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 賈紅麗
在我國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過程中,水果經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隨著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傳統的果樹栽培模式暴露出諸多問題,需要采取科學化的方式進行特色化生產,才能夠保證我縣水果經濟的長久穩定發展?;诖?,本文對我縣梅杏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以期提高我縣梅杏特色化生產,促進果業健康發展。
當前,我縣水果種植業正處于經濟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階段,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結合本地實際,著眼長遠,培植和發展特色產業成為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對全縣梅杏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1、武鄉縣梅杏產業發展基本現狀
武鄉縣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東南部,長治市最北端,總面積16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6萬畝,轄9個鄉、5個鎮、1個農業開發區,377個行政村,942個自然村??側丝?1萬,其中農業人口17.8萬。時典型的北溫帶內陸山區,這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梅杏生長提供了優越的基礎。
多年來,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退耕還水果工程、“8311”產業扶貧項目,特別是近年來“一村一品一主體”特色產業項目的實施,我縣杏產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得到了長足發展。根據調查統計,全縣梅杏種植面積8460畝,實際掛果面積6380畝,種植農戶2133戶,主要分布在賈豁鄉、故城鎮、蟠龍鎮、上司鄉、故縣鄉。從目前情況看,由于我縣投資渠道偏窄和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造成梅杏產業規模小、檔次低,后勁乏力、特色不明顯的“硬傷”,處于“散兵游勇,各自為陣”的狀態,而且所有的產品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產業鏈條短而少,輔射帶動能力較差,致使企業經常在生存還是死亡的夾縫里掙扎。
2、武鄉縣梅杏產業發展的現實定位
說到葡萄,人們會想到新疆;說到牛肉,人們會想到平遙;說到壺瓶棗,人們會想到太谷。而說到梅杏,人們會想到武鄉嗎?梅杏是否能成為武鄉縣有標志性的特色產業?而特色產業往往是一個區域主要的稅收來源,重要的經濟支點。因此,我們必須立足本縣資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改和資源整合為重點,走產業集群發展之路,圍繞“基礎好、前景好、技術好”的“三好”產業,定位好并努力打造好梅杏特色產業,形成知名品牌,以產業立縣,品牌揚縣。同時,還可以發展產品深加工,來彌補自身產業鏈條的不足。
3、如何發展梅杏產業的幾點建議
梅杏產業的成長、壯大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更需要具備方方面面的條件。作為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面對財政乏力、產業基礎薄弱的現狀,武鄉在發展梅杏產業的路上應如何困增突圍、逆境生存呢?根據調研結果,做出如下幾點建議。
①發展梅杏產業,首要在規劃。規劃是一切行動的龍頭和指南。科學合理的規劃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樹立縣域產業“一盤棋”的思想,結合“十三五”規劃,科學編制縣域產業總體布局規劃,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要立足自身優勢資源,有重點地主攻適合區域;要明確產業發展的節點及路線,有步驟、有目標地推動產業發展。同時,在執行產業規劃時,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輕易跟風轉產,被市場和他人左右。
②發展梅杏產業,重點在環境。要堅持把優化經濟環境作為抓梅杏產業發展的突破口,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打造服務型政府。一是在政策上給優惠。要制定并出臺一系列支持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在用地、信貸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重點扶持,著力構建推進梅杏產業發展的政策扶持體系。二是在服務上給方便。要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中心功能,提高辦事效率。
③發展梅杏產業,核心在科技。產業要出特色,必須在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功夫。一是推進產業技術改造升級。要通過財政貼息、稅收、技改貸款等政策措施,加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升級力度,走以科技進步為依托的內涵式擴大再生產新路,從而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梅杏特色品牌。二是完善科技服務體系。重點依托技術部門,針對主導產業,積極搭建社會化科技服務工作平臺,通過“借船出海、借雞下蛋、借力生威”等新途徑,實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聯動推進,努力營造“大科技”的濃厚社會氛圍;并以縣農委、縣蠶果中心為基礎,集合科技相關信息,形成龐大的科技信息網絡,解決企業、群眾與科技專家“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再通過聯系企業、農戶,把先進實用技術直接導入生產第一線,積極走“技企結合”的路子,為產業發展提供外部智力支持。三是依靠科技項目支撐產業發展。準確把握國家和省市產業政策投資方向和市場趨勢,立足自身產業特點和資源優勢,大力加強項目開發、論證、編制、推介工作,通過項目申報、實施來促進梅杏產業發展。
④發展梅杏產業,落腳在市場。市場是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產業發展的好壞最終要由市場來檢驗,產業能否持續發展也要由市場來決定。為此,一是要擴寬銷路、搶占市場。梅杏產業形成的特色產品雖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有力有效的營銷方式將更助于產品的銷售。要形成以傳統門店、網絡、電視媒體為一體的營銷網絡,同時輔以政府推介、扶持。二是要擴大開放、拓展空間。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同時加強同周邊其它縣區的合作與交流,以開放促進合作,以合作促進發展。但是,要能跟上外部發展的腳步,完成對接,必須對原有的生產模式、經濟模式、營銷模式、投融資模式進行根本性調整,對原有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生產要素結構、市場結構等方面進行根本性變革,使之更接近于開放的市場、開放的世界,不斷擴展梅杏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使梅杏產業發展,特色更特,優勢更優。
綜上,全縣梅杏產業特色化發展不僅需要技術支持,而且需要人才支持。相關的農業技術部門應加強對果樹特別是梅杏生產現狀的了解,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強有效措施在實踐中的應用,使得我縣梅杏種植能夠朝著特色化產業化科技化和技術化方向發展,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作者單位:046300山西省武鄉縣蠶果開發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