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創期企業創始人精神是整個互聯網創興公司的靈魂,掌握公司的終極控制權。如何在募集資金下保證創始人最終控制權是當前研究的熱點。為此本文從國內已有的文獻觀點進行梳理,從宏觀和微觀視角上進行分析發展趨勢,以期為我國雙層股權研究和發展提供方向和借鑒。
關鍵詞:同股同權;雙層股權;控制權
一、雙層股權結構的歷史嬗變
雙層股權主要指企業中同股不同權的資本結構。其最早開始于美國,共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萌芽期:其特征主要以同股同權為主,以防止大股東的侵蝕行為;但在20世紀初,優先股和不具有表決權的普通股開始出現,由此拉開了雙層股權的帷幕。第二階段為1926年—1984年間。以美國道奇兄弟為主發行無表決權普通股為開端,在1940年紐約證券交易所發布持續40年的反對意見政策下仍有許多小企業和家族企業采用這種方式,如福特公司上市。第三階段為僵持階段。1984年紐交所做出相應妥協。1988年美國證監會也禁止了普通股投票權取消的規定,但該規定最后判為取消。僵局直到1990年才開始有所緩解。第四階段:(1990-至今)1992年,紐交所允許設立不同權股票,兩年后修訂19C-4規定,放寬雙股權公司上市要求,雙層股權制得以發展應用。我國目前暫且還沒有賦予雙層股權法律地位,但隨著阿里巴巴,百度,京東在美國的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雙層股權結構已逐漸引起學界關注。
二、國內研究特征分析
(1)雙層股權宏觀研究。以通用的“雙重股權”和“雙層股權”“特殊管理股”對象的精確搜索下,發現此類型文獻在知網僅存306篇,占總數的11%。在研究層次方面,接近一半是社科類基礎研究,行業指導占23.15%,職業指導占14.81%,政策指導只占12.96%。這也表明,我國關于雙層股權結構的研究仍停留在研究階段,并沒有在實踐中得以應用。從關鍵詞分布來看,雙層股權始終與控制權、公司治理和表決權相掛鉤,且大部分是以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為例子進行研究,研究機構大部分也是國家政法大學類,試圖從法律的角度結合闡述了雙層股權制度在我國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從而給雙層股權的立法路徑、結構設計、制度設計方面提出建議。
(2)雙層股權可行性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闡述:一是法律層面。學界對雙層股權問題在法律方面的研究比重較大,其中以華東政法大學為首。大部分學者也結合其他域外國家的立法,指出雖然國家明確雙層股權企業可以上市,但又給其他表決權留有一定空間,如特殊管理股制度。從實踐角度看,截止2015年,我國已有15家采用雙層股權企業在美上市。隨后學術界更是對阿里巴巴股權結構進行多層次多方面的分析,認為其“中式合伙制”為是股權結構的創新。可見,我國實行雙層股權的發展奠定了實踐基礎,證明我國具有實行雙層股權的可能性。
(3)雙層股權價值研究。目前,國內學者多數認為雙層股權結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其形式多樣化,行業使用范圍廣。如美國48個行業中只有6個行業沒有雙層股權企業。二是適應新興行業高度內在需求。在缺乏實體經濟擔保和市場競爭強度的作用下,百度、阿里巴巴等一系列互聯網高新技術企業赴美上市給我國造成大量資源外流。所以無論從長遠發展還是企業長遠利益,實行雙層股權方式保證創始人對于企業的控制權都有著積極的意義。三是防止惡意投資,轉變投資習慣。防止惡意投資,是學術界共同認同的作用,如萬科和寶能的股權之爭。雙層股權是一種開放性股權結構,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對其做出不同的限定,可以作用于不同的市場主體。因此不同的股東對于其投資所希望達到旳效果并不完全相同,進行差異化的激勵后,就可以影響股東的具體行為,有利于改善股東的投資習慣。四是優化公司治理效率。事實上,通過恰當的規則設計改變傳統“同股同權”,為廣大股東創造更大的收益,則會提高股東對同股不同權的認可度。郎咸平認為一個公司現金流不能充分利用財務杠桿,其公司治理也是毫無效率可言的。因此,采用雙層股權治理結構的公司,其財務杠桿率會大于單一治理結構的公司。
三、對我國雙層股權研究和發展啟示
目前而言,雙層股權打破“常規”的可能性還有待檢驗,但其作用仍不可忽視。為此,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建立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的仲裁制度,借鑒美國經驗強化信息披露力度,實行集體訴訟制度,加強外部審計監督,增加企業違規成本,保證信息真實可靠;著重從舉證責任、適用范圍和懲罰程度為切入點,實行內部舉報制度;二是拓寬股東訴訟資格。完善《公司法》中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拓寬股東資格限制。三是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增大獨立董事比例,強化“董監高”約束。四是精細化研究。除了以立法和配套制度研究外,還應著重雙層股權的關系研究上,如雙層股權與股票市場的波動關系,與投資者的融資行為,盈余管理以及和社會資本的關系進行研究等。
參考文獻
[1]黃曉周.上市公司雙層股權結構研究[D].廣西大學,2017
[2]蔣小敏.美國雙層股權結構:發展與爭論[J].證券市場導報,2015
[3]楊悆舟.我國股份公司構建雙重股權結構法律問題研究[D].海南大學,2017
[4]王宵添.一股一權原則再審視[D].南京大學,2015
[5]高闖,張清.雙層股權結構運作與企業創新型發展的關聯度[J].改革,2017
作者簡介:劉嬋(1994—),女,漢族,廣東梅州市人,在讀碩士,單位: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會計學,研究方向:國有資產評估、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