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德民 李守敏 關全勝 歐陽修珂 黃侃
設施蔬菜生產全程精準施肥技術,有利于解決我國設施蔬菜生產過程中化肥使用過量、秸稈利用率低的問題。做好設施蔬菜生產全程精準施肥方案的制訂,有利于保護土壤的原始機能,同時也能為蔬菜生長創造更好的生長環境,進而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促進設施蔬菜產業的穩定發展。番茄與黃瓜是設施蔬菜生產中的常見作物,使用設施蔬菜生產全程精準施肥技術,可以更好的調配化肥與有機肥的比例,提高水肥管理的科學性,進而減少化肥使用過量對土壤造成的影響,達到提高蔬菜產量,減少對土壤環境破壞的目的。
1、設施蔬菜施肥工作中的現存問題
(1)化肥使用量超標
在對我國設施蔬菜產業的調查中發現,設施蔬菜的平均化肥用量高達90kg/畝,是全國農作物平均化肥用量的3.5倍。設施蔬菜的有機肥與化肥的平均用量為155kg/畝,其中氮磷鉀的使用總量分別為氮55kg、磷45kg、鉀50kg,這些肥料的用量均超出了推薦用量的1-4倍。在標準施肥條件下有機肥替代化肥45-50%,其化肥養分減施潛力約為44%。
(2)化肥配比缺乏針對性
目前,市面上的常見化肥配比缺乏針對性,一些蔬菜對鉀的需求較高,對磷的需求較低,例如番茄、黃瓜等,其氮、磷、鉀的具體吸收比例為1:0.4:1.3,而市面上的三元復合肥、沖施肥等化肥品種,其肥料配比并不能滿足番茄、黃瓜的養分需求,進而就出現了化肥吸收效率較低,化肥施用超標的問題。
(3)秸稈的應用效率較低
目前被用作制作有機肥的材料較少,常用的有機肥材料還多以禽畜糞便為主,這些有機肥原材料內的纖維素較少,對土壤腐殖質的形成作用有限。秸稈是農作物的莖葉,其中含有的纖維素較多,使用秸稈還田技術進行耕作,有利于保持土壤的原始技能,促進土壤腐殖質的形成,但是目前秸稈在有機肥中的利用率還有待提升。
(4)施肥缺乏科學依據
在我國的設施蔬菜生產中,其水肥管理工作往往缺乏科學依據,許多種植人員往往僅憑經驗,大施肥量、大澆水量的水肥管理模式,往往超出了蔬菜生長的實際需求量。水肥管理缺乏科學性,就不利于植物的根系生長,同時,肥料使用過量也會對土壤造成損害。在相關調查中發現,施肥過量會造成一系列的環境污染問題,具體問題如下:1.土壤中的PH值會出現嚴重變化,施肥量過大會讓土壤向酸性轉變。2.土壤的鹽分含量提高,在調查中發現啊,一些設施菜田中的土壤因為施肥過量,土壤鹽分含量已經高出了露天菜地的0.5-1倍之多,而出現輕度鹽化的設施菜田也占整體比例的38%,中度鹽化的設施菜田的比例為5%。
2、定制設施蔬菜生產全程精準施肥解決方案的技術要點
(1)設施蔬菜中番茄的精準施肥技術
種植番茄時,需要做好基肥的施放,科學的施加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的供肥狀態,有助于提高番茄的產量,提高番茄的品質。通常秋冬茬的設施番茄產量為7-8噸/畝,每畝應該施加充分腐熟的有機肥800-900kg、化肥10-13kg,其中化肥應該選取含磷量較低的品種;越冬長茬的設施番茄每畝產量應達到10-11噸,因此,每畝地應該施加有機肥1200-1400kg,化肥20-23kg。對出現鹽化及酸化反應的土壤,可以使用生物有機肥或土壤調理劑進行調節,具體用量為80-100kg/畝。
在設施番茄種植園中,可以引入滴灌設備控制澆灌量,引入相應的凈水設備為水體進行過濾,這樣可以促進番茄的生長。滴灌作業應該根據番茄的具體長勢及水分需求規律,控制用滴灌量,在種植區域內設置濕度計、定期檢查土壤的實際水分含硫量,可以提高用水量的準確性。通常,秋冬茬番茄的苗期與花期,對水分的要求較高,需要土壤水分含量達到80%-90%,而在坐果后,應該控制土壤水分含量達到75%-80%。
對設施番茄生育期的追肥工作,應該與滴灌作業同時進行,在定植到花期的這一階段,應該使用高氮型滴灌專用肥作為肥料,每畝使用5kg水溶性肥料,在定植一周后,進行首次滴灌追肥,首次滴灌追肥作業后,以2-3周為一個周期進行追肥。在設施番茄的花期到拉秧期的階段,應使用高鉀性水溶性肥料進行滴灌追肥,每畝用量為8-10kg,溫度低于20℃時,追肥間隔應為2周,溫度高于20℃時,追肥間隔應為10-12天。
(2)設施蔬菜中黃瓜的精準施肥技術
種植黃瓜時,需要做好基肥的施放,科學的施加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的供肥狀態,有助于提高黃瓜的產量,提高黃瓜的品質。通常秋冬茬的設施黃瓜產量為8-9噸/畝,每畝應該施加充分腐熟的有機肥1000-1100kg、化肥10-13kg,其中化肥應該選取含磷量較低的品種;越冬長茬的設施黃瓜每畝產量應達到16-18噸,因此,每畝地應該施加有機肥1600-1800kg,化肥23-25kg。對出現鹽化及酸化反應的土壤,可以使用生物有機肥或土壤調理劑進行調節,具體用量為80-100kg/畝。
在設施黃瓜種植園中,可以引入滴灌設備對設施黃瓜進行膜下滴灌,引入相應的凈水設備為水體進行過濾,這樣可以促進黃瓜的生長。滴灌作業應該根據黃瓜的具體長勢及水分需求規律,控制用滴灌量,在種植區域內設置濕度計、定期檢查土壤的實際水分含硫量,可以提高用水量的準確性。通常,秋冬茬黃瓜的苗期與花期,對水分的要求較高,需要土壤水分含量達到80%-90%,而在坐果后,應該控制土壤水分含量達到78%-83%。
對設施黃瓜生育期的追肥工作,應該與滴灌作業同時進行,在定植到花期的這一階段,應該使用高氮型滴灌專用肥作為肥料,每畝使用5kg水溶性肥料,在定植一周后,進行首次滴灌追肥,首次滴灌追肥作業后,以12-14天為一個周期進行追肥。在設施黃瓜的花期到拉秧期的階段,應使用高鉀性水溶性肥料進行滴灌追肥,每畝用量為8-9kg,溫度低于20℃時,追肥間隔應為2周,溫度高于20℃時,追肥間隔應為10-12天。
綜上所述,做好設施蔬菜生產全程精準施肥解決方案的制訂與實施工作,可以顯著提升設施蔬菜的產量,同時也能起到保護土壤原始機能的作用。種植人員應。
(作者單位:274900山東省菏澤市巨野億豐種植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