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迎春
摘 要:青少年近視、脊椎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學校應當重視學生的坐姿、讀姿和寫姿的養成。文章從青少年的近視問題入手,闡述“三姿”的養成教育,從明確標準、培養要求、學校的責任三個方面具體分析了養成正確“三姿”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三姿”;習慣;近視;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9-0099-01
研究發現,隨著學生的年級升高,近視、脊椎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很多班級的學生有半數需要配戴眼鏡,有的班級甚至高達85%的學生患有近視,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報告顯示,中國青少年學生近視率居世界第一位,這個數據確實令人難以想象。
近年來,很多專家針對青少年學生近視、脊椎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進行了分析,認為有一部分原因出在學生的“三姿”問題上,不良的“三姿”習慣造成的近視、脊椎病等的低齡化發病。何為“三姿”?即坐姿、讀姿、寫姿。“三姿”的養成與教育有密切的關系,如果從小沒有培養出學生的良好習慣,他們的健康就會出現問題。
青少年學習正處在學生的啟蒙時期,既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又是走向穩定的最佳時期。如果想解決問題,必須要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
1.明確“三姿”標準
要改變目前的“三姿”問題,首先就要對正確的姿勢有所認識,這樣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正確的坐姿應該保證幾點:頭正、肩平、身正、拔腰挺胸,做到這幾點,基本就保證正確的坐姿了。讀姿和寫姿,前提是保證正確的坐姿,頭和上身稍向前傾,不能向左右傾斜,眼睛和紙面相距一尺左右,然后進行正常的讀寫。
2.“三姿”培養要求
(1)三姿的訓練要從小抓起。首先,一個良好的習慣是從小開始培養的,幼兒時期,孩子的可塑性強,這個時候的孩子一般會聽從老師的話,如果從此時開始孩子正確“三姿”的訓練,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因此,教師應該在孩子剛剛入學的時候就開始對孩子的“三姿”加強訓練。第一,坐姿的訓練。教師應該給孩子進行示范,示范的同時給孩子講解其中的要點,坐下的時候要保證上身挺直,抬頭、挺胸、立腰,每個動作都要講解清楚,對于不太理解的學生,要額外講解,手把手輔助他們掌握正確姿勢。第二,寫姿的訓練。現在的小學生,寫姿問題嚴重,錯誤寫姿各種各樣,通過調查,大概有幾種:頭不正,距離過近,脊柱不正等。這些問題需要教師針對性解決。(2)學生座椅要能夠進行高低調整。教育部明確規定,學生的座椅要能進行高度調節,這對于學生的正確姿勢養成也有很大的幫助。(3)規范用筆。有些孩子為了追求時髦,經常會買一些奇形怪狀的筆來使用,殊不知,長時間用這種筆寫字,會影響寫字姿勢。(4)加強用眼衛生教育。學校和家長要明確保護眼睛的重要性,通過教育,改掉孩子長時間過近距離用眼的不良習慣。學校可以組織學生每天做眼保健操,緩解眼疲勞。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一旦視力出現問題,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正確“三姿”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可以說正確“三姿”的培養,基本都是在學校養成的。這就需要學校對這方面有足夠的重視,形成一個全面的教育監督體系。(1)任課教師樹立責任意識。關于學生“三姿”習慣的培養,所有的老師都應該獻出一份力量,畢竟每天的課程中,各科教師會給學生上課,如果一名教師嚴格督促,其他教師放任不管,也不會起到太大的效果。應該由班主任帶頭,任課教師輔助,將學生的“三姿”習慣教育當成教育的一部分,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2)班級開展專題指導活動。每個班級都要定期舉行班會,班主任要利用好這段時間,定期為學生進行“三姿”的講解和指導,要求學生按照標準的“三姿”進行學習,并且對學生的錯誤姿勢及時糾正。(3)班主任要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無論是電話還是家訪等方式都可以,最好是能夠見面詳細溝通,并且順便給家長普及相關知識。通過學校與家長的共同努力,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學校是主陣地,但是家庭的地位也很重要,孩子在家中學習時,家長也要延續學校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三姿”進行監督,如果有問題,要按照學校的標準進行督促改正。(4)任課教師強化訓練。每位教師上課之前,要對學生的“三姿”進行規范和檢查,這對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三姿”習慣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教師要以身作則,通過良好的“三姿”習慣去帶動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三姿”格外關注,一旦發現有學生出現松懈,姿勢不正確,要及時糾正。只有及時糾正,時時監督,才能使學生“三姿”的訓練效果達到最大。這樣不斷地訓練、強化,最終才能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三姿”習慣。
參考文獻:
[1]杜丹丹,許文龍,徐婷,等.武漢市92所視力健康管理的中小學校學生視力低下狀況動態監測[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04).
[2]黃曉燕.吉林省城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現況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