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農村信用社改革進入銀行化階段,股權重置暴露出的問題日益成為改革成效發揮的制約因素。本文主要從分析山東省農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徑入手,指出改革實踐中存在的股權結構、股權流轉、股權設置等問題,提出了股權重置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商行;銀行化改革;股權重置
一、引言
山東省農村信用社銀行化改革任務全面完成,山東省110家農商行全部掛牌開業。經過改革,一是股金總量提高、結構優化。二是法人治理結構初步建立。目前農村商業銀行已普遍建立了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為主要內容的治理架構。三是經營業績有所改善,全省農村商業銀行資產總額、各項存款余額、各項貸款余額較改革前增長明顯。但在股權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股東質量提升,股權結構優化,成為改革成敗的關鍵環節。
二、股權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股權結構不合理。投資股的制度設計產生了穩定股金等積極作用,也帶來諸多缺陷,維護了小股東權利,但卻打擊了法人股東的積極性。在制度變遷的路徑依賴作用下,股權的實際構成即便在資格股取消之后也沒有得到根本改觀。股東分散且入股數額小,法人股東參與管理的熱情不高,不關心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發展。
(2)股東素質不高。農商行增資擴股呈現出明顯的“逆向”選擇特征,不是投資者主動甄別持股對象,而是農商行根據外部監管要求向內部職工攤派入股、貸款入股等。由此形成了三類情況:其一是為工作入股。行政攤派,不得不入,目前仍有部分經營效益欠佳的機構存在類似情況。其二是為貸款入股。此類企業多數是農商行貸款戶或之前受益于農商行貸款扶持,動機主要是為了獲得持續性的融資支持。調研發現,農商行對于此類股東在支付分紅外還存在貸款利率優惠等其他的利益交換措施。社會公眾持股人中公務員、機關事業單位等相關機構人員越來越多。
(3)股東現金分紅比例過高。構成復雜,股金的穩定性受到很大挑戰,因而成為增資擴股后農商行面臨的難點問題之一。為防止三年到期的資格股退股很多地方選擇了通過資格股轉為投資股金,由此也在客觀上推高了實際的分紅比例。對我省北部某市的調查表明,2017年該市農商行平均現金分紅在10%左右,最高的達到13%,最低的撥備覆蓋率不達標高風險農商行分紅比率也超過6%。分紅與經營狀況不相適應,與管理水平提升的初衷也相去甚遠,不利于農商行的可持續發展。
(4)股權流轉機制缺失。盡管按照規定股權可以自由轉讓,但目前尚沒有建立轉讓平臺,只得把股權以轉讓的方式退給農商行,實際上就是退股,為保持“股本金”科目余額不變,農商行則以自有資金墊支,在“應收款”科目掛帳,實際上這部分股金被“懸空”在缺乏定價機制的情況下,經營效益良好時,用原始價格低價收購股金,享有未分配的累積利潤;或在經營效益惡化時,原價出售自有股金以規避損失。
三、股權重置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需要實事求是地把握好以下幾個重要方面:
(1)提升股東素質。一是加快引進戰略投資股,包括管理規范、實力雄厚的大中型商業銀行,突出“引資”的有機結合,優化董事會構成,吸收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技術手段和風控機制的決策能力。二是相對集中股權。適當放寬限制性規定,擴大單個自然人和單戶法人的持股比例,增強投資人對農商行經營的關注度。
(2)規范股金結構。理清股金的數量和實際來源,對從農商行貸款入股的股金應率先清理,可以轉化的要還原本來面目。無法找到原始人的股金要依據繼承關系明確股金權利的行使人或清理掉,以避免股權虛置。其次要保證增資擴股的股本數量真實、質量可靠。防止貸款入股、借款入股、虛假入股、其他資產入股等行為,確保農商行股金的真實可靠。
(3)合理設定資本金規模,建立動態資本補充機制。一是股金總額的設定應做到與保持適當的資本充足率、股東的投資回報預期及消化歷史包袱的需要緊密結合。二是要根據經營發展和風險覆蓋的實際需要合理確定股本總量。股金影響到資本積累和盈利水平,加大經營壓力,甚至會因為資金運用渠道的單一性而導致經營風險。三是農商行應注重通過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加大不良資產的處置、增強盈利積累能力等手段,從內部補充資本。四是建立動態可持續的資本補充機制。根據農商行的風險資產狀況、資本充足率變動等情況,適時補充資本金,實現資本金覆蓋風險的基本功能。
(4)搭建產權交易的制度平臺,促進有序流轉和股權優化配置。盡快設計出臺股金轉讓平臺,規范轉讓機制健康流轉。可以通過設立區域性產權交易平臺方式,實現股權自由流動。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股本現金價值進行評估,為股權交易奠定基礎;嘗試溢價增發,真正實現“同股同權、同股同利”探索建立跨縣域的股金交易平臺,綜合考慮分紅比例、凈資產與股本金比率、發展前景等因素確定不同機構間的股權折算比例,股權流轉核算問題并為機構間的互相持股預留空間。以股權為紐帶,積極穩妥地推進高風險農商行處置步伐,積極探索在同一地級市兼并重組。
參考文獻
[1]熊保義.關于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授信審批體制改革的建議[J].北京金融評論,2018(04):146-150
[2]李麗.農商行發展的一些思考[J].低碳世界,2018(11):292-293
作者簡介:秦培忠(1965年12月-),男,山東五蓮人,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銀行管理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