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玲
高臺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四個最嚴”和“產管并舉”要求,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健全監管體系,扎實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穩定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快引導農業向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切實維護公眾健康和消費安全,促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1、主要做法
①構建監管責任體系。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健全縣鎮村全覆蓋的監管體系。全縣8個農業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充實監管人員22人,推進村級網格化監管隊伍建設,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監管體系,推進監管重心下沉,監管關口前移。制定完善質量安全管理、追溯、投入品監管等制度,農委與各鎮簽訂業務目標責任書,與成員單位簽訂監管責任書,實行目標責任管理,明確內部職責分工,落實聯席會議制度,完善監管、檢測、執法會商機制,有效形成監管合力。
②構建投入品監管體系。以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重點,以鎮監管區域為單位,建立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農資經營門店監管名錄,明確監管對象,落實主體責任,錄入信息監管平臺生產經營主體單位55家,農藥種子經營門店104家。簽訂生產經營主體誠信承諾書159份,建立生產檔案、監管責任、質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健全質量安全全程管控機制。制定農藥專項治理方案,按照新修訂《農藥管理條例》規定,結合農藥經營許可證換證工作,加強日常監督和飛行檢查,組織執法人員對物流、農藥經營場所、儲存、藥品分類等監督檢查,加強農藥投入品經營市場監督檢查力度。強化“三品一標”專項檢查,制定“三品一標”農產品監督抽查和標志使用專項檢查方案,全年未發現使用違禁農藥、肥料和違法使用防腐劑、保鮮劑等處理措施的現象。
③構建技術服務體系。按照“產管并舉”的要求,強化源頭治理和生產過程控制,大力推進標準化示范創建。根據地域特色和生產實際,建立獲證產品、優勢農產品、品牌農產品等標準化生產基地8個,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7個,省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個,有效發揮基地的科技支撐和示范引領作用,提升了農業標準化發展水平。預計帶動全縣標準化生產面積達到50.45萬畝,占全縣食用農產品生產面積的67.5%。
④構建農產品監測體系。依據農業部行業標準《蔬菜上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毒快速檢測方(NY/T448-2001),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和蔬菜專業合作社抽檢蔬菜樣品合格率100%,積極推動專業合作社農產品上市自檢和產地準出制度。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預案,正確引導社會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⑤構建質量追溯體系。建成縣級指揮中心和追溯管理平臺1個,完成8個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104家農資經營門店、55家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信息錄入,被監管人員160人。制定農產品產地準出實施方案,與食藥監部門密切協作,共同建立落實以產地來源和檢測合格證為標識證明的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銜接機制。支持農產品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配備檢測設施開展自律檢測或委托有關檢測機構對農產品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出具產地準出證明,強化監測、追溯、信用、案件等信息共享,有效實現農產品與食品安全監管無縫對接。
2、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①是農產品生產基地點多面廣、工作量大,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掛靠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沒有監管經費和專職監管人員,兼職監管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無法全面開展農產品農殘檢測工作。
②是生產經營主體小而分散,組織化程度較低,農產品分級和包裝水品低,制約了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追溯管理。分散經營農戶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違規使用禁用農藥、過量使用化肥的現象還時有發生。
③是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力度須進一步加大,生產經營主體農業投入品等生產檔案記錄需進一步規范,部分不法商販心存僥幸,借農資下鄉配送假冒偽劣農資及違禁農藥,違規使用投入品現象屢禁不止。
④是人員業務素質須進一步提升,要進一步加強技術培訓,外出交流學習等,提升能力和素質,具備開展定量檢測及資質認定工作能力和水平。
3、監管工作措施
①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驗。采取定期檢測和不定期抽檢相結合的方式,完成蔬菜樣品抽樣檢測3000個,加強人員培訓,并對重要季節、主要區域、重大活動及重點產品加強監督抽查,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99%以上。同時,積極配合省市上級業務部門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抽樣和監督檢查工作,開展縣對鎮農產品例行監測4次。
②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守法經營意識。大力宣傳和認真貫徹《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藥經營條例》《動物防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強化監督執法。堅持“三個”面向宣傳(即“面向領導,面向社會,面向管理相對人”),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公民知法懂法,經營者守法不違法,不斷提高全社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水平,切實形成領導重視,部門支持,社會共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格局。
③強化源頭治理,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積極爭取將高臺縣列入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縣。嚴格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和生產者主體責任,加強鎮監管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源頭監管水平,切實將質量安全隱患解決在源頭。加大項目爭取力度,持續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充分發揮園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申報高臺辣椒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加大產地環境治理和全程管控,加強投入品監管,提升源頭治理能力。
④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建設。把提高監管人員的素質和能力作為強化隊伍建設的重點來抓,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合格、作風過硬、業務精通、服務優良、廉潔高效”的監管隊伍,強化對監管人員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廉政教育,加強業務和法律知識培訓,選派監管檢測骨干人員參加省、市、縣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培訓,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734300甘肅省高臺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