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晶晶
摘要:中國災難的頻發和流失不斷增加,這與中國財富積累,人口集中關系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增長。當今世界災難風險的重要來源是恐怖主義泛濫,衛星發射失敗,核電站事故等。根據研究結果,早期災難風險源與自然災害的早期頻率存在很大差異?;谶@種緣由,世界各國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建立了巨災保險制度,以減少巨災風險造成的巨大損失。目前保險的地位與其他相比在我國災害救助體系中偏低,例如,災后沒有建立和完善巨災保險制度。政府方面上財政壓力過大,以及沒有合理處理受災群眾的根本利益,長遠來看對社會安定和諧有潛在的威脅。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中國國情建立和積極完善巨災保險制度。
關鍵詞:巨災保險 制度建立 政府 建議
通過防災防損,政府可以有效減少預期損失的發生,彌補事件損失。解釋了政府管理公共風險的目標是以最低的成本實現最大的公共安全。保護人民的利益。政府對保險公司購買公共保險服務的影響有三個主要方面。首先,購買公共保險服務有利于政府職能轉變。這些變化是計劃經濟的制定者、市場經濟政策的制定者和規劃者、公共服務的購買者和監督者。構建“小政府、大服務”的現代政府治理服務模式。其次,中國的一些保險公司具有能夠提供保險服務的優勢。例:人力資源、組織網絡、技術專長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面,政府希望快速實現低成本、高保障的保險服務,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獲得人們對保險保障的渴望。政府可以通過公共保險服務招標來提高政府事務的效率。三是當前社會保險服務范圍有限,僅服務于城鎮職工“五險一金”和部分農村低保居民,不能很好地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風險和物質需求。所以商業保險公司在市場上占有優勢,在后續行動的時代,它為居民提供農業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和各種責任保險等。政府需要購買面廣和量大的公共保險能夠聯系廣大人民群眾,增強人民的福利水平,為人民謀幸福,它將促進國家風險水平的提高和和諧社會的建立。
一、中國巨災保險制度的現狀
首先,基于保險公司的保險制度,基于國家和地方財政水平的政府援助制度,民政體制和慈善援助構成了我國巨災損失分擔機制。財政援助制度是三者中最重要的災難損失分擔方法。中國的政府財政援助也很有限。還為發揮到極大的損失補償階段。從以下三大方面來看出:
(一)我國農業巨災保險的現狀
在我國開辦的許多農業保險在事實上是農業自然災害保險,這與農業巨災保險存著區別,農業巨災保險是能夠有效的減少農業生產面臨的自然災害等許多巨災風險,這種符合我國國情即我國是農業經濟并不特別發達的農業大國來講,是具有特殊意義的。然而有很多巨災風險都是除了有責任而不給予承擔保險,這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巨災保險的發展。
中國的農業保險產品設計,如溫室園藝作物保險,小麥種植保險,糧食作物種植保險,牲畜保險,豬保險和乳制品保險,均采用綜合保險產品設計:特殊保險產品只是針對一種災難而設計的農業保險產品。中國的農業保險產品設計,如農作物火災保險,小麥救災保險和香蕉樹風災保險,都使用特殊保險產品。上面提到的兩個是中國農業保險產品的大部分。而我國現在的農業保險產品條款存在著弊端,不能解決所有的巨災風險,等巨災的來臨,對被保險人帶來的巨大損失。
(二)我國地震保險的現狀
2000年7月,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確認地震保險作為額外保險,但沒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國的商業保險公司實施了保守的承保策略,以應對地震風險的集中和巨大的損失。雖然中國的地震保險作為財產保險由保險承保,但它只附屬于財產保險。但是當地震巨災等一系列的災害發生時,保監會對相關的保險賠償增大,保險費用也變高,隨著在市場上的歡迎度降低。
(三)我國洪水保險的現狀
1998年長江流域洪澇災害初期,在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推動下,一家保險公司在長江流域的一小塊地區試行了洪水保險。當長江洪水災害發生時,保險公司發現它遇到了麻煩,保單持有人的財產巨大。最后,公司采用的方式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保險費退還給每個保單持有人,保險合同單方面終止??梢钥闯?,中國的天氣和洪澇災害相對頻繁,多樣化,進行洪水保險的風險也很大。
這種針對巨災風險損失的單一政府財政補償和救助系統在應對頻繁的巨災風險事件方面無效。沒有建立起后期工作,即后恢復的積極保障制度,如果沒有這一完備的制度,巨災后的重建進程得不到加快,因此,有必要加快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巨災保險制度。中國需要改變由國家或地方政府支持的政府主導的巨災風險管理模式。面對地震,洪水和臺風等災難,必須對其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補償和救助。
二、中國政府在建立巨災保險制度中的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它被認為是受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和最頻繁的國家之一。在20世紀90年代,由于全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的可能性和強度正在上升。在那個年代,我國地震、洪水、臺風、泥石流、沙塵暴、凍雪等自然災害相繼頻發,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可持續健康發展,巨災的范圍擴大與造成的損害程度對我國國民的身心健康構成極大危害。這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與實現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密切相關。面對災難,巨災保險的發展水平是無能為力的,尤其是洪水,地震和臺風等巨大自然災害的發生。當地的居民無法得到及時的援助,久而久之,居民的經濟生活沒有得到保障,會引起一系列的社會的動亂,和諧社會的穩定與安全也會受到影響。
三、建立我國巨災保險法律制度的原則
建立中國巨災保險法律制度的根本出發點和根本目標是減輕人身和財產損失造成的巨災造成的社會經濟損失和巨災造成的巨大損失。兩者兼而有之,它將促進社會家庭和諧,家庭恢復和健康發展。巨災保險法有著”公私合營”的特殊性,與《保險法》在主體、權利、義務分配等法律要素上有著不同。巨災保險法遵循下列基本原則:
(一)政府主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