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偉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據統計我國水稻的總種植面積目前穩定在3000萬公頃(4.5億畝),我國的水稻總產量自從1991年以來就在穩步提升,近年全年水稻總產量穩定在了2.1億噸。為了進一步提升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我國近年開始研究水稻共作系統,例如稻魚系統就是非常典型的水稻共作。小龍蝦以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等優勢獲得了廣泛青睞,而且近年的小龍蝦市場越來越火爆,甚至2017年湖北學院還專門設置了小龍蝦專業,該專業畢業的人才也迅速被用人單位“預定”一空。隨著小龍蝦產業的迅速發展,近年的水稻——小龍蝦共作系統得到了良好發展,為了推動這種共作系統的發展,本文以蒙城縣為例,對稻田養殖小龍蝦技術做了分析。
一、蒙城縣簡介
蒙城隸屬安徽生豪州市,位于淮北平原的中部,全縣總面積為2091平方公里,2015年蒙城縣人口為139.49萬,全縣生產總值為235億元。芡河、茨淮新河等從北到南貫穿蒙城縣,因此全縣的水文環境特別優秀,為水稻種植提供了基礎條件。蒙城縣年均降水量近740毫米,其中以6到8月份的降水量最多,全年共有超過200天的無霜期,日照時間超過了2400小時,非常適合農業種植。農業是蒙城縣的第一產業,其中小麥、玉米是主要的糧食農作物,棉花、大豆等是主要的經濟農作物,近年蒙城縣開始大力發展水稻種植,同時由于小龍市場的火爆,蒙城縣開始研究稻田養殖小龍蝦的技術,接下來筆者將通過創建稻田養殖系統對稻田養殖小龍蝦技術進行分析。
二、稻田養殖系統的創建
1、稻田改造
(1)挖掘蝦溝
蝦溝通常都要挖掘成環形,要在田埂1到2米處進行挖掘,具體規格為寬3到4米、深1到2米。如果稻田的面積足夠,也可以在田間挖掘蝦溝,規格為寬1米、深0.5米,但是在田間挖掘蝦溝要注意不能影響正常種植和小龍蝦的捕獲。
(2)加固田埂
挖出的泥土可以用來加固田埂,田埂高度要比田面高一米左右,可以起到防漏水的作用。在田埂的上測和貼近蝦溝的一測種植適合小龍蝦的植物,這樣不僅能夠為小龍蝦提供食物,還可以保證田埂的泥土不流失。
(3)設置防逃設施和排水管
防逃設施應設置在田埂、進水口、排水口等處,田埂上防逃設施可選擇防逃網、防逃薄膜等材料,防逃設施要埋入地下10厘米、漏出地上45厘米,設置完畢之后使用竹棍等固定。進水口和排水口兩處的防逃設施可直接選擇過濾網,并要定期查看過濾網是否完好。
2、種植水生植物
稻田養殖小龍蝦所種植的水生植物有伊樂藻、輪葉黑藻等,伊樂藻的種植時間和地點通常要選在春季的田間,輪葉黑藻的種植時間和地點可在夏季的蝦溝內,另外也可以在稻田淺水區種植適量的水花生。種植水生植物的目的是為小龍蝦提供獲活動場所,同時還可以凈化水中的雜質和為小龍蝦提供食物。
3、稻田灌水
這是稻田養殖小龍蝦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灌水量一定要合理控制,具體可以將水草高度作為控制標準。為了防止出現青苔而影響了小龍蝦進食和取氧,可在泥底按照每畝稻田100到150公斤的量施用糞肥,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水質,還可以為浮游生物和輪葉黑藻等水草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使小龍蝦獲得更多食物。水草的高度會隨著生長逐漸提升,因此后期需要以水草的生長狀態為基礎增加灌水量。
4、蝦溝消毒
蝦溝的消毒工作要在投入蝦苗的前10天進行,具體可以用生石灰進行操作,這種消毒方式可有效減輕雜魚、敵害生物、致病菌等能夠威脅到小龍蝦生長的因素。生石灰的使用方式為先用少量的水溶解,溶解完畢后潑灑在蝦溝底部、兩側以及稻田內,具體用量為每畝稻田75公斤生石灰。
5、投放小龍蝦
投放小龍蝦一般有兩種模式,分別為投放蝦苗和投放種蝦。8到10月份這段時間水稻逐漸成熟,而且蝦苗的供應量非常小,因此在這段時間一般會選擇投放種蝦,而在3到6月份開始大量供應蝦苗時可選擇投放蝦苗。因此,目前稻田養殖小龍蝦系統中共有8到10月份的投放種蝦和3到6月份的投放蝦苗兩種,小龍蝦的投放量如下,稻田面積為基礎,8到10月份投放的種蝦應選擇每只30g左右,以每畝稻田20到30公斤的種蝦進行投放即可,投放完畢后可在下年視小龍蝦的生長狀況進行補充。3到6月份投放的蝦苗通常以每畝稻田5000到10000尾的投放量為準,投放完畢之后觀察龍蝦苗的成活率,然后對投放量進行調整,這種投放方式的小龍蝦產量大約在單季度每畝地150公斤左右。另外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小龍蝦好打斗和搶奪地盤,因此投放效小龍蝦的密度過大會因為小龍蝦間的戰斗而造成損失,而且如果密度過大會導致出現大鰲足、小尾巴的低品質小龍蝦,養殖戶對此需要提高重視。
另外為了進一步提升小龍蝦的成活率,應盡量避免小龍蝦被陽光直接照射,因此投放時間最好選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投放地可選在田埂或者蝦溝的淺水區,為了讓小龍蝦更快是適應蝦溝的水環境,可將盛放小龍蝦的容器放在水中反復浸泡2到3次。
6、投喂管理
小龍蝦的投喂應遵循保質、保量、規律三基原則。投食量可以根據夾草現象和食臺來進行確定,同時為了避免小龍蝦出現過度進食的問題,要及時撤掉剩余的食物。投喂食物的種類上可選擇玉米和南瓜等,也可以定期投喂小麥來改善小龍蝦的食物結構。同時為了避免出現夾食水草的現象,當連續下雨和挖掘新的蝦溝后要適當增加投食量。
綜上所述,水稻是我國主要糧食農作物,近年水稻共作系統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不僅充分利用稻田資源,而且進一步提升了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隨著小龍蝦產業的火爆,稻田養殖小龍蝦技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文以蒙城縣為例,對稻田改造、種植水生植物、稻田灌水、稻田消毒、投放小龍蝦、投喂管理等稻田養殖系統的創建做了分析,希望對推動稻田養殖小龍蝦的推廣應用有一定參考價值。
(作者單位:233500安徽省蒙城縣畜牧獸醫水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