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7月15日宣布,取消原定于當天凌晨進行的“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發射計劃。“月船2號”是印度第二個月球探測器,項目總耗資約1.2億美元。研究組織表示,在原定發射時間前1小時觀察到運載火箭系統存在技術故障,所以取消了計劃。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酵母細胞內如存在某種“染色質結構缺陷”,反而會更長壽。這項發現有助于探索人類細胞的類似機制和尋找抗衰老方法。他們通過基因技術刪除了釀酒酵母中的某些組蛋白基因,細胞中組蛋白的數量因此下降,導致某種染色質結構缺陷。
澳大利亞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喝咖啡與癌癥無關聯。這項研究觀察了一些常見癌癥類型,如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和前列腺癌等,發現喝咖啡對這些癌癥發病率的增減沒有關聯。但對結直腸癌的研究出現了一些不確定性,研究人員認為還需進行更多研究來確定結直腸癌與咖啡之間的關系。
俄羅斯航天集團近日發布消息稱,“光譜-RG”太空望遠鏡搭乘一枚俄羅斯“質子-M”運載火箭,于莫斯科時間7月13日15時30分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發射2小時后,“光譜-RG”與火箭分離,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法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飲用含糖飲料與患癌風險之間存在顯著關聯,就算是喝純果汁也可能增加患癌風險。研究人員建議,出于健康考慮,最好少喝含糖飲料。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飲料中的糖可能對內臟脂肪、血糖水平等產生影響,進而增加患癌風險。
英國華威大學和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技術,首次將微電子器件中的電子結構可視化。研究人員認為,這項技術使得微電子器件電子結構可視化,讓人們獲得設計更高性能元器件所需的信息,從而制造出工作效率更高、能耗更低的電子元器件。
瑞士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周刊上撰文指出,對抗全球變暖最有效的方法是種植大量樹木——1萬億棵甚至更多。這些新樹在幾十年里可以從大氣中吸收近7500億噸導致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這相當于人類在過去25年排放的碳污染的總和。
德國科學家研究表明,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又名“漸凍癥”)的進展或受到腸道微生物組的調節。這是迄今已知的首個微生物組與該神經退行性疾病之間有確切功能聯系的研究。雖然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但環境因素一直被認為對“漸凍癥”進展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