供棲息地。這里還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遷徙候鳥勺嘴鷸、小青腳鷸的存活依賴地,也是中國丹頂鶴的最大越冬地。
36個督查組
確保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根 稅務總局派36個督查組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派出36個督查組分赴各省(區、市)和計劃單列市稅務局,開展減稅降費專項督查,在嚴督實查、對標找差中檢驗減稅降費落實成色,聽取各方面各層級意見建議。此次督查是今年稅務總局開展的唯一一次全覆蓋綜合性督查,將督查工作與主題教育巡回指導、巡視工作、執法督查工作進行整體統籌安排,既確保工作一體推進、成果共享,又避免多頭布置、重復檢查,切實為基層減輕負擔,助推減稅降費落地生根。本次督查征求意見的范圍還延伸到紀委監委等外部單位和中介機構,全方位“立體”式走訪,讓督查不留死角。
6600億元
6600億元國有資本“輸血”社保基金
近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社部與財政部釋放積極信號: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運行總體平穩,近期還將劃轉6600億元左右的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降低社保費率是今年減輕企業負擔的一項重要舉措。吹風會上,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表示,從今年5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高于16%的29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全部降至16%。單位繳費比例低于16%的個別省份城市,今年仍維持較低費率,暫未提高。今年1至6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保險減費達到1288億元。
6000人
10萬人申報今年北京積分落戶 ?今年將落戶6000人
央視網消息:7月21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消息,北京市2019年積分落戶申報階段已于20日24時結束,一共有106403人參與申報。據介紹,從7月21日起,2019年度積分落戶工作進入審核匯總階段,相關部門將在8月19日前對積分指標進行審核匯總。8月20日至8月26日為審核結果告知階段,8月27日至10月14日為復核及積分排名階段。2019年擬取得積分落戶資格人員名單將自10月15日起在首都之窗網站公示。屆時,申請人可登錄積分落戶在線申報系統,查看本人的年度積分排名。北京市積分落戶政策試行期間,年度落戶規模6000人,并實行同分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