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錦
摘要:分組式教學指的是老師把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分成若干小組,在課前學案預習、課堂問題討論和課下作業完成等多個環節以小組的形式互相促進、答疑解惑,學生們通過組內活動使用學生之間簡單易懂的方法互相合作,從而掌握復雜的理論知識,并解決實際生活生產中的具體問題。分組式教學與傳統的高中課堂教學相對比具有明顯的優勢,針對高中化學知識比較抽象的特點,小組合作和組間競爭的形式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消除課堂死角、促進學生全員參與。
關鍵詞:高中 化學 分組 教學
一、如何劃分小組
小組的科學劃分對小組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師應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合理劃分小組。每組都應該有優、良、可、差四個等級的學生,并按實際成績將其編號(如“一組4號”),讓課堂上表現積極的學生帶動化學學困生,從而加強組內學生之間的合作。
其次,課前學案、課堂問題和課后作業都應分層次布置,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努力獲得自我實現的感受。每個層次的問題可以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全體學生都能在發現自己進步的同時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期待提高。
二、如何運用小組
小組活動的運用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它可以滲透到課前、課上和課下的每一個環節。
首先是課前預習填寫學案的環節。該環節涉及預備知識、新知識、新知識的簡單應用。高中化學知識之間緊密關聯,習題綜合性較強。例如選修四《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電化學》第1節《原電池》就涉及到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氧化還原反應》和必修一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兩部分,學案中的預備知識可以具體到之前學習過的基本概念和金屬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質。通過小組合作,化學學困生可在本組組長帶領下回顧熟記舊知識、初步了解新內容,并常試著獨立解決簡單問題。即便課前預習中遇到某些通過小組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可以在即將到來的新授課中有重點、有目的的帶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習。
其次是課堂問題的設置和提問模式。通常課堂中呈現給學生的問題可以分為以下四類:基礎知識必答題、新知識應用后的必答題,新舊知識綜合應用并分組討論后的必答題、實際應用問題討論后的搶答題。針對難度較低、考點較為單一的問題可以提問各組的學困生;針對新知識的簡單應用,可以提問各組的中檔學生:針對新知識與舊知識的綜合應用問題,可安排分組討論,由課堂表現積極的學生帶動學困生實現新舊知識的整合,從而解決問題;針對難度較大、綜合性較強的實際應用問題,可以給足學生討論的時間,并由各組選派學生闡述本組結論,亦可形成小組間的辯論,給學優生留足發展的空間。以上提問均可設置小組加減分環節,通過直觀的組間評分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以優帶差,以“組強我榮、組弱不甘”的心理點燃學生參與化學課堂的熱情。
再次是如何處理課堂生成性問題。由于分組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較高、思維較為發散、組間競爭通常會比較激烈,因此課堂上會生成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新問題。面對這些新問題,教師一方面要考慮有限的課堂時間如何分配,另一方面要從根本上答疑解惑。除此之外,由于化學是一門基于實驗的學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實驗現象作為依據得出結論,也可以借此布置當堂課的附加作業——課下設計探究實驗驗證猜想。總之,教師對于課堂生成性問題應重視并認真解答。
最后是課后作業的分層次布置。作業分為這樣幾個層次:基礎知識、基本應用、變式應用、新舊知識的綜合應用。在隨堂小考中全部過關的小組沒有基礎知識作業,他們只需完成以習題為主的知識點應用類的作業。隨堂小考未全部過關的小組,組內每個人都需要寫基礎知識作業。
三、如何進行小組評價
首先是隨堂評價。在課堂中,對必答題、搶答題和小組討論之后的論述題分別設置從低到高的分數,實現加減分制度。對難度適中、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由學優生回答時加分較少、由學困生回答時加分較多,這樣就形成了組內以優帶差的熱烈場面。下課前的課堂小結中對各組的總分給予評價,并通過作業進行區分。
其次是作業評價。所有學生的作業評價標準都是一樣的,分為A、B、c三個檔。A檔作業完成認真,并能體現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B檔作業完成比較認真,但體現問題不明顯:c檔作業不是自主完成且存在較多不認真的因素。將作業分檔后與各組組長面對面解決,通過作業加減分的小組評價激勵組長組織組內學生一起認真完成作業、提高作業質量。
最后是測試評價。以小組平均分、小組及格率和低分率(40分以下)分別記錄測試結果并計入組內總分,參與每學期末的小組評比環節中。
本人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常年使用分組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就好比把一個大的團隊分成若干小的團隊,從管理上來看教師直接面對的是各組的小組長,組長面對的是三位組員,這樣小的團隊更容易掌控,團隊內部的協調也更加趨于簡單。然而,若要實現團隊利益最大化,就必須得每一個成員共同努力。這種機制激勵著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
當然,分組式教學也存在著很多弊端,在不同學科、不同課型中的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首先,分組討論的環節把時間還給了學生,這個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學生討論的效率,如果學生討論過程占用課堂時間較長會導致授課教師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其次,小組的劃分是在教師非常了解班級每一個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小組劃分不合理,那么將會出現某個組總是第一或總是倒第一或沉悶不發等尷尬的局面,影響整個班級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最后,分組式教學需要教師提前做好預測,哪些問題是學生輕松就能回答出來的,哪些問題需要討論多長時間,哪些問題學生必須經過討論才能得出靠譜的結論等等。
綜上所述,傳統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一味的講授式教學已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能力提升。在嘗試并堅持了多年分組式教學后,我深深的感受到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和組間競爭過程中進發出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