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病蟲害是影響大白菜種植產量的主要因素,為了提高大白菜的產量和質量,也是產生了諸多類型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在新時期環境下,人們對綠色農產品越來越關注,進而也推動了大白菜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發展,而在大白菜種植中如何進行其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就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內容。
一、大白菜主要病蟲害及危害
比較常見的白菜病害種類主要包括霜霉病、病毒病、軟腐病以及黑腐病等,而蟲害種類主要包括蚜蟲、菜蛾、野螻蛄、菜青蟲以及黃條跳甲等。由于病蟲害的出現,勢必會對大白菜的產量造成影響,甚至會導致大白菜出現成片的死亡,同時一些病菌還會侵入到大白菜內部,一旦其受到人們的食用,還可能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影響。
二、大白菜主要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
1、農業防治
耕作深耕:在大白菜的播種前,要對土地進行翻新,把潛藏于土壤內有害的微生物和害蟲的蟲卵進行翻出,并借助天然的紫外線對其活性進行削弱,對病蟲害生長進行抑制。
科學選種:要選用抗病性強和大面積進行種植的菜品種,且還要和當地的實際土壤情況符合。在進行播種前,要對白菜的種子進行檢查,盡可能的選用顆粒飽滿以及色澤鮮明種子類型,還要對其進行高溫殺菌的處理,可以在高溫天氣中對其進行兩到三次的暴曬。
合理種植:按照白菜品種和當地氣候的特點來合理選擇播種的時間與培育的方式。如對遲白系列的5號品種進行種植為例,由于北方在夏秋交替期間高溫且容易下雨,則于八月至十月把其當小白菜進行栽培,或引種白菜進行栽培。
合理施肥:在白菜種植前,要對選用土地土壤進行酸堿度的測試,按照土壤酸堿度來進行合適肥料的選擇。因為白菜適合在中性的土壤內進行栽培,若土壤是堿性,則就可以于土壤上進行一定草木灰或者石灰粉的灑放,若土壤是酸性,則可撒一定含磷和鉀肥料。若要使用到有機肥,則一定要在其腐熟后進行使用。
田間管理:對白菜地內雜草和一些已出現侵蝕幼苗進行定期的處理,避免病蟲害寄生和擴散。若病蟲害植株比較嚴重要進行深埋的處理,并于雨季進行及時的排水,來降低病蟲害發生。
2、物理防治
誘殺:可以在白菜地內大面積的進行誘蟲板的放置,來吸引蚜蟲和菜蝽等,按照白菜生長的情況來對其固定的高度進行確定,如白粉病就可以借助其怕黃色特點,于白菜的種植區域內進行黃板的設置,且每畝設置約有20個,可以綁于木棍上或插于土壤內。還可以通過燈光進行誘殺,在每3hm2進行一電子的殺蟲燈設置,且離地高度約為1.2m,來對甜菜夜蛾害蟲進行誘殺。另外還可以通過性誘劑進行誘殺,進行害蟲的性誘劑設置,來對雄性成蟲進行誘殺,來降低害蟲成蟲交配的次數和產卵量,從而實現對田間的害蟲密度進行控制,在定植到收獲期間,可根據每畝設置有5誘捕器,并按照距離來組成橫行、斜行和豎行的方式,并將其高度設置為作物的上方約15cm位置處,且25天左右進行一次誘芯的更換。
物理阻隔:可以在病蟲害的頻發區域進行防蟲網的設置,且防止一定殺蟲燈,借助害蟲趨光性進行害蟲的殺死。
機械防治:通過農業機械來對種子和其種植的環境實施處理,比如,等離子體法進行種子消毒以及土壤電的消毒法等。
3、化學防治
此種防治方法主要是借助無公害的化學農藥對大白菜的病蟲害進行防治。如對蚜蟲和病毒病的防治,可以通過2.5%濃度五溴氰菊酯的三千倍液進行噴灑,若局部區域出現頻繁病蟲害,可以重點對此區域實施防治,若病蟲害的范圍比較廣,就要實施全面的防治?;瘜W農藥施用法有很多,有噴霧、浸種和噴種等,在進行實施中,要對病蟲害對相應化學藥劑具有抗藥性進行充分的考慮,還可以適當用一些可濕性的粉劑進行防治。如在進行軟腐病的防治時,在其苗期到蓮座期之間噴灑72%濃度硫酸性鏈霉素的可濕性相應粉劑的三千至四千倍液,同時還要對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進行總結,并適時用藥。
4、生物防治
所謂生物防治,主要通過病蟲害與其天敵習性來對其病蟲害進行防控。
對害蟲繁衍的習性防治:可以對經過化學藥物進行處理過或不孕的雌性害蟲和人為制造雌性的信息素進行結合,來對雄性的害蟲進行吸引,把其引到特制容器內,并實施無公害的處理,實現對蟲害擴散的抑制。
微生物的防治:通過微生物寄生的作用,來對病原體和害蟲的蟲卵活性進行破壞,來對病蟲害產生進行控制,同時還可以使用一些微生物的肥料,且微生物的肥料具有非常好的高效性,不僅能夠實現對病蟲害的防治,還能夠對土壤的品質實施改良,提高白菜產量。
天敵防治:于白菜生長區域中引入相應害蟲天敵,比如啄木鳥,且設置相應的人工鳥窩,來吸引一些益鳥于白菜區內安家,來實現對害蟲的消滅。
總之,在大白菜的種植中存在諸多的病蟲害類型,其對大白菜的種植產量以及質量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了實現對大白菜產量和質量的提升,就需要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同時還需要對其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不斷研究,這也是其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作者單位:110161沈陽農業大學附屬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