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和財政經濟工作的基礎環節。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水平,建立正常的會計工作秩序,是各級財政部門、業務主管部門和單位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從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的原因,并就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進行探討與研究。
關鍵詞: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對策
一、引言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管理服務的各項基礎性工作的統稱,指單位或部門根據會計核算和監督的要求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預測經濟前景、參與經營決策、考核經濟責任的一系列最基本、最基礎的工作。因此,各個單位必須高度重視會計基礎規范化工作,充分認識會計基礎工作重要性,針對實際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措施,使會計工作逐步規范化、科學化。
二、概論
會計基礎工作是對會計核算和會計治理服務的基礎性工作的統稱。它主要包括:對會計核算依據的基本要求、對會計資料的基本要求、對會計電算化的基本要求、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配備及治理要求、會計檔案治理要求、會計監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單位內部會計治理制度等等。
會計核算必須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為依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是指各單位在生產經營或預算執行過程中發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資金增減變化的經濟活動: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核算,是會計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基礎,是保證會計資料質量的要害。而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資料進行會計核算,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以不真實甚至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為核算對象,不按照會計法律法規的規范去做,會計核算就沒有規范和約束,據此提供的會計資料不僅沒有可信度,相反會誤導使用者,侵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三、規范會計基礎工作的前提
(1)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和會計人員素質的需要
如果沒有健全的會計基礎工作,收集、處理和利用會計信息就會失去可靠性,會計水平也就無法提高。現實中,一些單位會計工作秩序混亂、賬目不清、假賬泛濫,這樣的情況下,會計水平是不能發揮其作用的。
會計人員作為會計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其業務素質的高低、道德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會計工作的質量。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嚴格遵守會計基礎規范,督促會計人員從最基礎的抓起,不斷改進和加強會計工作,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2)單位經營和管理有序進行的有力保障
單位的諸多經營決策和管理方案都離不開會計工作,需要參考相應的財務指標。試想,如果發票沒按規定審核、會計憑證不規范,那么會計報表就不能真實、客觀、準確的反映一個單位的經營成果,繼而影響單位的經營決策。
四、會計基礎工作中的常見問題
(1)會計人員的管理體制不完善性
會計人員一方面根據《會計法》履行自己的職責,另一方面作為單位的管理人員對單位行使財務管理職能。現實中,因為會計人員受單位負責人領導,其升遷任免等切身利益都由所在單位安排。這樣,會計人員就很難做到自律自重、堅持原則,會計監督職能就會逐漸弱化。這就出現了一些單位內部管理松弛,會計基礎工作薄弱等現象。
(2)單位的規章制度不規范性
一些單位內部管理松弛,內部牽連制度、會計人員崗位責任、資產物資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控制制度,或者有了制度卻流于形式,制度是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就是沒有應用于實踐中。有的單位財務專用章隨意使用,沒有嚴格的審批程序;有的單位法人名章和財務專用章由一人保管;各種有價證券、稅票、發票、收據管理不嚴格。
(3)會計原始憑證的填寫失真,核算方面存在漏洞
這一類問題表現在:原始憑證的經濟業務內容不全,如購物發票無日期、數量、單位、購貨單位名稱;差旅費無附件張數、出差任務等。記賬憑證主管、記賬、出納、印章加蓋缺失,不按順序編號,現金支出未按規定限額執行,超過標準的未按規定通過銀行結算;記賬憑證摘要不按發生的經濟業務內容填寫;從銀行取款的現金支票不及時記賬,不及時與銀行對賬單對賬。有的單位收到上級撥入的固定資產后不做賬務處理,使單位的一部分資產獨立于賬外。有的單位直接用門面的租金收入抵消餐飲或者其他費用支出,收支不入賬核算。在實際中還發現了現金賬戶出現貸方余額的情況。
五、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措施
(1)提高單位人員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認識
各單位領導、業務主管部門和財務人員要充分認識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學習《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各項規定,加強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建設,不斷提高會計基礎工作水平。要認識到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是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和會計信息質量的保證;認識到會計基礎工作既是各單位的內部管理行為,也是社會管理行為;認識到因會計基礎薄弱而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和經濟問題不僅影響本單位的經濟建設,嚴重的還會侵害國家利益,擾亂國家經濟秩序,導致經濟決策信息紊亂。
(2)加強對會計原始憑證的填寫與保存
會計原始憑證的填寫與保存貫穿于會計工作的整個基礎過程,從原始數據、票據取得到報表報出、檔案歸檔,涉及面非常廣泛,如采購經辦人員、銷售人員、班組核算員、成本數據獲取人員、基礎數據錄入員、成本費用會計、資金收付會計、報表會計等等。只有明確分工,銜接到位,既分工又合作,才能有始有終地完成會計基礎工作。在會計資料的保管上,應由單位會計部門按照歸檔要求負責整理立卷或裝訂。當年形成的會計檔案在會計年度終止后,可暫由本單位會計部門保管一年,保管期滿之后,原則上應由會計部門編制清冊,移交本單位的檔案部門保管;未設立檔案部門的,應當在會計部門內部指定專人保管。檔案部門接收保管的會計檔案,原則上應當保持原卷冊的封裝,個別需要拆封整理的,應當會同會計部門和原經辦人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責任。
(3)加強會計核算
在會計核算方面,《會計法》規定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資本基金的增減、收入支出費用成本應當及時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如果收到的資產不入賬處理或者用租金收入直接抵消費用開支,就會出現賬實不符、偷逃國家稅收,甚至還會引發其他違紀違法行為,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由于這部分業務發生時不涉及現金、銀行存款的收付,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對此,稅務部門在稅收征收或者執法部門在進行單位的財務檢查、審計過程中更應引起重視。如情況屬實,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處理,從外部形成一種震懾力量。單位的財務人員也要制止、糾正和及時反映這種違反會計核算規定的行為,認真履行《會計法》賦予會計人員的權利和責任。
(4)完善會計監督力度
目前我國已逐漸步入以法治國的軌道,在完善會計法規體系的同時,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保障會計人員依法行使職權和維護各單位的合法權益,推進會計工作步入法制軌道。要不斷完善會計監督機制,督促會計部門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各級財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應當切實履行管理和監督指導的職能,對各單位的會計人員任用情況進行統計監督,登記造冊,杜絕無證上崗現象。對會計工作,特別是會計基礎工作定期進行檢查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實行事后監督。
(5)構建信息化會計系統
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我國企業的廣泛應用,為會計實時控制創造了條件。可在優化業務流程的同時,應用結構化內部控制規劃、控制標準和控制方法(如預算控制法、標準成本控制法等),將企業固定資產與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保障與物資管理等模塊的經濟財務信息實時納入會計實時控制模塊,明晰收入來源,界定成本支出渠道,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成本核算,為決策提供需要的數據,提高企業的資源管理質量和效率。
總之,“誠信、敬業、高效、廉潔”是會計人的宗旨,夯實誠信作好會計基礎工作,是現代企業發展中財務會計人員的重要職責。
六、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對策和建議
(1)加強會計隊伍建設
應采取多種形式,培養會計人員多方面的能力。針對當前會計新手多,業務素質不高的情況,有重點、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相關部門要加強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業務技術水平。未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必須參加會計專業培訓后,方可上崗。
(2)完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
單位內部管理制度包括: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內部牽連制度、財產清查制度、財產收支審批制度等。建立健全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是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會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加強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
會計核算方面,應當建賬的單位依法建賬;原始憑證的格式、內容、填制方法、審核程序等符合制度規定的要求;記賬憑證內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憑證、更正錯誤的方法等符合會計制度要求,經有關責任人員簽章,字跡清楚,裝訂整齊;總賬、明細賬、日記賬的設置啟用、登記、結賬、錯誤更正方法符合會計制度的規定,記賬及時,文字規范,設有必要的備查賬簿;賬證、賬賬、賬實相符,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逐筆順序登記,結出余額,銀行存款與對賬單及時核對、經調整無誤;對外報送的由于各種財務報告數字真實、計算準確、內容完整、說明清楚、報送及時,并經單位領導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審閱并簽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按照國家規定定期整理歸檔,妥善保管,銷毀會計檔案應符合規定手續
(4)開展系統的互審和系統外(社會)的聯審活動
對難點、熱點、隱蔽性的問題,要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對賬外賬、副業實體“三產”等“避風港”審查的結果應向相關部門通報披露,嚴重的須在報紙、電視臺曝光。
總之,“誠信、敬業、高效、廉潔”是會計人的宗旨,夯實誠信搞好會計基礎工作,抓好規范化建設,將大大提高單位會計水平,確保單位經營和單位管理正規有序。
七、結論
會計基礎工作是規范會計工作秩序、提供真實會計信息、維護社會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規范,既影響會計工作秩序是否正常運行,會計職能作用能否有效發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經濟秩序,同時對各單位的經營管理和整個市場的運行都直接影響。因此,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勢在必行,我們必須要把這項工作重視起來,認真、細致、扎實、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努力推進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才能促進單位內部制約機制的不斷完善,單位內部會計監管的不斷強化,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質量的全面提高,從而不斷提升企業會計基礎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高玉青.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4.03
[2]宋卿.加強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規范會計基礎工作[J].財經界,2016.08
[3]蘇志強.企事業單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17.07
[4]許名磊.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的必要性與基本途徑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04
[5]陳英.對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探究[J].科技資訊,2018.03
作者簡介:穆曉冬,女,1978年11月,漢族,遼寧省大連市,會計主任,研究方向:會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