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佳貝
摘 要:文化振興作為國家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方式,逐漸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從“非遺”文化在文化振興中的意義、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策略等方面,對鄉村文化振興中“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利用進行研究。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教育;非遺文化;鄉村文化;鄉村本土人才
中圖分類號:G122;G24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9-0030-02
農村地區的發展是我國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在國家大力推行“鄉村振興”“綠色興農”“精準扶貧”等發展戰略的前提下,農村的全面發展被提上日程。文化振興作為國家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方式,逐漸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有利于培養和挖掘鄉村本土文化人才。文章從“非遺”文化在文化振興中的意義、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的策略等方面,對鄉村文化振興中“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利用進行研究。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將我國農村全面發展放在政府工作的首要地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是國家鄉村振興的基本原則之一。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標是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這充分說明鄉村文化振興對于提升中華民族文化軟實力,實現文化強國有著重要意義。文化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是一切社會現象與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在國家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鄉村發展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非遺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和‘活的遺產,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倡導科技和自動化的時代,“非遺”文化和手藝有時被邊緣化,部分“非遺”文化只存在于科技落后的農村地區。當前,國家正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因此,弘揚和發展“非遺”文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非遺”文化推動鄉村思想道德建設
首先,“非遺”文化是數千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結晶,以“非遺”文化推動鄉村振興有利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增強村民的文化自信,進而改善村民的精神風貌。其次,開展“非遺”文化實踐活動,有利于發揮社區教育的作用,營造“非遺”文化氛圍,使得“非遺”文化所蘊含的優秀思想成為農村社區的思想共識,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整體文明程度。“非遺”文化在農村社區的有效傳播,成為強化鄉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前提。
2.“非遺”文化代表鄉村優秀傳統文化
首先,“非遺”文化作為數千年中華傳統文化的“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弘揚“非遺”文化立足于鄉村文明,借助“非遺”文化在鄉村已經具有的認可度,更容易實現傳承“非遺”文化的目的。其次,鄉村積極吸取城市文明及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對“非遺”產品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非遺”產品時代內涵和豐富的表現形式,有利于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非遺”產品,將“非遺”文化發展為鄉村特色文化產業。鄉村“非遺”資源與現代消費需求的有效對接,成為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進而促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條件。
3.“非遺”文化豐富鄉村文化生活
首先,“非遺”文化作為“非遺”手藝和“非遺”產品的文化支撐,是鄉村文化市場和活動的內在主題。以“非遺”文化為活動主題、“非遺”手藝和“非遺”產品為活動形式開展鄉村文化活動,有利于增強社區居民交流和融合,提高社區凝聚力。其次,廣泛開展鄉村文化活動,有利于完善鄉村文藝扶持機制,激勵社區居民自主開展文化活動,并培育和挖掘鄉土文化本土人才,進一步豐富鄉村文化生活,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非遺”文化,形成“非遺”文化在鄉村內部的良性循環。鄉村“非遺”文化活動與社區居民的有效結合,成為實現“非遺”文化豐富鄉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
1.修復“非遺”文化傳承斷層,鏈接社區紐帶
部分農村地區的“非遺”文化沒有受到重視,當地的“非遺”手藝大多掌握在年輕時以此為生計的老藝人手中。當傳統手藝沒辦法解決老藝人生計問題時,“非遺”文化傳承的斷層就逐漸形成。若要修復這個斷層,就要讓老藝人和年輕人認識到“非遺”文化的價值,通過提高老藝人對“非遺”文化的自我認同感和年輕人對老藝人社會價值的認可度,促進長幼交流,鏈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農村社區是一個由一定數量和質量的人口所組成的相對完整的區域社會共同體,其內部結構使得傳承“非遺”文化變得更加容易。農村社區整體可以作為修復“非遺”文化傳承斷層的重要力量,要通過豐富“非遺”文化傳承的途徑和方式,形成同輩群體的橫向傳承和長幼之間的縱向傳承相交織的傳承網絡,促進“非遺”文化的有效傳承。
成都和川公益發展中心發起的“爺爺奶奶一堂課”公益項目,開創了長幼之間文化縱向傳承的先例。“爺爺奶奶一堂課”順應國家政策,以學校教育體系為平臺,通過老人為孩子講述和教授傳統手工藝的方式,讓老年人在社會參與中發揮自身優勢和價值,讓孩子們在互動過程中了解老一輩人的故事,增強對家鄉的自豪感,有利于推動“非遺”文化的代際傳播與同輩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