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牛學芬
摘? 要:本文結合當前大數據審計發展背景,分別從審計信息化、審計范圍、審計方法、人員素質四個方面對高校實行大數據審計的意義進行分析,同時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內部審計;意義;建議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大數據時代悄然來臨,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各方面產生了影響。為了應對在海量復雜的數據中如何提取有用信息的難題,大數據技術應運而生。大數據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是指基于體量大、種類多、速度快、價值密度低、真實性高的5V特點,利用信息處理新技術擁有更強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信息資產。
目前,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在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中,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創新審計模式逐漸成為關注熱點。2018年5月習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明確提出“堅持科技強審,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大數據審計模式將成為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方向,對內部審計的影響將不僅是技術方法的創新,更是審計理念的再創造,同時對提高審計質量、效率,實現審計全覆蓋有著深遠意義。
二、大數據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意義
(1)推動審計信息化進程,完善審計流程管理。隨著國家教育經費投入逐漸增加,各主管部門對經費使用的監管日趨嚴格,高校對各類業務的風險防控意識日益增強。為推進大數據審計模式,高校內部審計應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工作,構建融合項目管理、數據提取、專項分析等功能為一體的管理平臺。目前雖然部分高校已建成并使用內部審計管理系統,但仍有半數以上高校尚未完成審計信息化建設。通過審計信息化建設,一方面可以為審計管理做加法,強化內部審計流程管理,加強內控建設,防范各類風險;另一方面可以為審計作業做減法,推進無紙化辦公,強化各類審計應用文書的模式化管理及審計知識庫的建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審計成本。
(2)拓展審計對象范圍,實現審計全覆蓋。目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仍局限于經濟責任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建設工程審計等基礎性審計,較少涉及績效審計、管理審計、信息系統審計等。傳統審計模式下,高校內部審計以抽查會計賬冊審計資金使用的合理合規性為主,各科目的勾稽關系通常人工核對,受人力物力的影響,審計范圍十分受限。大數據時代下,高校的信息化平臺建設使內部信息流轉更為順暢,特別是基于內部控制基礎性建設工作接近完成,在提供海量豐富的數據資源的同時,極大的拓寬了內部審計范圍。通過綜合現場審計和非現場審計,整合多種審計項目,高校內部審計逐漸由點向面、樣本向總體、局部向整體過渡,并逐步向管理審計、信息系統審計等方向延伸,做到“一審多項”“一審多果”“一審多用”,最終實現應審盡審的審計全覆蓋目標。
(3)創新審計技術方法,加大數據挖掘力度。審計方法是指審計人員在審計監督過程中運用的各種手段,這些方法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發展。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審計方法不再局限于核對法、查閱法、抽查法、盤存法等傳統方法,而是擴展到利用SQL、R語言、Python等大數據技術進行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等實際應用。審計模式由傳統的賬表導向型、系統導向型、風險導向型逐漸向數據導向型轉變,事后審計逐漸向事前、事中審計移動,精確數字審計逐漸向大數據審計延伸。高校內部審計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海量復雜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挖掘,對各類經濟活動行為實施全過程審計,從機制、制度、執行方面發現問題,揭示潛在風險,推動內部審計在管理層面發揮更大作用。
(4)強化審計人員素質,提高審計專業技能。當前是審計工作逐漸向大數據審計轉型的重要階段,但由于高校內部審計人員大部分是財會類、工程類的專業背景,缺少計算機、審計專業的復合型人才,而且普遍對大數據審計認識不到位,使得轉型較為困難。大數據審計模式下,審計人員應具備跨專業的復合知識體系、對數據整體把握及分析的能力、透過數據發現潛在規律及問題的技巧以及歸納問題提出合理建議的能力。通過強化專業技能,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一方面擴寬了審計人員的未來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使內審工作更有效率,對完善學校管理工作有著深遠意義。
三、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向大數據審計轉型的建議
(1)強化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大數據審計的基礎,在大數據情況下,內控規則隨數據類型的增加而增加,相應的內控能力也會增加,一方面保證數據真實性,另一方面豐富數據來源,對建立關聯性分析、大額交易等各類模型有重要意義。
(2)加快審計信息化平臺建設。2016年教育部就已開展直屬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管理示范性應用系統的軟件設計與開發工作,該項目現已通過驗收。各高校可對已使用審計管理軟件的高校進行充分調研,結合自身情況擇優選擇。
(3)增強審計人員專業性。高校內審部門可通過以下兩點加強審計隊伍的專業素養,一是引進大數據審計技術領域相關人才,充實內部審計人員結構;二是對審計人員后續教育,培養其對數據的敏銳度,加強利用數據、分析數據、發現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章軻,張冬霽.大數據審計中要做到的“三個把握”[J].審計研究,2018(05):30-34
[2]張妍,車萌.大數據時代下的審計模式轉型[J].商業會計,2018(17):88-90.
[3]劉勇.大數據對高校內部審計的影響及建議[J].商業會計,2017(03):57-58
作者簡介:朱琳(1991-),女,漢族,河北省秦皇島人,中級會計師,管理學碩士,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審計處,研究方向:內部審計理論與實務。
牛學芬(1978-)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實驗師,工學碩士,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研究方向:信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