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東
摘 要:地方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有待強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待融合協同等問題。高校要明確教育定位、教育目標和教學任務,加大創新創業教育資金投入,為社會培養創新型、實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地方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人才;人才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C96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0-0001-01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各地方應用型高校都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努力為社會輸送創新型、實用型人才。為社會培養創新型、實用型人才,不僅可以滿足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而且能夠為推動社會經濟建設做出重要貢獻。與傳統高校相比,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師資力量、教學水平、學科建設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同時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還處于初級階段,這導致地方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一系列問題。本文針對當前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新形勢下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策略。
1.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有待強化
當前,地方應用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從實踐層面和操作層面展開,導致發展戰略不能與辦學定位有效融合。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由就業辦、學生處組織,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訓結合起來, 未形成完善的教育體系。此外,雖然一些地方高校構建了創新創業課堂體系,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了人才培養方案,但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教育手段,都更加側重實訓技能的傳授,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
2.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待融合協同
首先,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與專業教育缺乏融合的問題。縱觀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很多地方高校是以校園文化活動和實踐體驗第二課堂形式開展的,這無法與專業教育深入融合。其次,師資隊伍存在問題。要想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就要打造高素質的創新創業教師隊伍。相較于傳統的教育模式,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還要利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融入課堂的熱情。但很多地方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由就業辦和學生處開展,教師存在學歷不高、實踐教育經驗不足等問題。
1.明確教育定位
地方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培養要以市場發展為導向,響應李克強總理發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同時結合自身情況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實現人才培養的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這樣,教育定位就會更加明確,操作性就會更強。有了明確的教育定位和系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就能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創業觀、就業觀、成才觀。
2.明確教育目標
首先,從指導思想層面看,地方高校需要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明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開發創新創業課程,使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本著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教育目標,使人才培養戰略更加明確。這樣,就能夠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實用型人才,也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率和高校的社會影響力。其次,從教育教學管理層面看,地方高校需要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科學整合教育資源,細化創新創業教育措施。同時,專業教育要與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有機融合,以提升專業教學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高校要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和教學機制,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最后,從教育教學實踐層面看,地方高校需要以市場發展為導向,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完善課程體系設置,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明確教學任務
首先,在專業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過程中,高校要不斷完善課程開發,開設網商創業、創新思維等熱門課程。高校要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開設專門的課程,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還要讓學生具備專業的創新創業思維,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其次,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高校可以聘用企業管理、信息技術和財會金融等不同專業的教師,讓其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幫助,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高校還可以邀請創新創業成功人士開展專題講座,與大學生分享心得,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彌補教師教學的不足。
4.加大教育資金投入
高校可以設立專門的教育資金,讓專業教師主動參與到創新創業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同時,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要提供相應的經費支持,組織師資培訓、教學軟件開發和學生創業培訓等,以確保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開展。
綜上所述,應用型高校可以為地方輸送大量的創新型、實用型人才,為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高校要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深入分析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明確教育定位、教育目標和教學任務,加大創新創業教育資金投入,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創業觀、就業觀、成才觀,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冀宏,費志勇,張根華.地方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08).
[2]焦楠.地方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發展路徑[J].黑龍江科學,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