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美英
我國作為農業發展大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范,國家在農業產業發展方面也開始嘗試新的生物科學技術,農業工作人員結合自身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將現代生物技術應用到果樹種植上,通過對果樹在技術上進行品種改良,來提高果樹的成活率和產果數量。現就本文對生物技術在果樹種植的應用問題進行相關探討。
生命科學作為生物技術發展的基礎,并依靠生物工程和生物體系的原理,為人類的經濟發展制造新的生物品種,并根據實際需要創造新物種的一種現代化科學技術。隨著DNA技術的誕生和應用發展,各行各業開始廣泛的應用生物技術來促進產業的經濟發展。面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果農產業的發展也開始關注生物技術在果樹種植上的運用。從傳統模式中走向現代生物技術,通過雜交選種、引種、憑優選種等方式來實現對植物品種的改良。但是相對來說,果樹從果苗到結果的生長時間比較長,果樹花期也可能存在傳粉不足的問題,讓果樹的育種工作變得艱難,但是,隨著果樹種植采用現代生物技術之后,果樹種植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1. 生物技術發展的狀況
生物技術的另外一個名字是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的發展依靠生命科學為基礎,對生物學科和基礎學科兩者進行原理上的融合,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人類生產需要的產品,1973年的DNA重組技術的實現代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誕生。隨著操作技術與基因理論技術的不斷共同發展,現代生物技術在實踐活動中得到更廣泛的運用,并且成為一種發達的生產力,而在基因工程上關于蛋白質工程的發展方面,也成為了生物技術關注的重點并加以研究。隨著社會網絡信息的不斷發展進步,生物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突破并得到完善,讓生物技術的研究體系變得更加科學合理起來。
2. 在果樹種植上采用生物技術
(1)單倍體技術在果樹中的應用效果
果樹在育種過程中,對單倍體培養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單倍體技術在對抗性細胞挑選以及完成突變檢測方面非常有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果樹在育種上耗費的時間。單倍體的形成主要通過對花藥的培養來實現,通過單倍體技術對對植物的助細胞以及卵細胞進行分離培養,可以分別培養出單倍體胚和植物愈傷組織,雖然說在自然條件下形成的單倍體是少有的,但是在果樹種植上這項技術起到了明顯效果,比如,可以應用在柑桔、蘋果、番木瓜、葡萄、梨子這些水果上。另外可以通過對單倍體生物技術的應用來實現四倍體草莓的單核期在花粉下的培養,這樣就可以成功培養出草莓單倍體植株。不過在對草莓進行花藥的培養過程中,比較容易受到基因型和花藥培養條件的影響,讓單倍體的誘導機率變小,因此,再生后的草莓任然是四倍體,四倍體幾乎都是由單倍體在自由條件下發展形成的,但有一些是由體細胞組織而成的。這兩種情況在實際情況下不易區分,所以在果樹育種的過程中采用單倍體技術的時候,應當注意區別兩者的形成方式。
(2)分子標記技術的應用
分子標記技術的基礎是核算多態性,在這一基礎上標記大分子生物以達到分子標記的作用。分子標記技術最突出的優點是可以讓多基因控制的復雜性狀被分析,另外還具有準確、迅速、靈敏度高等特點。近年來我國的果樹種植技術已經得到長足發展,因此在果樹種植過程中運用DNA分子標記技術變得逐漸普及,比如,在芒果、荔枝、番木瓜、香蕉等果樹應用上取得成功效果。因為對于大多數果樹來說,從樹苗的幼年狀態開始成長,直到開花結果的這一過程,需要經歷很長的時間,而這一過程也事實上影響了對于果樹的選擇及基因培育工作。但是,如果將分子標記技術應用于果樹選型中,就可以在果樹還處在幼苗階段時進行選擇,從而加速對果樹育種的整體進程。舉例來說,在培養番木瓜時,工作人員能夠準確標記番木瓜是否為優良品種,就是依靠微型探針查找分子標記的方式實現的,采用RAPD技術,能夠清晰分辨出番木瓜的多種雜交后代遺傳特點,因此能夠顯著優化對于品種的選擇。
(3)應用菌根生物技術
菌根是一種的真菌的類型,主要在土壤當中生長,通常會融合于植物的根系,從而與植物成為結合體。大量的菌根都主要依靠外生的方式或以VA菌根存在。當使用了菌根生物技術后,果樹樹苗就能夠往菌根化的方向發展,而在栽培果樹苗前,能夠采取預接種的方式,以促進果苗根系融合菌根。有研究指出,在應用菌根生物技術后,果樹的含水狀況和含礦物質營養情況都會得到明顯改善,實現了抗病性能的增強和內源激素的平衡,以促使果樹更好成長。例如實施果樹苗的菌根化,具體操作是種子萌發和生長成為果苗時,就對其根系進行菌根接種工作,相關的成功案例很多,有櫻桃、杜梨、山桃以及海棠等,對于果樹苗的接種,需要工作人員嚴格消毒苗圃作物,消毒用藥物為福爾馬林,確保消除樹苗中存在的線蟲、真菌以及細菌等有害成分,為果樹日后的茁壯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安排接種時,工作人員可以選擇接種真葉幼苗于滅菌土壤環境,同時如果不需要接種太多作物,也可以應用容器播種的方式對其進行接種菌根的操作。
3. 生物技術的應用對果樹種植的影響
除了以上例子中的生物技術之外,微繁殖、基因轉化、原生質體培養等生物技術也廣泛的應用到我國果樹種植工作上。對于果樹種植來說,與其他植物種植存在不同的地方主要體現在選種、施肥、育種等各個階段。生物技術在果樹種植工作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縮短果樹育苗的時間,還可以培養出更優質的樹苗、減少病蟲害情況的發生。在維持果樹營養平衡以及提高果樹產量上有著積極的作用。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在果樹種植上引進先進的生物技術,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應用和調整,相關工作人員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以此來保證果樹可以更好更健康的成長,并提高果樹果子的產量水平,提高果農經濟的發展速度和經濟收益。
通過以上對生物技術在果樹種植上的應用來看,改技術的應用可以為果樹種植過程中提供優質樹苗,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為果樹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科學技術 水平,但是相對于生產實際情況來說,這些技術的應用還沒普及開來,對于生物技術對果樹的生長改變以及提高產量等,存在是否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也還未得到事實的解決,對于這個問題,相關研究人員應當進行系統的研究并深入,保證生物技術在果樹種植上的合理科學無害應用,從而實現果農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者單位:030100? 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