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獻 楊傲


摘? 要: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推動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是中國新時代發展的推動力和促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趨勢,而要想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科技投入與布局。本文闡述了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生產的作用,通過分析說明河南省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并提出一些建議,期望為河南省農業經濟從粗放型走向集約型,從傳統農業發展向高質量農業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科技投入;河南省
一、緒論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發展高質量農業,而農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農業的科技投入。2017年河南省生產總產值達到44988億元,比前一年增長了4516億元,第一產業占比達到9.6%,第二產業占比為47.7%,第三產業占比42.7%,其中第三產業的占比較2016年有所增加。從占比可以看出,省內農業發展有所不足,應當加強現代農業的發展。
二、內生增長理論對河南省科技投入的分析
從內生增長理論的技術創新、專業化分工、人力資本作用來說。農業科學技術的運用和變革必能促進河南省經濟的增量,而勞動分工和人力資本都能被經濟政策影響的,政府順應市場和發展趨勢的布局能對區域經濟起正向引導作用。本文嘗試用農業科研機構的農業科技人員、農業科研機構的農業科技經費支出、農業機械總動力和化肥施用量四個指標來表現農業科技投入,進而分析河南省農業科技投入對河南省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
通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科技投入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從2014年開始,對農業科技活動人員和農業科技經費的人員和金額的增加幅度有所擴大。究其原因政府對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關注點增加,對于農業科技人員的培養和農業科研經費的投入方面上有所重視,從2014年后化肥的施用總量有所下降,說明有機農業和綠色安全農業在發展壯大。
從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生產總值呈現增長趨勢,農業生產總值與占比也在不斷增大,糧食總產量較2015年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糧食價格不高,農民糧食生產積極性不高,不過,農業生產總值反而在上升,總體原因是科學技術的應用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可見近年來政府對科技的重視。
三、促進河南省農業科技發展的建議
(1)鼓勵創新科技開發
科技對于農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然而創新科技的開發才能夠更好地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首先應結合當河南省當前農業發展的結構特點,因地制宜地推動農業創新科技基地的發展,堅持基層地方政府推進重點農業項目的工作機制,加快重點農業項目建設。其次要重點把握好中原經濟區規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依靠科技進步發展三農產業,把自主創新能力貫穿到“三化”協調推進的各個方面,加快農業科技創新。
(2)加強科技成果轉化
對于現實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必須通過“三步走”措施。首先,注重鄉村的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教育資金投入,為省內未來農業發展提供高素質后備軍;同時高校應該引進創新型高等農業學科,提供農業實踐平臺。其次,省內要注重建立農民再教育基地,鼓勵基層農業人員提高專業知識,注重基層農技隊伍的培養,采取成人教育、專業進修和專項農業技術培訓等多種農民再教育方式,充實農村高科技從業人員。最后,要注重從業人員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設。
(3)完善配套農業政策
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加大政策、資金投入等支持保障力度,為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營造良好條件和環境。一要加強監管,保障科技投入經費的合理支出,通過監督機制來對違規行為和“擦邊球”行為進行約束,防止資源分配的不合理。二要科技財政支出透明,讓科技工作者知道資金的具體使用情況。三要建立合適的項目審批制度,防止投資過度。一些項目優先發展要避免過度發展,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做好調研,做好需求預測,調整科技轉化結構,把錢花在需要的地方。
參考文獻
[1]黎明.廣西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生產效率的影響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2]王博.湖南省農業科技投入對農業產出的影響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8
作者簡介:林獻(1994—),男,漢族,新疆阿拉爾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農業組織管理。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省鄭州市,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