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祿
我國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是林業發展的好地方。尤其是在我國重慶區域,通過開發林業工程項目,根據當地環境、地形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樹種進行栽培,不僅可以創造出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還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考慮到林業工程內容復雜,需要大量人力資源的支撐,要想擁有一個長期的發展,必須采用合適的造林管理方法,解決林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以往的林業工作進行總結與歸納,從中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確保該管理模式能夠適應林業的發展,在林業工作中發揮出更大的應用價值。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環境問題逐漸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在我國廣闊的土地上,除了要發展工業以及其他領域外,還應將重點放在林業的探索上,保護我國生態環境。不過,想要實現林業長期發展并不容易,在林業工程的建設中,企業應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造林管理模式,根據當地植株生長情況,具有針對性采取相應的管理方法,不僅能夠提高管理人員自身的工作水平,還能為林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幫助。
1、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原則
在林業工程造林管理中,工作人員需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則。首先,林業工程建設,不僅可以從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還能產生社會效益,能夠改善周圍生態環境,有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如今,我國工業發展較為迅速,工廠規模逐漸擴大,工程污水、廢棄物的排放已經對我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環境污染問題成為我國當下研究的重點內容。基于此,我國應加大林業發展力度,對企業給予更多的經濟扶持,實現造林工程與林業經濟協同發展。這一目標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在綜合考量原則的必要條件。其次,在林業工程建設過程中,企業管理人員需要根據當地天氣、土壤情況,選用合適的植株進行栽培。在這些植株生活生長過程中,企業應對其進行系統化管理,按照植株的實際生長情況,開展澆水、施肥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只有植株得到更好的生長,才能為林業工程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為此,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林業工程管理制度,根據林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制度中相關內容進行調整,確保林業工程的管理模式能夠適應林業的發展。最后,在林業工程建設當中,企業還應遵循利益原則,將林業工程所具備的功能性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在提升林業工程審美價值的同時,又能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目標。這就需要企業領導人員應具備長遠的目光,加強人員管理力度,仔細探討林業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促進林業的長期發展期。
2、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
①加強工程造林技術管理和監督管理
就目前而言,受到我國林業工程自身以及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林業工程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在工程管理、實施效率上還存在較多的不足。如今,各大市場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形式下,對林業工程的發展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想要提高林業工程建設的質量,企業除了要遵循綜合考量、管理系統化和利益三大原則外,還應加強對工程造林技術的管理和監督力度。伴隨著我國科技的強大,各種先進的技術設備廣泛應用于我國各個領域當中,推動了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因此,在林業工程建設中,企業應抓住機遇,根據林業工程實際建設情況,引進合適的技術設備,并將其用于林業工程的整個管理工作當中,確保其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和價值。為此,我國應加大工程造林技術的研究力度,在資金充足的前提下,創造出更多創新型技術設備,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在工程造林建設中,應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共同商討管理對策,相互協作,才能產生出更大的力量。在此期間,企業應加強對各部門人員的監督,對各項工作環節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必要時也可建立獎懲制度,對表現積極、態度良好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敷衍、偷懶的員工進行批評教育,態度惡劣者可直接開除。以此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內容,努力提高造林工程的質量和效率。
②加強工程造林人力資源管理
造林工程是一項周期較長、且內容復雜的實施項目,為了項目工程能夠順利進行,企業應引進更多創新型、技術性人才,對人力資源進行管理,將造林工程中的每一個工作環節落實到位。因此,企業應建立嚴格的用人制度,對前來應聘的人員進行考核,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實操水平等內容。除此之外,考慮到現代社會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造林工程的管理模式以及所使用的技術手段也在逐漸更新,這就需要企業應定期組織員工展開培訓,將重點放在操作要點上,及時指出員工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免對造林工程的質量造成影響。必要時也可與其他同單位人員共同學習,增強員工之間的交流,實現共同成長、進步,為企業打造出一支綜合素質能力較強的隊伍,有利于造林工程更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伴隨著我國環境的日益惡劣,林業的發展逐漸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在造林工程建設中,企業應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引進更多創新型人才,為造林工程行業增添更多新鮮的血液,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401356重慶市巴南區豐盛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