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兆霞
摘 要:高中心理活動課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思考自我與社會,了解自己和他人,理性地面對生活。文章對互動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心理活動課中的運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教育;心理活動課;互動體驗式教學;人格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1;G4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9-0014-01
課堂是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共同提高的舞臺。心理活動課同其他課程有著顯著的區(qū)別,課程并非局限于心理學知識的傳授,還肩負著豐富學生情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與良好品質(zhì)的重要責任。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難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因此,高中心理活動課要轉(zhuǎn)變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互動體驗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互動體驗式教學模式指的是學生的學習建立在體驗的基礎之上,教師為學生提供真實或者模擬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表達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了解個人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最終通過反思與總結(jié)等方式,真正掌握心理學相關知識并應用于實際生活,形成健全的人格。互動體驗式教學過程,實質(zhì)上就是教與學的交互、反饋和融合的互動過程。
互動體驗式教學以心理學及教育學的理論依據(jù)為支撐。“體驗式學習圈”所闡述的體驗與學習發(fā)生的過程機制,是互動體驗式教學的心理學依據(jù),其認為體驗學習過程要經(jīng)歷具體體驗、反思觀察、抽象概括、行動應用四個階段。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學”教育思想,是互動體驗式教學的教育學理論基礎,其認為知識就是經(jīng)驗,任何教學方法都應當立足于實際的經(jīng)驗,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讓學生在親自“做”的過程中對知識產(chǎn)生理解與感悟才是學習的真諦。
互動體驗式教學需要教師具備多種能力,不但要懂得把握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還要了解互動體驗式教學的切入點及實踐操作模式。體驗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由于學生、教師、教學環(huán)境等存在差異性,體驗學習的策略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遵循心理活動課的特征,把握高中生的心理訴求,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使得高中生能夠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感悟與認知。如此一來,不但能夠確保體驗學習具有時效性,還能讓學生通過每一次體驗學習加深對世界的認識和對生命價值的感悟。通常而言,互動體驗式教學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心理情景劇
在課堂上利用心理情景劇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真實體驗中獲得深刻的感悟,從而使其身心得到健康成長。心理情景劇主題的選擇,必須具有典型性,能夠反映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或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深思與探索。整個心理情景劇的時間不宜過長,通常而言八分鐘最為適宜。教學重點不在于表演,而在于情景劇結(jié)束之后的探討與分析,并從中總結(jié)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或解決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選擇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學生間的矛盾沖突作為情景劇的主題。這種情景劇能夠反映出學生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讓學生認識到自身情緒的不穩(wěn)定性。教師通過對此類情景劇的分析,能夠找到學生內(nèi)心矛盾的根源,從而對其進行有效的教育引導。
2.電影(視頻)賞析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一同賞析電影,分析其中人物的心理,這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選擇的電影必須同教學主題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展示的視頻片段應該重點強調(diào)教材闡述的心理健康內(nèi)容,具有較強的典型性。觀看時間不宜過長,可控制在一刻鐘之內(nèi)。教師應當在學生觀看之前提醒學生不要過分注重故事情節(jié)與表演技巧,而應多關注內(nèi)心感受。視頻結(jié)束之后,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天使愛美麗》電影片段進行展示。通過觀看,學生明白對生活要充滿積極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收獲美好。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各有特點的人,大家都在各自的領域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別人提供一定的幫助,成為別人的天使。
3.冥想
冥想能夠讓人處于深度寧靜的狀態(tài)之中,是一種對自我進行體驗與感悟的過程。冥想能夠讓人暫時將理性思維放于腦后,真正感受自己的身體和內(nèi)心,讓生命不再受到“我應該”的約束,進入到“我是”的狀態(tài)之中,與真實的自己一起去感受、發(fā)現(xiàn)、接納、改變、成長。在指導學生進行冥想時,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的身體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然后用緩慢而又輕柔的語言進行引導,配以恰當?shù)谋尘耙魳罚寣W生進入冥想狀態(tài)。活動結(jié)束之后,學生們各自分享自身的體會,加深認識,共同成長。
總而言之,體驗式學習在教育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得到廣泛的認可與應用。教師將互動體驗式教學應用于高中心理活動課堂,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并感悟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掌握心理學相關知識,通過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鍛煉,在體驗中成長,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時利民,孟金萍,王宋芳.優(yōu)質(zhì)高中心理活動課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J].教學與管理,2016(19).
[2]盛青.在中小學推廣體驗式心理活動課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10).
[3]趙艷霞.對體驗式心理活動課的幾點思考[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1(04).
[4]白曄.積極心理學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