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德全
森林具備保護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及調節區域氣候的重要作用,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森林資源被破壞后會出現多種自然災害,直接威脅人們的生產生活。人們為了發展經濟,毀林開荒、亂砍濫伐,對森林資源造成嚴重破壞,森林資源覆蓋率逐年下降,引發多種自然災害。因此,森林資源保護以及生態環境建設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利用有效的手段,恢復被破壞的植被,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跨越多個緯度,不同區域間的地形以及氣候差異明顯。因自然條件的影響,林業類型也有所不同。北方以針葉林以及落葉闊葉林為主,南方以常綠闊葉林以及雨林植物為主。要想有效調節區域內的氣候環境,必須做好森林資源保護以及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并在物質上給予經濟發展一定的支撐。無論是森林資源保護,還是生態環境建設,都必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使得森林資源充分發揮原有的價值與優勢。
一、森林資源保護現狀
目前,我國實際的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存在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在對采伐問題的管理上沒有將管理機制落實到位,森林的生長期比較漫長,而目前市場對木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使得森林的成長速度無法適應人們的采伐速度。這就造成了森林資源匱乏的情況,而城市建設森林的目的除了要作為經濟產業之外,還為了能夠保護生態環境。可是現階段的森林資源保護現狀,完全無法適應環境的健康發展需求。
我國已經認識到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并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出臺多項法律法規,利用健全的機制約束人們破壞環境的行為。雖然在制度上作出了明顯改變,但是人們的想法存在一定的偏差,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有待加強。從林業部門來說,無法將森林資源保護工作落到實處,甚至有人利用職位的便利,謀求不正當利益,破壞集體利益,給森林資源保護帶來負面影響。如何夯實基礎,優化森林資源保護的方式,是現階段林業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在森林資源管理與保護中,應著重加大執法力度,嚴格監督,逐漸消除森林資源保護與科學發展觀之間的距離。
二、如何完善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
1、強化宣傳
要想使人們樹立保護森林資源的意識,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林業部門可利用多種形式向人們宣傳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結合真實案例讓人們真實的感受到林地轉化為耕地后帶來的不良影響。這種影響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例如生態環境被破壞以及氣候變暖等,使得人們切實感受到因森林資源以及生態環境被破壞,而對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促使人們形成完善的森林資源保護意識,并在發展經濟時兼顧到森林資源保護。只有人們在思想上認識到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才可同步開展生態環境建設與資源保護工作。林業部門建設獎懲機制的意義在于鼓勵人們真正參與到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中。結合實際適當獎勵表現優秀的干部或者群眾,在物質上給予人們一定的支持。如果有人違背相關法律或者政策,必須在第一時間處理,嚴厲懲處。使人們意識到政府建設生態環境以及保護森林資源的決心。
2、注重特色經濟的發展
從我國的林業產業發展建設過程中來看,經濟效益不僅體現在林木的開采工作當中,自然生態林可以作為旅游景點進行開發利用。這可以有效的環節森林資源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工作過程中,相關林業管理部門的經濟壓力問題。這就要求管理人員要注重合理利用林業產業的資源,發展特色經濟,充分利用區域特點的優勢,吸引廣大受眾群體的注意力。讓林區更具知名度,帶來產品的附加值;在這個過程中,管理人員應該制訂森林資源開采計劃,多方面地開發林業資源,形成一條產業鏈。也可以進行林產品加工,使林業經濟呈現出良性發展的特點。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不同林區之間可以交流工作經驗,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互動渠道,從而促進我國整體林業產業的全面發展。
3、建設林業保護工程
在保護林業的過程中,必須要制定科學的保護方案,規范保護工作的流程,確保能夠對林業產業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在這個過程中,管理人員還應當對林業保護工程進行分類。目前主要的分類方式分為2種,分別是重點項目;非重點項目。對于不同類別的森林資源,所使用的保護方式和注意事項也有所不同。這還需要管理人員能夠區分哪種林木屬于重點保護的項目,一般都是以自然生長的林木以及一些稀有品種最為保護的重點對象。而在這方面的保護工作當中,管理人員需要注重于森林防火問題,以及對非法采伐情況的管理工作。一經發現可以通過法律管理條例對其進行處罰,管理人員應當及時了解國家新出臺的管理政策,結合政策的內容完成對森林資源的科學保護工作。
4、科教興林
生態環境的建設和森林資源的保護工作還需要依靠于科學技術的力量,基于我國科技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相應的管理操作已經開始由人工管理的方式轉變成智能化、自動化的管理。比如,安裝攝像頭,遠程監管林區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同時,技術人員也在研究如何培育出一些新樹種,提高樹木對惡劣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5、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1)完善和提高林業科技服務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手段和水平。
(2)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引進先進的管理設備。并應當積極推廣利用科學技術進行森林資源保護的重要作用,進行科技示范點建設,從而引起其他地區森林管理人員的重視。
(3)抓好種苗和良種基地建設。管理人員在進行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時,應當從培育林木幼苗開始,重點建設種苗示范基地、林木良種繁育中心、采種基地,逐步實現主要造林樹種良種化,種源基地化,種子加工機械化。這還需要建立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為種苗工作提供基礎的安全保障。
(4)應用網絡技術手段,建立起森林資源保護的網絡工作平臺,實現管理工作經驗的實時共享,推進林業產業的信息化建設進程。
綜上所述,相關森林管理部門應當將工作的重點落實到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當中,不斷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結合國家管理條例規范工作流程,確保各項森林保護與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并加大資金技術投入,引進先進的工作設備,利用科學技術的力量,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還應當合理構建林業產業結構,注重于結合區域特色促進林業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穩步發展。
(作者單位:165000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松嶺林業局大揚氣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