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因此具有較強的民族特征,還有繁榮的民族文化,在開展民族體育文化教學時,應該注重了解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特征,才能夠有效的傳承。本文主要圍繞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特征及其傳承展開分析和論述,首先介紹中國民族體育文化的特征,然后分析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有效傳承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全面加強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有效傳承的有效舉措。
我國本身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當中,文化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能夠充分的反映出少數民族的特色,在對民族體育文化進行傳承時首先應該了解民族體育文化的特征,然后結合當下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夠使得其民族體育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
一、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特征分析
首先,地域性相對較為明顯。體育運動本身受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我國是55個少數民族,在進行體育文化鍛煉時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地域性。各族人民都會在自身的地理環境的條件的基礎之上,篩選自身的運動裝備,并且有獨特的體育運動形式。
其次,民族風俗的藝術性。民族體育文化也與民族風俗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尤其是受到宗教信仰、婚姻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影響,體育運動也多多少少染上了濃厚的少數民族民俗的色彩。比如,苗族喜歡舞龍,每年的元宵苗,苗族人們和漢族人們都會進行舞龍會場,既加強了交流,也能夠充分的體現出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的多樣性。
最后,群眾認同性。由于少數民族傳統項目都是群體的運動形式,因此具有較強的群眾認同性。尤其是一些體育運動的隊伍,是由民族社群內部的人們所組成的,因此具有較強的群眾認同感。
二、當下我國對民族傳統文化體育進行傳承時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
第一,忽略了大眾性。在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傳承時,往往注重了競技性而忽略了大眾性。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西方一些強勢的文化不斷入侵,因此競技體育進入了中國人民的事業,就要導致了傳統體育競技方面發展而忽略了大眾性,所以導致了民族體育文化面臨著“失根斷流”的危險。
第二,注重表面形式而缺乏對內涵的有效傳承。在對民族體育文化進行傳承時,往往是注重了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對內涵的有效闡述,體育運動項目本身承載著民族的記憶和民族的認同,如果在傳承的過程當中忽略了其內涵,而是片面的注重表面的形式,那么也會造成傳承喪失了原有的意義。
第三,強調原生態而忽視了現代性。在對少數民族文化傳統進行傳承時,往往片面的強調了原生態而忽視了時代性,這樣就會造成人們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不認可,影響到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有效傳承。
三、全面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有效傳承的舉措分析
為了解決當下民族傳統文化傳承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實現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有效傳承,應該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首先,能夠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進行有效結合。在進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時既要與現代文化有效結合,另外也要保證實現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可以選取一些優秀的民族體育項目,與優勢資源和現代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尋求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能夠使得傳統體育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
其次,要將市場化與保持文化特征緊密結合在一起。在進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時不僅要將傳統文化有效傳承,更重要的是能夠推進市場化的運轉,這樣才能夠打開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渠道,增加民族體育文化產品的附加值。通過將傳統體育文化與現代市場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
再次,要培養出更加專業性的人才。在對民族體育文化進行傳承是需要專業性的人才,這就需要對當下的人才進行進一步的培養,可以完善相關的政策支持,對于民族地區的一些人才進行有效的引進。一方面培養專業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引進一些民族體育文化的專業人士,并且解決他們在民族地區發展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實現民族體育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通過培養人才,避免出現斷層的現象。
最后,要立足鄉土,并且推進國際化發展。在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之下,民族的優秀體育文化必須要得到有效的傳承,這就需要打開文化市場,并且能夠推進體育文化向國際化市場發展,通過將帶有中國元素的民族體育項目推廣到國際的市場之上,既能夠實現民族體育文化傳承的多元化發展,另外也能夠使得我國傳統資源走向世界市場,獲得更多的影響力。我國民族體育文化本身資源交易豐富而且特色也比較鮮明,通過推進國際化發展能夠使得我國民族體育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并且發展。
綜上所述,民族體育文化本身具有其自身的特征,比如說地域性、民族風俗的藝術性以及群眾的認同性,當下在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行傳承時忽略了大眾性,而且只是片面的注重表現形式而缺乏對內涵的研究,尤其是忽視了對原生態的有效表達。為了使得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應該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進行有效結合,并且能夠推進市場化發展,最后要培養專業性的人才立足于本土,并且能夠對走上國際化的道路。
(作者單位:150622黑龍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鎮政府綜合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