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行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0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103億元。中國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06萬億元,預估為1.28萬億元,前值為1.66萬億元。中國7月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8.1%,預估為8.4%,前值為8.5%。
中金公司:中小銀行去杠桿以及近期金融監管一系列“補短板”政策可能開始對信貸擴張有更明顯的抑制作用。雖然去年基數極低,但7月社融同比增速仍下降。往前看,隨著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下降,社融增速可能會進一步失去支撐;近期對房貸以及開發商融資的收緊也可能會抑制下半年社融增速。在信貸增速面臨的諸多不利因素、增長及通脹預期下行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寬松有空間也有需要。我們認為,需要政策進行適當的逆周期調節以對沖中小銀行去杠桿、監管收緊、房市走弱、以及外需不確定性上升等因素的不利影響。
中信建投:7月金融數據的表現可能預示短期內消費、制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都有待加強,基建投資有望穩中有升。當經濟周期下行壓力逐漸出清、企業和居民預期改善后,實體經濟的內生信用擴張動能才能得以修復。
長城證券:今年以來,企業貸款的結構性問題遲遲未見改善,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持續偏低,7月數據中,新增企業的短期貸款也開始走弱,同時,票據融資未見大幅增加對沖,可見信用收縮與實體經濟增長壓力仍然較大。同時,近期對于房地產融資的監管趨嚴,也是信貸數據走弱的原因之一。我們認為,央行在短期內將更注重政策的定向調節,而不是政策的全面寬松,同時保持對物價與各項經濟數據的動態監控。
東莞證券:7月份信貸數據顯示,企業貸款和存款的同比減少相互印證,企業端信貸需求明顯下降,反映了市場對投資前景較為看淡。未來央行貨幣有望繼續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根據經濟下行幅度合理對沖,可能適時開展定向降準或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等操作。我們維持下半年仍處于存貨周期下行階段的判斷,認為未來海外和國內的經濟可能繼續承壓下行,這對企業經營造成較大壓力,穩就業的壓力要求央行加大逆周期操作。
天風證券:現在說“信用收縮的拐點已到”還言之過早。如果逆周期政策能夠適度對沖,社融增速有望維持在11%左右的水平,經濟有望在下半年階段性企穩;如果政策不做任何加碼,后續社融增速可能在10%-11%區間內震蕩回落,6月10.9%將成為年內社融增速的高點,對應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不減,但幅度也會有所放緩。因此,下半年社融的回落或反彈、信用的收縮或擴張、經濟的下行或企穩,仍然是政策的選擇題。
2萬億? 中央結算公司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托管債券規模16986.2億元。上海清算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境外機構在上清所托管債券3176.87億元。截至2019年7月末,境外機構累計持有中國債券突破2萬億元大關。
7.3%? 據商務部消息,2019年1-7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050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33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折788億美元,同比增長3.6%)。7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54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折80.7億美元,同比增長4.1%)。
83%?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各地已組織發行地方政府債券33931億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債券25529億元,占全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83%(一般債券8667億元、占93%,專項債券16862億元、占78%),占全年新增債券發行額度的83.6%。
6.5%?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凈利潤1.13萬億元,同比增長6.5%。
2.76%? 中國結算數據顯示,今年7月份,證券市場新增投資者達108.49萬,同比下降1.21%,環比增長2.76%。
151萬輛? 乘聯會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151萬輛,同比減少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