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欣鑫 陳子科 程玉 睢潮 張卉 鄭文婧 馬駿
關鍵詞:教育事業 ? 改革開放 ? 涅槃之城
“震后十天,鐵路通車;未及一月,學校相繼開學,工廠先后復產,商鋪次第開業……”—唐山抗震紀念碑碑文清楚地記錄了這座城市震后的重建節點。統計資料閃現,到1986年6月底,唐山復建結束,康復締造竣工面積1800萬平方米。當年年底,全市23萬戶居民搬入新居,占其時總戶數的98.5%。鳳凰之城公民的自我總結,10年間,轎車拉走了一個廢墟唐山,內部消化了一個簡易房唐山,從頭建起了一個新唐山。
到現在,全市具有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2636所,在校生(幼兒)126.4萬人,全市學前三年入園率、小學入學率、初中安定率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抵達93.5%、100%、99%和93.5%以上,居全國、全省搶先位次。
下面以豐南區榜首中學為縮影,介紹家園教育事業的進程。豐南區榜首中學始建于1950年,地處郊區,交通極為不方便,教師工作條件艱苦,而改造翻開后,跟著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學校辦學條件也日益改進。2009年8月,在上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資近千萬元的新中學異地建成,搬到新校區。?2010年建成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并按國家標準配齊理、化、生、音、體、美等儀器設備,購置圖書34300冊,生均43冊。2012年7月建成班班通并投入使用。學校推廣集體備課和網絡研修,不斷深化講堂教育改造,大力推進“六環節”高效講堂教育方法,致力于新課程改造。為教師學生設備空調等根底設備,極大地改進了教育壞境。
改造翻開40年,唐山教育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逐漸由震后“簡易教室”被一所所現代化新式校園代替。我市在1985年廣泛了小學教育,1995年在全省首要結束“兩基”,2001年被評為全國“兩基”作業先進區域,2006年在全省首要根柢廣泛了15年基礎教育,2009年被評為全國第一批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翻開作業先進區域,2013年被省政府命名為全省第一個根柢廣泛高中階段教育市,2016年成為全省第一批經過國家義務教育根柢均衡點評驗收的市。教育信息化進程提速,全市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廣泛率均為100%,遠程教育覆蓋率抵達98%,生動推進區域網絡互動教育工程,主張“智慧教育”締造,推進教育進入“互聯網+”年代。近十年來,全市累計投入35億元,用于作業院校新建和改擴建。
近6年來,依照國家、省一同安頓,我市安排施行第一、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運用中心、省專項資金5.2億元,市、縣配套2.5億元,新建村莊幼兒園142所,改擴建村莊幼兒園724所,增設村莊小學附設園591所,惠及幼兒15萬人。全市省級演示園抵達60所,村莊演示園267所,學前教育翻開走在全國前列。
經過40年的不懈極力和翻開,我市已具有小學1126所、初中270所、高中60所、獨立幼兒園1112所,在校生(幼兒)107萬人;具有中職校園47所、高職院校4所,在校生7.5萬人;具有一般高檔院校9所,其間本科院校3所,高職高專院校6所,在校生11.6萬人。全市具有教職工10萬人,其間專任教師8.2萬人。全市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抵達100%,初中教師抵達99.5%,一般高中教師抵達97%,均在全省堅持搶先位次。
鑄就民族之魂城市之根柢在于精力,在改造翻開40年,教育改造始于思維解放,源于理論立異,興于準則改造。
進入上世紀90年代,校園以教育立異為抓手,餞別素質教育理念。1996年,針對講堂教育滿堂灌、注入式、功率低下的狀況,提出了輕背負、高質量、低耗時、高功率的教改輔導思維。1997年提出改造教育方法、改造教育結構,優化教育方法,構成使每個學生都在生動思維、自我表現和情感體會中獲取知識、翻開智能的“多向互動”的教育局勢,教育改造步步深化。2009年秋天,新課程改造在河北省拉開帷幕,校園提出了“高考升學、競賽保送、海外留學”三駕馬車的辦學思路,極力為社會培養具有立異精力和實踐才干的英才。
在改造浪潮中既堅決方向又防止趁波逐浪,既堅持優良傳統又當令拓荒立異,唐山一中可以說是唐山教育改造的一個范本、縮影。
打造翻開教育,我市還精心接受國內外精品教育展會。2017年,成功接受世界作業教育大會、全國作業教育與城市翻開高層對話會、全國學前教育峰會等10個高標準世界、國內、省內教育會議活動,唐山經濟社會和教育改造翻開成果得到全面宣傳展示。充分運用市場營銷運作,結束政府承辦零本錢,直接拉動我市餐飲、商業、旅游業等收入達1.5億元以上。
改造翻開40年,我市把教師隊伍作為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使得唐山教育枝繁葉茂。恢復高考拉開了我國教育改造的大幕,也成為我國改造翻開的第一個重要標志性事情,意味著正常的教育次序得到了恢復,為廣大青年翻開了走向成功的大門。
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辦后,我市大力翻開師范教育,構成了唐山師范、灤州師范、玉田師范3所中專起點的師范校園,和唐山師范高檔專科校園的師范教育培養架構,2000年經教育部同意升格為本科院校。生動拓寬師資來歷途徑,教師隊伍穩步翻開,教師隊伍素質顯著行進。
到1988年,全市有教職工70377人,其間專任教師54871人,一般高中、初中專任教師本科率別離為28.03%和3.2%;到1998年,全市教職工85675人,其間專任教師70305人,一般高中、初中專任教師本科率別離為45.53%和6%,小學專科率15.99%;到2007年底,小學、初中、一般高中和中等作業教育教師學歷合格率別離抵達99.83%、97.90%、84.64%和82.75%,其間小學教師專科率、初中教師本科率別離抵達76.14%和54.65%。教師待遇廣泛行進,收入穩定增長,教師已成為社會景仰的作業。
與此同時,我市生動探究樹立教師隊伍培養行進的長效機制,不斷行進教師隊伍素質。首要,運用多種途徑,強化師德師風締造,接連多年深化翻開“雙百十佳”教師的評選和贊譽,廣泛翻開師德師風締造調研活動,樹立起了市、縣、校三級師德監督網絡,每年聘任縣、校級師德監督員近千名。其次,樹立起了市、縣、校三級教師操練網絡,全面施行了教師全員崗位操練,安排翻開了小學英語、音體美、信息技術等村莊緊缺學科教師操練和面向全體中小學教師的新課程理念操練,狠抓了骨干教師隊伍操練。第三,生動推廣人事處理的新機制,進一步推廣縣區中小學人事準則改造,完善“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低能高”的競爭機制。2006年,在全市施行了競爭上崗、合同處理、離崗退養教師聘任制改造;2007年,初度在市直院校翻開教師點破招聘,61名優勝者經過層層嚴格考核,走上了教師崗位,各縣(市)區經過點破招聘,選拔了1159名優秀教師進入教師隊伍。第四,樹立并完善縣域內教師合理流動、城市中小學教師到村莊支教準則。近五年來點破選聘中小學教師1.3萬名,85%以上被選派到村莊任教,有用緩解了村莊教師隊伍老化、結構性缺編等問題。
為強化品牌引領,我市堅持把推進“名師、名校、名校長”的“三名”工程,作為締造現代化教育強市的有力抓手。全市已具有213名市級名師、103所名校和50位名校長,經過深化施行“名師與村莊教師一對一”工程,加速締造名師工程網站和名師作業室,安排翻開名師“點餐式”送教下鄉活動,安排名校長到村莊單薄校園翻開“送教幫扶”,翻開“名校扶弱校”活動等,名師、名校、名校長的先進教育理念、先進教育方法已在村莊單薄校園落地生根,“三名”工程演示引領效果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張翎.余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程才實.尋訪廢墟[J].防災博覽,2003,(03).
[3]柳忠勤,難以忘卻的記憶——唐山大地震坑震救災散記[J].今日國土,2006,(04).
[4]李楊.唐山大地震的震前預警[J].中國新聞周刊,2008,(17).
(作者單位:大連民族大學;作者簡介:[1]黃欣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管理學院信息與技術經濟學;[2]陳子科、程玉、張卉、鄭文婧: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3]睢潮: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4]馬駿,職位:輔導員,職稱: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