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昇鈞
【摘要】學業成績對學生來說固然是重要的,但在現代社會背景下,教育教學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也應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不僅僅要在學業成績上拔尖,更要注重藝術能力的培養。高中生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但也是學生各種能力、正確三觀得以培養的關鍵時期,所以,該階段學生的音樂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從高中生音樂課的現狀著手,對“實踐合作理論”下高中音樂課的發展進行探究,希望能對廣大高中音樂教育者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實踐合作;高中音樂;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高中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也是學生各方面能力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但同時,高中階段也是學生學業壓力最大的時候,學生在如此緊張的高中生活之下,對輕松愉悅的音樂課是十分感興趣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高中音樂課是學生暫時逃離學習壓力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生嘗試全新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思路的契機。這些現實情況對高中音樂課的正常開展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也有利于高中教師更多的開發音樂課堂。但想要在高中音樂課堂上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僅需要這個教學契機,更需要教師、學生、教材三者之間的一個實踐合作,通過這個方式最終實現理想教學。本文從“實踐合作理論”入手,對高中音樂課堂進行了探究。
一、高中音樂課初探
(一)高中音樂課現狀
從小到大,音樂課一直是校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藝術修養、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一種有效途徑。音樂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實際的課程安排中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高中生面臨著巨大的學業壓力,恨不得將所有時間都用來學習文化知識,高中音樂課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綜合多方面因素,可以對高中音樂課現狀作一個概述。
首先是課程設置方面。高中音樂課普遍存在課程少、時間少的問題。一周一節音樂課,甚至將音樂課用來上自習的現象不在少數。高中生正處于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的黃金階段,此時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也正處于關鍵時期,由此,音樂課所要講授的內容也就增多。極少的課程和較多的內容之間出現了明顯的沖突,教師為了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就要用極少的課時講完所有知識,由此就會帶來課程講解不細致,大線條略過的情況,學生藝術修養也沒有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
其次是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高中學業壓力較大,對高中生來說一節音樂課、一節體育課就像是一種解脫,他們更希望通過這節課來放松自我,聽一些自己喜歡的音樂或是看一些電影視頻等,他們更偏愛用視覺或是聽覺上的享受來放松自己的身心。但音樂課上也需要專業知識的講解,也需要給學生講授一些樂理知識或是音樂鑒賞手法等,但這同學生自身的期望產生了沖突,學生對于這些理論性的知識是抗拒的,導致高中音樂課課堂效率并不是很高。
(二)高中音樂課的意義
音樂課之所以存在于學生的課程設置之中,就肯定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音樂課作為一種藝術類課程,是對學生文化知識學習的一種補充,學生通過音樂課得到藝術的熏陶,培養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高中生來講,高中音樂課的首要意義就在于幫助他們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相較于緊張、快節奏的學習生活,音樂課堂的整體氛圍是輕松愉快的,所以,學生的緊張、壓迫感能夠在音樂課上得到緩解,避免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有利于學生健康學習、健康成長。高中音樂課還是新課標的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想要成為真正的棟梁之材就必須培養自己廣泛的興趣愛好,讓自身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音樂課就是很好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之余能夠得到藝術的熏陶,在一種高雅藝術氛圍之下提高學生自身修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實踐合作”下高中音樂的教學方式
(一)音樂教師主體下的“實踐合作”
音樂教師是主要的教學者,也是高中音樂課上知識的傳播者,但音樂教師不是音樂課的唯一參與者,想要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教師和學生、教材相配合,在學生和教材的參與下展開教學實踐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高中音樂教師和學生的之間的實踐、合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現狀展開教學工作。這就要求音樂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對學生音樂知識水平進行一個大致的了解,在把握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各班情況制定個性化教學方案。其次,教師還要關注學生自身的需求,合理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高中生更想在音樂課上得到放松,教師想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就可以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環節或是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
高中音樂教師和高中音樂教材之間的實踐、合作則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教師要以教材為基礎,圍繞教材把握大綱來展開教學。教師教學內容的設定不是隨意產生的,更不是根據教師的喜好制定的,而是在大綱要求之下根據教材確定的。其次,教師教學在教材的基礎之上還要做好相關基礎知識的補充。教材具有普遍性,適用于所有學生,但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補充。
(二)學生學習主體下的“實踐合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高中音樂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所以,高中音樂課堂想要真正發揮作用,更需要學生參與其中。不僅如此,學生還需要和教師、教材進行合作,在合作中展開實踐。
學生和教師的合作、實踐,首先體現在學生對高中音樂課的認識和定位方面。學生要明確高中音樂課的意義何在,這門課程不僅可以用來緩解壓力、放松心情,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學生只有對這門課程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和定位,才能引導在課堂上做出合理的行為。其次,學生要配合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學生在對音樂課有了正確的認識之后,就會更加主動地去學習,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去。
學生和教材的合作、實踐則體現在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上。學生的學習應該以教材為主展開,學生也要掌握好教材上的知識點。所以,學生和教材之間也要“友好合作”,教材依據學生特點進行編寫,學生努力學習掌握教材中的重要知識內容。
(三)教材方面的“實踐合作”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是學生學習的內容,所以,在高中音樂課上,教材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高中音樂課程的組成部分,教材和教師、學生之間也存在著合作、實踐的關系,教材的制定和編寫一定要結合教師意見和學生學情,在有效合作的基礎上實現教材編寫實踐。
首先是教材和教師之間的合作、實踐。這主要體現在教材編寫的這一實踐過程一定要讓一線教師參與其中。一線教師比專業編寫教材的專家更了解學生的情況,在編寫過程中參考這些一線教師的意見可以完善教材,讓教材更適合教學。
其次是教材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實踐。這主要體現在教材編寫內容的切實性、邏輯性和趣味性方面。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學習的,所以,內容編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來制定,內容的設計要有一定的邏輯性,便于高中生理解,最后還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總結
高中音樂課作為學生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對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和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中音樂課想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對學生的成長發展產生有利影響,就需要從教學理論、教學觀念等方面著手,以“實踐合作”為主,從教師、學生、教材多角度進行探究。“實踐合作理論”的踐行不可能一蹴而就,高中音樂課堂的改革也是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教育者,更應該堅持“合作實踐理論”,將理論運用到具體教學過程中去,為高中音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韓瑞紅.淺談中小學音樂教學方法[J].教育藝術,2007 (10).
[2]于芳.音樂教師實現專業化必備的素質[J].2006(9).
[3]苗鴻信.社會音樂教育發展的戰略思考[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