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 鋒
采訪的路上,和接我們的司機聊起來,他剛到李小菊的公司才兩個月,談起公司來卻是滔滔不絕,并對公司的當家人李小菊表現出十足的贊賞。他說,我們跟隨著董事長,做的不僅是事業,更是對人們有益的好事兒。聽他講,他原來在一家酒店做過廚師,收入要比現在多,是這里陽光向上的力量把他吸引過來的,在這里工作覺得更充實。
現年43歲的李小菊,是鶴崗市金龍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她從開辦個體糧油店艱難起步,發展至今集種植、生產、銷售為一體,實現注冊資本3000萬元的綜合糧油企業——金龍米業。
1997年,李小菊在面粉廠做車間工人。一年后,由于企業倒閉,她也隨之下崗。天生倔強要強的李小菊沒有等靠,而是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和父母籌借的錢,在興山地區開了一家個體糧油店。肯于吃苦的李小菊早起晚歸,周到服務,經常義務幫助老弱病殘群團送糧油到家。同時,她利用自己在糧食企業的人脈關系、進貨相對便宜的優勢,還給其它更小的個體糧油店和飯店批發送貨。不到兩年時間,她就在遍地林立的個體糧油店中站穩了腳跟。
2000年,富于創業精神和善于抓住商機的李小菊,在第九中學的院里租了個小廠房,買了一些簡單的大米加工設備,開起了金龍米廠。創建之初,廠房只有500平方米,四五個員工。為了搞好經營,她沒少吃苦。作為糧食加工企業,需要兩個方面的客戶:原材料供應方和糧食產品銷售方。由于當時還沒有普及互聯網,尋找客戶只能是靠腿去走,靠嘴去說。為了尋找客戶,李小菊東奔西走,不舍得住旅店,她背著行李睡候車室、房檐下。為了節省開銷,她吃的是饅頭+咸菜+涼水。
憑著這股韌勁兒,李小菊慢慢有了一定規模的客戶群,不僅找到了穩定可靠的上游原材料的供應商,還簽下了很多信譽度極高的糧油產品加工訂單,并且有很多客商提出了合作意向,她的生意越做越好。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原來的小廠房已經不能適應客戶的需求,需要引進大設備、增加生產線和人員。于是,李小菊借助市委、市政府的優惠政策,在東山區新一3千米附近成立了金龍米業有限責任公司,增加了米機成套設備、振動清理篩、精米成套設備、電子脈沖除塵器、拋光機和色選機等先進設備,企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2013年一個偶然機會,李小菊認識了鶴崗本地種植酵素水稻的農戶,這讓她深受啟發。于是,她下定決心也要種植酵素水稻。
提到酵素水稻,讓李小菊深有觸動的是,當時9月份,由于氣候原因,很多稻田的水稻都出現大面積倒伏,而堅持使用酵素種植的水稻田就沒有這種現象。經進一步了解,酵素不僅能壯苗、抗蟲害,而且對降解土壤有害物質、改良土壤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更加堅定了她種植酵素水稻的信心。2016年,剛開始采用酵素種植農戶才有20多個,種植面積才兩千多畝。為了拓寬市場,讓更多經銷商、農戶和百姓知道、認可酵素水稻,李小菊跟經銷商去溝通,介紹酵素的功能和優勢,還向消費群體解釋宣傳。李小菊憑借著耐心和堅持,一步一步讓自己所有的經銷商和農戶、客戶從不知到認可,再到喜歡上了酵素大米。隨著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推廣,到今年有近百家農戶跟著她種植酵素水稻,種植面積近8000畝,已成為全省酵素水稻面積最大的種植區。
在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的同時,李小菊一直在關注和從事公益活動。她和志愿者早在2011年就開辦了“愛滿人間素食府”,這是我市首家公益飯店,飯店所有利潤全部用于公益,幫助孤寡老人、弱勢群體。從開業至今,攜手愛心人士已經無償提供近百萬元的傳統文化書籍和光盤。先后開展了愛心救助、心系礦工愛滿人間、關愛感恩環衛家人等活動,還組建了“大愛媽媽團”幫助孤兒、孤寡老人、殘疾兒童,送去溫暖和必需品,給被幫扶者以關愛和希望。
“愛滿人間”本是一種善念,從模糊到清晰,逐漸成為李小菊企業發展的座右銘,已經成為她企業中叫得最響的品牌。在創業的道路上,“愛滿人間”已經深入骨髓,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如今,在產業品牌打造方面,李小菊已經確定了主攻方向:“愛滿人間”酵素米主打高端市場;“五福田地”酵素米主打中端消費市場,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通過網站、互聯網+電商平臺加大品牌形象宣傳,品牌市場影響力迅速擴大,產品銷量大增。獲得了國家商務部頒發的食品安全企業信用認證首批企業稱號、黑龍江名牌產品、全國食品安全生態好大米金獎等榮譽。2018年,李小菊被黑龍江省總工會評為全省職工創業標兵。目前,公司產品已遠銷上海、北京等地,供不應求。
采訪中,李小菊對記者說,她正在擴展綠色水稻種植面積,在東方紅鄉雙泉村新建了2000畝有機綠色水稻種植基地,并逐步把該基地打造成集觀光、綠色、旅游、體驗為一體的生態產業園,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她要把酵素農業以鶴崗為起點,逐漸輻射到全國,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讓更多的消費者吃到綠色大米、健康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