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強
設施農業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標志,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而溫室大棚作為設施農業的核心設施之一,其具有抗寒減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調整作物上市時間和增產等作用。同時具有促進農業節能減排調結構以及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的良好社會意義。溫室大棚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能夠有效助力扶貧攻堅及生態文明建設。
一、發展現狀
涵江區位于福建省中部,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300毫米,年平均溫度20℃。氣候特點包括:一是每年冬季會有數天霜凍天氣;二是每年夏季會受有數個臺風影響。以上兩種惡劣天氣都會對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
涵江區的溫室大棚面積從2011年開始大發展,現有3個百畝以上規模溫室大棚蔬菜基地與數個十畝左右的家庭農場,溫室大棚種植品種由茄果類蔬菜與花卉新增了葡萄、西瓜等水果。
在建設標準方面,目前除了大洋鄉利農基地的溫室大棚建設標準為較高的智能溫控大棚外,其他都屬于標準較低的簡易型溫室大棚。存在高科技設備數量少、質量不高等硬件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1、優質土地缺乏,土地流轉不規范
涵江區的大部分優質標準田以數十畝的分散個體經營為主,而溫室大棚需要集中連片的土地較難調整出來。土地流轉上也存在問題:一是租賃合同簽訂不規范,有的業主的租賃合同只是和村委會、村小組簽訂,如白塘鎮的一業主由于與當地村民產生土地租賃糾紛,導致溫室大棚剛建好一年多,土地就被農戶收回;二是在土地流轉后,項目建設地的配套設施未及時跟上,如電線桿遷移、電力配套等,由此導致項目建設進度滯后許久,大洋鄉利農蔬菜基地的項目建設就遭遇了此等困境。
2、政策覆蓋面不廣
據統計,涵江區溫室大棚總計享受到政策補貼的面積約占50%,而另一半面積因手續不規范(先建后申請)、建設規格不符合標準、規模達不到20畝等問題均享受不了福建省設施農業溫室大棚補貼政策。
3、種植生產技術陳舊,負責人素質不高
涵江區溫室大棚的種植生產管理模式以傳統經驗為主。基地負責人學歷大都在高中以下,雖然個別業主也聘請了相關專業的大學生、研究生參與管理,但基地負責人較少采納他人的意見與建議,導致種植管理中出現問題:一是作物品種選擇不合理,如選用露地品種來進行溫室大棚種植;二是生產計劃規劃不合理,個別時期出現人工供不應求的情況;三是施重肥造成作物生長過旺;四是科技意識薄弱,如白沙鎮的一業主在一輪水旱輪作后,把滴灌等設施擱置不用。
4、營銷平臺落后,品牌意識不強
涵江區的溫室大棚以種植茄果類蔬菜為主,整體產品銷售以線下批發為主,較少涉及網銷等新興銷售渠道,較少進行“三品一標”、“一品一碼”認證。
三、對策
1、規范土地流轉
近年來山區片連片規模土地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努力下逐步開發出來,讓當地農戶與溫室大棚業主都受益良多。但還可為溫室大棚集約化經營創造更多有利條件:一是政府做好土地流轉服務,規范土地流轉,避免遺留租賃合同隱患;二是應協調好有關部門,在土地平整上提供應有的配套政策,讓業主有序完成項目的建設與投產;三是鼓勵在非耕地上建設溫室大棚,緩解耕地緊張情況。
2、完善政策的引導與支持
一是通過新媒體廣泛傳播政策,比如與電視臺進行戰略合作,滾動播放政策內容,發送有關政策解讀于微信公眾號、地方熱門網站等;二是業主進行項目申報時,安排專業人員對其專門指導,并對溫室大棚材質構架等做輔導,避免出現建設返工等情況出現;三是在政策上拓寬補貼范圍,對于溫室大棚建設面積較小的家庭農給予場區級補貼;四是推廣設施農業保險,完善相關保險機制,盡可能地擴大參保農產品的品種范圍,例如保險公司在2017年賠付了一筆30萬資金給予國歡鎮的一個因病蟲害造成作物減產的番茄種植大戶,使其度過難關;五是扶持“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戶”或“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引導農民在得到地租的同時繼續留在流轉對象農業生產基地工作,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同時還要引導設施農業經營體組建合作社,不斷提高設施農業規模化、組織化經營水平。
3、提供現代技術支持
一是做好技術示范,增加技術投入,以點帶面,選育出適合本地區種植的品種,如進行番茄設施栽培時,利用白熾燈、熒光燈等進行人工補光提高了番茄產量,引進外國抗逆性強的設施蔬菜新品種、配套設施及其栽培技術,充實設施農業專用品種庫等。二是開展現代農民培訓以及技術下鄉活動,聘請專業人員授課與現場指導,提高各業主的管理水平。三是對于溫室大棚種植生產過程中業主出現的技術問題,及時給予解答。
4、創建地域特色品牌
深挖地域優勢,創新品牌價值,以冬季南方日照較長,作物品質更高等特色為切入點,結合指導開展“三品一標”、“一品一碼”認證,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如“八閩番茄”等。并加大在網絡銷售平臺上給予的技術支持,積極利用網絡的優勢,拓寬銷售渠道,網銷已成為果蔬營銷上的重要平臺,讓業主們多了一條銷售渠道,也對滯銷的產品也有幫助。
總之,設施農業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趨勢,溫室大棚項目的高產值、節能減排、抗寒減災等優勢也將日趨凸顯。通過政府、業主及農戶們共同努力奮斗,涵江區的溫室大棚產業將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作者單位:351111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植保植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