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宇 李紅艷 張博 孫熒
搞好幼林撫育是栽植后樹木生長的重要環節,若幼林撫育不及時或不當很可能形成小老樹,那樣就會造成前期的投入浪費,也達不到盡快實現經濟效益和防護效益的目的,幼林撫育一般要掌握幾個主要環節。
1、搞好抹芽定干
一般苗木栽植成活放葉后,全株栽植的從梢到根部全部放葉。這時根還沒有完全生成、扎牢,全株放葉會造成大量蒸騰水分,這時要及時將全株一半處以下的葉全部及時抹掉。超過一半,或所留葉片太少,影響光合作用,樹木會長的慢。一般抹2—3次。栽植根苗的會同時冒出3—5個芽,這時要及時抹芽,留一個主芽。留的芽一般要留根樁西南或東西方向的,不留根樁北邊的,以防止西南風造成折枝現象。
樹長到7月初,又會在葉柄基部新生蘗芽,要及時抹掉,若抹晚會有一定木質化就會傷皮,傷樹木表皮就會造成病菌侵染和害蟲侵襲,容易發病和造成蟲害。抹芽一般3—4次。
2、松土鋤草
松土目的在于疏松表層土壤,切斷上下層之間的毛細管聯系,減少水分蒸發;改善土壤的保水性、透水性和通氣性;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加速有機質分解。除草的目的是清除與苗木競爭的各種植物,增大苗木的營養空間,生產中在對間種作物進行鏟鏜的同時,也要進行幼樹株間的松土除草。造林后三年內都應進行松土除草,前兩年每年2-3次,第三年1-2次。造林初期,苗木根系分布線,松土不宜過深,隨樹齡增大,可逐步加深。土壤粘重,表土板結,特別是干旱的地方,可適當深松,沙土要淺松。一般松土除草的深度為5-15厘米。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化學除草劑除草。
3、灌溉和施肥
①灌溉
大水是促進楊樹快速生長至關重要的物質基礎。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合理灌水就成為楊樹集約栽培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尤其在我縣半干旱濕潤區,更需要加強水肥管理。楊樹最適宜的地下水濃度為1-2.5米,可促進根系發育良好,提高造林成活率。常用的灌溉方法有:溝灌、畦灌和漫灌三種。
其中溝灌與畦灌在生產中常用,溝灌適用于新植幼林,比較省水,但滋潤范圍有限。畦灌較均勻,也比較省水,要求造林后結合培土扶正修好樹池子,也能貯存一部分天然降水,生產中實用性較強。漫灌既費水,也常常因造林地不平整引起灌水不均,造成林木分化。對新植幼林和進入速生期的林分,要保證一年內灌三次水,即返青水、生長水和上凍水。返青水在天氣轉暖、土壤化凍、林木返青時進行澆灌。生長水在每年六七月份樹木生長高峰時澆灌。上凍水在秋季林木落葉林地封凍前灌。
②施肥
我縣營造楊樹速生豐產林,實行集約化經營,施肥是必不可少的條件。過去營造楊樹,因為沒有施肥條件,造成林木生長緩慢,林分質量低下。一般在我市沿河兩岸林地或低改更新的林地上,土壤養分都不是很高,不能滿足楊樹速生的需要。尤其新一代的楊樹速生品種,都喜大肥大水,前三四年生長量極大,如無充足的養分供應,勢必影響樹木生長。
楊樹速生林施肥使用的種類有有機肥和無機肥料。有機肥料含有大量有機質,養分完全,肥效期長,適合做基肥,每株樹在造林時施入廄肥15-25公斤。無機肥料包括復合肥料,養分含量高,肥效發揮快,但肥效期短,一般楊樹速生林都追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如尿素等。在造林后的三年至四年,在每年夏季生長旺盛以前的5月份到6月上中旬之間追施一次,施肥量為每株施氮肥0.2-0.4公斤左右,施肥后馬上進行灌溉。分兩次施肥的,第一次在5月份,第二次在6月份。不能在7月中旬以后施氮肥,以免引起貪青徒長,影響越冬。連追三年氮肥,可使林木提前郁閉,加速生長,提高干材質量。
4、林農間作
可以配合鋤草、松土進行林農間作,林農間作可充分利用林地資源,獲得中間收益。間種期間,可減輕林地鋤草、松土的負擔,同時,農作物施肥苗木也可獲得間接肥力,即為林、農互補,以農養林。實踐證明,林農間種的苗木比不間種的林地苗木生長量高。
5、修枝
修枝是為了獲取通直飽滿的樹干和無節良材。栽植后的1-3年應注意剪除主干上部競爭枝和樹冠中下部的“霸王枝”,隨樹齡增大修枝強度要掌握在樹冠占整個樹高的2/3-3/5。以保證樹木生長所需的營養面積。要防止為獲取燒柴或林糧間種怕影響農作物產量而進行強度修枝。修枝工具要鋒利,修剪時應緊貼枝條基部,切面與樹干平。切口要平滑,不扯破樹皮。修剪應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不應在生長期,尤其應避免在雨季修枝,以免傷口不易愈合而感染病害。
6、病蟲害防治
①病害防治
楊樹幼林如果出現干旱,必然導致樹勢減弱,樹木自身缺水,很容易發病。一般常見的有潰瘍病和爛皮病。一旦出現病情,應立即采取補水措施。對發病率在10%以下,感染指數5—20輕度發生的林地,要采取化學防治措施,即把病斑用刀或板釘順長刮刻幾道傷痕,或刮除病斑后,用毛刷涂1:10碳酸鈉液(大蘇打)或95%苛性鈉200倍液,或75%潰瘍特、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靈50—100倍液等殺菌劑。對發病株率在11%以上,感病指數21以上,中、重度發生的要進行平茬,剪掉的帶病樹干,要集中燒毀或噴藥處理,不能亂扔亂放,以防病菌侵染傳播,剪口處最好用鉛油封頂。
②蟲害防治
危害較重的為食芽害蟲和蛀干害蟲。
食芽害蟲主要有蒙古象甲、黑絨金龜等,新植林第二年春季5月上旬為黑絨金龜子大發生期,取食嫩芽,嚴重影響苗木成活。防治方法可用50%的1059乳劑2000位液噴苗根毒殺成蟲,或用6%的可濕性六六粉甲拌磷拌毒土驅避害蟲。蛀干害蟲主要有楊干象、白楊透翅蛾、青楊天牛、光肩星天牛等,在苗木的成長過程中時刻注意防治。
(作者單位:123200遼寧省彰武縣林草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