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作為企業的第三道防線,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改善企業內部控制,也提高企業的防風險能力。然而在現實工作中,內部審計工作由于其獨立性無法保證,而導致應有的效用無法完全的充分發揮。因此對內部審計獨立性進行分析對提高我國企業的抗風險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內部審計;獨立性
一、內部審計的概念
內部審計是指內部審計部門依照企業相關規定,在獨立于其他各部門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財務收支、經濟活動、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工作實施內部監督與評價,并提出一定的改進建議,以促進完善企業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從而實現企業目標的活動。
二、內部審計的職責
一般來說,內部審計部門應履行下列職責:一是對企業發展規劃、戰略決策、重大措施及年度業務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審計。二是對企業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三是對企業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情況進行審計。
三、影響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因素
(1)內部因素
1.內部審計在企業組織架構中的定位。為保證內部審計獨立性,許多企業會成立內部審計委員會,不過在實際工作中,內部審計委員會往往由企業管理層直接管理,向管理層報告,對管理層負責,導致一旦出現管理層層面上的道德風險與舞弊,內部審計委員會缺少向上反映的通道,起不到內部監督的作用。
2.內部審計人員自身的獨立性缺失。內部審計人員不同于外部聘請的審計機構,均是由企業內部員工構成,在薪資福利等方面受到企業管理層的制約,薪資和人事權的不獨立必然導致內部審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顧慮,使得其監督評價職能無法正常的發揮。
3.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水平。由于內部審計部門在企業所處地位尷尬,薪資待遇水平不高,導致部門人員流動性較大,難以招聘到業務能力強、個人素質高的審計人員,即便有高素質的人員也會因為內部審計部門在企業的弱勢地位而失去對審計工作的興趣,進而謀求轉向其他部門或者草率對待本職工作,致使工作質量下降,內部審計的功能未能充分發揮,致使部門地位更加弱勢,長此以往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及人員結構也得不到改善,陷入無解的惡性循環之中。
4.企業審計文化
內部審計工作效用的發揮需要企業全體領導員工的密切支持與配合,但是目前在以利潤為導向的企業文化下,許多企業對企業的合規及風險控制并不是十分看重,內部審計之外的部門也認為內部控制是否合規與本部門無關,出了問題全部交給內部審計部門兜底,企業從上至下并不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將其視為掣肘業務發展的“麻煩”部門,沒有生成良好的內部審計文化,致使在日常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工作時缺少其他部門的配合,甚至于受到阻撓,并無獨立性可言,更有甚者淪為其他部門的附屬。
(2)外部因素
關于內部審計工作,我國相關立法相對較少,迄今為止,只有一部《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審計署11號令)可以參考,而在這個規定中又明確指出,本規定的適用范圍為“依法屬于審計機關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不屬于審計機關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參照本規定執行”。不僅法律效力過低,而且僅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國有企業有約束,對于屬于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幾乎是無法可依。
四、強化內部審計獨立性的建議
(1)合理設置內部審計機構
保持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首先要求內部審計部門應獨立于其他各個部門,不能將其作為財務部門等部門的附屬機構,也不能與其他部門存在職責上的交叉,同時設置獨立內部審計人員,避免出現內部審計崗位作為財務部或其他綜合事務性部門的下屬崗位,從職責界面劃分上先獨立出來;其次要提高內部審計負責人的地位,將內部審計部門歸由治理層直接領導,內部審計發現問題向治理層直接報告,繞開管理層,避免出現因管理層舞弊或道德風險導致的問題掩蓋情況。以此提升在企業管理活動中內部審計的權威性,為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打好組織架構基礎。
(2)完善企業各項規章制度
完善制度建設是實現內部審計獨立性的重要保障。一是要規范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使內部審計在開展工作時師出有名,有充分的制度依據可以引用參考,不出現受制于其他部門的情況,進一步發揮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用。二是規范企業的人事決策、薪酬分配以及獎懲制度,對內部審計人員涉及這三方面的考評不與企業業績掛鉤,側重對工作過程的評價,降低部門間相互評價在內部審計部門及人員績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促進考核相對公平,消除內部審計人員在業務開展中的顧慮。三是要推動內部審計工作制度的制定,完善內部審計自身的作業流程,內部審計項目的負責人在項目進行中對全過程開展監督檢查,內審環節注意留痕,使內部審計人員在開展工作時可以規避職業風險,在相關規定的保護下不受干擾的工作。通過以上幾個方面從制度上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發揮內部審計應有的職能作用。
(3)合理利用外部審計力量
企業可以考慮通過招標形式外包部分內部審計工作,將不涉及到企業核心商密,但有可能觸碰到其他相關部門利益的工作交給中標單位進行處理,削減環境對于內部審計獨立性的不利影響,同時也使內部審計部門集中精力處理內部審計的核心工作,滿足企業實際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劉舒.內部審計獨立性研究[J].當代會計,2018(10):47-48
[2]顏曉燕,饒婧婧.關于內部審計獨立性問題的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11(07)
作者簡介:周一帆(1987年-),女,漢族,湖北人,碩士學歷,財務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