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碧波
通過對望江縣近五年棉盲蝽的數據整理,發現:棉盲蝽數量增長均有兩個峰值;棉盲蝽數量增長迅速;中黑盲蝽數量占混合盲蝽數量的比例在提高;2012年下半年棉田盲蝽象數量激增。通過對影響棉盲蝽發生的各種因素的討論,分析得出原因。
棉花是望江縣的主要種植作物之一,是全國優質棉基地,棉花收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農民的收入和經濟的發展。隨著轉Bt基因棉的推廣種植,刺吸性害蟲的危害逐漸加大,以棉盲蝽在棉田危害的最為突出。
棉盲蝽又叫棉盲蝽象,俗稱“小臭蟲”,是棉花上主要害蟲,在望江主要是中黑盲蝽和綠盲蝽,棉盲蝽以成、若蟲刺吸棉株的幼嫩組織和繁殖器官造成危害。棉苗子葉期,兩種盲蝽均能危害頂芽,形成無頭苗和多頭苗。現蕾后則表現為不同的危害習性。綠盲蝽危害生長點,造成頂芽枯死,不定芽叢生,形成多頭棉,俗稱“破頭瘋”,幼葉受害,被害處初為小黑點,展開后為破葉,俗稱“破葉瘋”。中黑盲蝽主要危害繁殖器官,幾乎不危害營養器官,在花鈴期,對幼鈴的危害所造成的損失遠重于綠盲蝽。
一、調查方法
1、燈誘。在望江縣華陽鎮吉水社區觀測點設置一盞黑光燈,利用黑光燈引誘棉盲蝽,從每年的4月1日到9月30日,記載燈下棉盲蝽的數量。
2、在棉花成片種植區,根據不同肥力定三塊棉田,棉花移栽活棵后開始調查,9月30日結束,每周一周五分別查一次,對角線五點取樣,每點調查10株上的棉盲蝽的數目和被害株數。
3、根據情報于病蟲害發生高峰期在全縣范圍內普查。每一次不少于20塊田,五點取樣,每點查5株,總計25株。
二、調查結果
1、2008-2012年棉盲蝽全年情況,統計2008-2012年燈下引誘到的棉盲蝽的數量總和,比較歷年的數量。2011年燈誘到望江縣從2010年開始使用佳多牌智能蟲情測報燈,2010年以前為20W黑光燈,棉盲蝽對兩種誘蟲燈的趨性差異較大。
2、近五年來棉盲蝽的動態變化情況,2008-2009年棉盲蝽的數量變化不大,2008年,2009年燈誘數量最高月份均為9月,分別達到29頭和66頭。但2010-2012年誘集到的棉盲蝽的數量急劇增加,僅在8月份,就分別達到321頭,441頭,693頭(截至8月23號)燈誘到的棉盲蝽的總體趨勢是數量增加。燈下棉盲蝽在5月中下旬有一個高峰,6月、7月回落,到8月又開始持續增加,其蟲量消長曲線起伏一致并且界限較為明顯。
3、棉盲蝽系統調查動態變化。從系統調查中可以可以看出棉盲蝽在棉田的百株蟲量2008年到2009年是上升的,2009年危害嚴重,百株蟲量為4頭。接著,2010年到2011年危害減輕,百株蟲量低于1.5頭,幾乎保持平穩,到2012年棉盲蝽在棉田的數量激增,尤其到了8月份(截至8月23),棉盲蝽百株蟲量為28頭,有蟲株率達到12.7%,分別是2009年發生較重年份的3.3倍和1.7倍。從全年來看,2012年的棉盲蝽百株蟲量為7.6頭,是2009年的1.9倍,有蟲株率比20009年略有提高。
三、結果分析
1、棉盲蝽大量增長的緣由
①轉Bt基因棉的種植對棉盲蝽的增長有利。望江縣抗蟲雜交棉植棉面積占95%以上,抗蟲棉的大范圍種植,抑制了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在棉田的危害,因而減少了棉田的農藥施用次數。但抗蟲棉對刺吸性害蟲的抗性不強。隨著棉田總用藥次數的減少,也相應減輕了對刺吸式口器害蟲的控制效應,從而導致棉田內棉盲蝽繁殖和基數積累,發生呈逐年加重趨勢。
抗蟲棉的植株一般比較高大,需要的營養多,前期早發,后期不早衰,結果導致棉盲蝽有充足的食料供應,增加了棉盲蝽的產卵量,延后了棉盲蝽的遷出日期。
②環境條件的有利,促使棉盲蝽爆發。棉盲蝽喜溫好濕綠盲蝽發生的適宜溫度為18~29攝氏度,相對濕度為85%;中黑盲蝽為20~30攝氏度,相對濕度為80%以上。棉盲蝽受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棉盲蝽的越冬卵一般要在相對濕度為60%以上時才大量孵化。降雨偏多的年份,有利于棉盲蝽的發生為害;棉花生長茂盛,蕾花較多的棉田,發生較重。2012年,進入8月份后,隨著持續性的臺風形成,對望江亦造成了影響,降雨充沛,濕度合適,氣候條件對棉盲蝽有利,導致棉盲蝽數量激增。
③棉田防治技術推廣的不順。首先是防治宣傳不全面,其次是棉花吐絮后,就不再防治了。再次是農藥和施藥質量普遍偏差,達不到治蟲的標準。
2、棉盲蝽一年經歷兩個峰值
望江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在五月份溫度一般維持在20~29攝氏度之間,雨量充足,有利于越冬卵的孵化和一代發生。望江縣基本是棉花——油菜輪作,5月份油菜收割后,棉盲蝽開始大規模遷移,形成一個峰值。
到了6、7月隨著溫度逐漸升高,降雨減少,影響到棉盲蝽卵的孵化和成、若蟲的成活。8月上旬由于三代的出現同時立秋之后溫度逐漸下降導致棉盲蝽蟲量的再次增加。
3、今年下半年棉盲蝽爆發的緣由
①氣候適宜。據安徽省氣候中心預報:2012年汛期(5-9月)全省降水量比常年略多、部分地區偏多,全年平均氣溫接近常年,淮河以南高溫日數(≥35℃)接近常年或偏多,氣候條件對棉花葉螨、棉薊馬、棉鈴蟲發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對棉枯萎病、棉盲蝽、棉花鈴病發生較為有利。8月份持續性的臺風多雨使得溫度,濕度等氣候條件適合棉盲蝽的生長繁殖,導致棉盲蝽數量激增。
②防治欠佳。防治的不到位也會造成盲蝽象的激增,在監測點進行系統調查的三塊田中,第一塊田中的棉盲蝽數量遠遠多于后兩塊,防治的不及時造成了棉盲蝽危害加重。植保站監測之后將情報發到各鄉鎮的農技站,然后由農技站發布情報,可能情報發布不及時或發布不廣泛,延誤了治蟲的最佳時機,另外在前兩年棉盲蝽危害較輕之后,農民對棉盲蝽的防治放松了警惕,導致今年八月份棉盲蝽數量激增。
(作者單位:246231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楊灣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