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婭
【摘要】電影《三塊廣告牌》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該片中的女主是一位叫米爾德里德的中年母親,她并不溫柔善良,說話風格和做事風格與眾不同,因而她的形象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本文以格萊斯會話含義理論為依據,選取劇中女主和其他人物的對話片段進行詳細分析,以此豐富米爾德里德的形象,使人們對其有更充分的理解。
【關鍵詞】合作原則 會話含義《三塊廣告牌》 母親
一、引言
會話含義理論對語言學學界有深遠的影響,是心理學和語用學研究的里程碑。1967年美國著名語言哲學家格萊斯(Grice)首次提出會話含義理論(李捷,2011),主要包括四個準則在內的合作原則,強調要理解對話的真正含義應聯系語境,而不是單純從語言內部理解語言本身。在過去的二十年內,胡壯麟寫了《語用學》這本書,將合作原則引進到中國。運用Grice的會話含義理論,可以使會話傳達更深層次的意思。電影《三塊廣告牌》豆瓣評分8.7,由英國著名導演馬丁.麥克唐納執導。這是一部揭露人性的影片。女主角并不是完全正義或者完全邪惡的化身,她身上代表的是復雜的人性,社會上對影片女主角的形象討論尤其熱烈。對女主與其他人對話的會話分析可以豐富其形象,使人們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研究背景
(1)電影《三塊廣告牌》
《三塊廣告牌》講述了一位女兒被奸殺的母親米爾德里德為女報仇,千辛萬苦尋找兇手的故事。由于當時刑偵技術有限,且缺少目擊者,現場留下的線索幾乎沒有,兇手的查找無法進行,此案警察只能暫時擱置。此時這位母親在馬路旁邊樹立三塊廣告牌,分別寫著“被奸殺;兇手至今逍遙法外;你在干什么,威洛比警長”。此舉在小鎮上引起激烈反對。然而她和女兒關系并不融洽,甚至可以說互相敵對,女兒遇害前,吵架時甚至故意說過希望她被強奸。盡管如此,面對任何艱難險阻,卻從未放棄尋找兇手,甚至憤而火燒警察局。人們對她褒貶不一。她為女兒報仇的行為值得大加贊賞,而在尋找過兇手程中,她的一些做法無法茍同。基于此,通過選擇及分析母親米爾德里德與劇中主要人物之間的典型對話,刻畫更細致精確的母親形象。
(2)會話含義理論
會話含義理論主要指合作原則,包括質準則、量準則、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人們在對話過程中一般默認遵守合作原則,從而使得對話順利進行。一旦違背合作原則就會產生會話含義,即言外之意。本文將運用會話合作原則來全面深入地探究母親米爾德里德的性格特點。
三、母親米爾德里德形象分析
語言學家利奇認為揭示人物性格的指標是語言。因此探討人物形象主要在于分析此人的語言。在電影中,母親米爾德里德是電影中性格最復雜人物之一。因此我主要選取了以米爾德里德為主要參與者的典型對話為研究對象,結合前后背景,分析會話者違反哪一準則,產生了什么會話含義,以此進一步解釋母親的形象。
(1)對勸說固執己見
威洛比警長問女主是不是賣了前夫的叉車來支付租金。米爾德里德沒有正面回答是還是不是,只是說這三塊廣告牌取得的效果很明顯。會話含義理論中的關系準則要求談話參與者的內容必須是相關的。米爾德里德沒說關于賣沒賣叉車的問題,與話題不相關,違反了關系準則。米爾德里德只是小鎮上一個文化程度不高,收入完全來源于收銀員這一工作的中年婦女。然而要租這三塊廣告牌,一個月的租金高達五千美元,她還有個在上學的兒子要養。威洛比警長在隱晦的告訴女主不要沖動,不要傷害他人,比如鉆壞牙醫的指甲,坐牢被告之后連唯一收入來源都失去的話,她就沒辦法支付租金。警長的勸告在女主這里成了耳邊風,她心里只有為女報仇這件事,只要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別的任何人如何并不在她的考慮范圍內,比如之后憤燒警察局,由此導致媽寶警官迪克森毀容,這是女主心里的固執。
神父對她說“每個人與你同在”, 可又帶著“全鎮的民意”要求她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每個人都為安吉拉的事感到難過, 理解海耶斯作為母親的心情, 卻又不支持她的選擇(曲慧鈺,2019)。女主想說先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再來對我的廣告牌指指點點。會話含義理論的方式準則規定要避免冗長,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要說的話;數量準則規定說出的話不應包含需要的信息。很顯然,女主違反了這兩個準則。女主沒有直接說,在說了一大堆法律規定打擊黑幫的廢話之后,才說不需要神父來管這件事,讓神父離開她的家。女主除了怒懟神父之外,對于不理解不支持她的前夫,兒子以及小鎮上其他居民的威脅亦或是勸告充耳不聞,只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2)為女報仇奮不顧身
威洛比警官問女主有沒有去看牙醫,然后鉆破牙醫的指甲,女主說沒有。然而前面的劇情已經說明了女主說了謊話。會話含義理論中的質量準則規準定不要說自知是虛假的話,所說的話力求真實。女主違反了質量準則,不承認自己做了這件事,不想讓警官追究到她的身上,不想惹上官司,丟了工作,付不起租金,無法讓女兒安息。為了給威洛比警長輿論壓力,租了三塊廣告牌。牙醫投訴,流氓威脅,她無畏無懼,且勇敢反擊,付出所有,她也在所不惜。
米爾德里德租了三塊廣告牌來直接質問威洛比警官,為什么還沒有找到嫌疑人,這給了他巨大的輿論壓力。他解釋給女主說警官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了,廣告牌上指名讓他負責并不公平。女主回答與其在我這里抱怨,還不如去查案。會話含義理論中的關系準則要求談話者所說的話要相關。女主違反了關系準則,隱含意思是說這些沒用,我不會改變我的想法。為了找出兇手,對全鎮人民愛戴的威洛比警長壓力,即使他得了癌癥,這是女主唯一能想到的辦法了,她已經管不了那么多了,就算要犧牲她自己,也在所不惜。奮不顧身,不過如此了。
四、結語
對電影中母親米爾德里德典型對話的語用分析,揭露了其固執和奉獻的雙面形象,有助于我們對她矛盾性和復雜性的理解。通過展示女主對會話含義理論中合作原則的幾個準則的違反所隱含的深意,可以更加深入探討電影的主題,讓女主的形象更加深刻。
參考文獻:
[1]李捷, 何自然, 霍永壽.語用學十二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
[2]曲慧鈺.《三塊廣告牌》:以愛為名的復仇與救贖之路[J].世界文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