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
摘 要:語文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和交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豐富學生語言積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文章結合學?!扒喙诰€”課題研究,從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書面表達、自主學習能力三方面,對促進學生語文個性化學習的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口語表達;書面表達;自主學習;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0-0070-02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不僅要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培養學生語感,使學生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更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促進學生個性化語文學習,發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那么如何促進學生個性化語文學習呢?筆者結合學?!扒喙诰€”課題研究,在日常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實踐和探究,與大家分享。
“青果在線”是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的語文課程學習體系,以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為核心,借助網絡創設自主學習平臺,形成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網絡體系?!扒喙诰€”有不斷豐富的語文網絡學習資源,能通過微視頻、線上互動等形式,突破各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構建出覆蓋面廣、重難點突出的語文學習資源庫,讓本校學生足不出戶便可以接受各地名師、本校教師的指導,共享優質的教學資源。
語文學習,不只是讓學生識字讀文,更重要的是豐富語言積累,讓學生學會表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的讀、聽、說,全方面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1.以語文素材為依托,培養學生愿說會說的能力
編者在編寫語文教材時,精選了大量豐富有趣的文本,作為學生學習的基本素材。在教學中,教師要進行精選、合理取舍,以語文素材為依托,為學生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愿說、樂說、敢說、會說,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狼和小羊》一文時,教師應充分挖掘文本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啟發學生想象,以對話交流的形式進行表達,讓學生愿說、會說,使課堂充滿靈動,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2.以語文交流活動為指引,激發學生口語表達欲望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兒童生來就有愿意表達的欲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創設多種交流活動,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然而然地運用口語進行交流。
例如,在教學《徐悲鴻勵志學畫》一文時,教師可讓學生說說徐悲鴻為什么勵志學畫,以學畫的故事為素材,讓學生找尋緣由,體會主人公的情感,激發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立志報效祖國的愿望。課后,教師可通過學校“青果在線”網絡平臺,提供更多的背景資料,讓學生閱讀,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當時的環境,還可以以“如果我是徐悲鴻”為話題,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
3.以語文讀寫活動為抓手,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是先天就具有的,需要后天的不斷培養。教師要通過語文讀寫活動,鍛煉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要給學生說的空間和時間,多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讀寫活動,讓學生在口語表達中表達觀點,豐富情感,發展語文素養。
語言學習需要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口頭表達是語文能力的一個方面,能否進行書面表達,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積累詞句,為書面表達做鋪墊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文本中精妙的語句、優美的句式,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積累,該熟讀的要熟讀,該背誦的要背誦。課后,教師還要讓學生利用“青果在線”微課資源,進行鞏固和應用。此外,教師要在“青果在線”平臺為學生提供感性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摘錄,并通過讀一讀、寫一寫,加以掌握。這樣,學生在進行書面表達時,就會信手拈來,書于筆端。
2.模仿句式,為書面表達提供范例
現代教育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的學習更多的是通過模仿。模仿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需要,還是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模仿詞語造句開始。
例如,在教學《稱贊》一文時,教師可出示例句“小刺猬稱贊小獾做的小板凳一個比一個好”,先讓學生讀一讀,然后引導學生理解“稱贊”的意思,再讓學生模仿例句。有的學生說:“老師稱贊小明讀書很流利?!庇械膶W生說:“小紅在家幫奶奶做家務,爺爺稱贊她是一個勤勞的孩子?!闭n后,教師可在“青果在線”平臺提供相應的例句,讓學生模仿練習。
3.自由表達,為書面表達注入活力
語文學習離不開表達,但一味地強調書面效果,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壓抑學生的表達激情,久而久之,語文學習就會缺乏持久的動力。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有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畫個簡單的圖畫表示,最后再通過查字典,統一解決。自由表達可以更好地釋放學生的學習激情,激活學生的思維和學習動力,為書面表達注入活力。
課后,教師可以利用“青果在線”平臺,為學生提供與生活相關的圖畫材料,讓學生圍繞圖畫材料所表達的意思,寫一段完整的話。借助小練筆的形式,能讓學生自由表達,能讓學生感知生活才是書面表達的源泉。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讓學生留心身邊的人、事、物,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及時表達出來。學生用筆描述自己所見的世界,能更好地激發語文學習熱情。
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積累語文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1.歸類識字,掌握識字方法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把所學的字歸類,通過舉一反三,讓學生掌握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學“起”“處”這兩個字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結構上觀察,說說這兩個字的共同點是什么。學生討論交流后,明確了這兩個字都是半包圍結構,部首中都有一捺。
教師在對字進行歸類后,可制作成微課,并把它放在“青果在線”平臺上,讓學生在課后在線學習。學生經歷大量的練習,會主動探究識字方法,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技能。
2.學會閱讀,掌握閱讀方法
有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就能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學生通過朗讀,能傾聽文字的聲音;通過悟讀,能把握文字的意義;通過美讀,能描繪出文字表達的畫面;通過賞讀,能感受文字的魅力;通過移讀,能體會文字蘊含的真情。
3.賞識評價,保持學習熱情
評價是對學生語文學習的反饋,賞識可以更好地保持學生學習熱情,能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評。伙伴的賞識和評價,可以讓學生互相發現,取長補短,更好地樹立學習信心。教師也可以通過語言或文字對學生進行評價,委婉地提出不足,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利用“青果在線”平臺,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將學生的獨特見解呈現出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和交流,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豐富學生語言積累,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教師要通過語文讀寫活動,鍛煉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語文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盧結玲.關注語言文字運用? 提升語文核心素養[J].語文天地,2016(21).
[3]高阿玲.自主探索模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析[J].內蒙古教育,2019(04).
[4]辛海英.表現性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8.
[5]李鳳.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設計研究[D].贛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