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麗
2017年,筆者參與了全縣農村財務審計監督工作。從審計監督的情況來看,自2004年全縣16處鄉鎮實行“村帳鄉管”后,495個村的村級財務切實得到了規范管理,但是村級財務管理也出現了不少“漏洞”,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本文結合村級財務審計監督情況和村級財務管理實踐,進行了分析,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存在的主要問題
①賬務處理缺乏規范性。一是會計科目亂設亂用。2005年1月1日財政部頒布實施了《村集體經濟會計制度》,會計制度對各會計科目都規定的非常具體明確,但審計監督中仍發現個別村的會計科目亂設亂用,賬目不清晰,缺少往來明細。二是賬務處理不及時。根據有關文件精神縣、鄉都出臺了相關文件規定,要求各村每月按時報賬,但仍有部分村報賬不及時,村里以憑證登記不及時、賬務處理慢、跨年度核算較多為由不報賬或不按時報賬,更有甚者報賬員只登記了流水賬,時有漏記現象發生,年終結轉不及時,形成了一筆糊涂賬。
②手續不全制度執行不力。一是個別村漏登或不登固定資產,導致村集體資產賬外運行,使村集體資產存在了流失的風險;二是報銷審批不夠規范。部分報銷憑證缺少經手人和審批人簽字,缺少村民理財小組審核印章,代理會計未遵守財務管理制度,審核把關不嚴,不審核入賬。
③村集體非生產性開支限額制度執行不力。個別村用于村級組織和村干部的報酬補貼、辦公費、會務費、交通差旅費、招待費、外出學習考察、報刊訂閱以及捐助贊助等各項村級非生產性開支,沒有按有關規定堅持量入為出、厲行節約、因地制宜的原則,實行“定向、分類、限額”管理,亂發津補貼,甚至個別村巧立名目,給村三大員違規發放務工補助。
④民主理財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個別地方尚未建立起“村賬鄉管”與村級財務公開相互配套和行之有效的民主理財制度,對村級的財務公開工作缺乏科學監督檢查機制,甚至個別村的村務監督委員會或民主理財小組形同虛設,沒有履職盡責的去監督村級財務。
⑤財務公開流于形式。主要表現在個別村未及時公開村級財務,公開數字失真,導致群眾異議較大信訪案件數量攀升,嚴重影響了干群關系。還有的是村里存在財務管理混亂、賬務處理不規范和民主監督不力等問題,造成部分村村級財務公開流于形式。
2、原因分析
①個別村干部思想認識不夠。一是對“村賬鄉管”思想認識不清,認為村民自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村級財務,現在實行的“村賬鄉管”完全是政府的強制行為,另一個認識是對財務制度和報賬程序不熟悉,部分村干部認為財務規章制度和報賬程序太復雜,認為“村賬鄉管”是一種負擔和障礙,對這項制度不支持,導致了部分賬外賬和“小金庫”的泛濫。二是當選村干部的動機不純,有的人認為當“官”后在村里很有面子,可以利用職務之便多賺取一些利益,還有就是能圖個吃喝。
②鄉鎮級審查監督不嚴。一對各村村報賬員報來的報賬手續合理性未做審核,沒有監督村里的收支和進行實質審核,只要是正規票據,就準予入賬,對部分不合理合規的票據甚至是白條只要領導批示了一樣放行入賬,使一些不合理支出搖身一變成了“合理化”;二是按照上級通知精神,對各村財務例行審計監督時,審計的只是鄉鎮代管的村賬,沒有去審計村自管賬和部分組級賬務,“村賬鎮管”形同虛設。
③村務監督職能缺失。村務監督委員會的職責就是對村委會的各項事務進行審查監督,它的成員是由全體村民選舉出的代表,但是個別村由于沒有規范實施村民選舉制度,導致某些監委會成員以及部分村干部在實際中都是內定的,再者他們的工資待遇由村委會負擔,因此他們對村里的財務工作基本是不管不問,缺失了審查監督職能。
④缺乏財經紀律約束機制。一是鄉鎮代管的大多是上級的各項財政補助收入和村級組織運轉經費,沒有管住村里的非財政性收入(經營收入、發包收入、村辦經濟組織上交收入、投資收益等);二是未對村集體資源性資產進行切實有效的監督管理,村集體資源性資產收益就無從進行有效的監督,那么就容易使資源性資產的流失,引發村級蠅貪蟻腐現象的發生。
3、意見建議
①提高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思想認識。要端正好鄉村干部的思想認識,使其充分認識到農村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提高重視程度擺正關系,搞好農村財務管理。要把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放在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保障村民合法權益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高度上來認識,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新途徑和新辦法,切實解決鄉村財務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和民主理財觀念不強的問題。
②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各村要嚴格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中規定的賬務處理和會計核算要求,規范化管理賬戶科目設置、資產處置、收支往來票據、財務審計和民主理財等工作,使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步入規范化管理軌道。各鄉(鎮)要嚴格遵照上級主管部門出臺的財務管理制度,結合本鄉(鎮)實際制定實施細則,特別是“村賬鄉管”的財務管理制度、審計制度和民主理財制度,同時切實建立健全票據領取繳銷審核管理、財務報銷審批、民主監督及財務公開等各項制度,從源頭上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
③加強培訓提高人員素質。縣財政每年要列支農村財務會計培訓專項資金,縣級農業主管部門每年都要對鄉、村財務人員進行集中輪訓,通過系統培訓,切實提高農村財務人員的賬務處理能力和財務管理水平,同時增強遵守財經法律法規的意識。各鄉鎮也要結合本轄區實際,開展對各村財務人員的集中教學和跟班傳授等方式的業務培訓,幫助各村財務人員尤其是新當選人員盡快掌握農村財務會計基本知識,切實提高基層財會人員的業務水平、遵紀守法意識和理財水平。
④強化審計監督防微杜漸。各鄉鎮要根據當前農村財務管理出現的新變化新要求,建立村級財務審計監督制度,要以鄉鎮紀委和經管站為主體,抽調專門人員,組成專班,對各村賬務進行定期審計監督。對發現的虛報冒領、白條抵庫和坐收坐支等違規違紀行為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堅決地進行處理,對貪污腐敗、挪用資金等違法行為及時移交紀檢監察機關進行處理,通過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推動黨風政風、干部作風和社會風氣持續好轉。
(作者單位:272504山東省汶上縣次邱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