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
摘要:社會保障制度關系到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穩定和諧,是人們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對社會保障制度進行研究對于民生問題的解決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我國已經步入了網絡化時代,網絡化讓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保障制度也深受其影響,網絡化時代在給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帶來一定挑戰的同時,也使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得到創新性發展。
關鍵詞:社會保障制度 網絡時代 挑戰 創新發展
隨著互聯網技術水平的提高,信息也逐漸實現共享,而在社會中也逐漸出現一種網絡共享勞動信息的現象,由此可見,網絡時代下的社會保障制度也在發生著改變。因此,本文就網絡時代帶給社會保障制度的挑戰和發展進行探究,希望能夠對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有所幫助。
一、網絡時代下社會保障制度所面臨的全新挑戰
網絡時代注重即時效率、勞動自由性以及勞動關系零散化、社會管理分散化,網絡化時代的這些特點無疑給過去的社會保障制度帶來一定的挑戰。在一些現代化發展不充分的地區,很多新的社會風險因素正在出現,而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社會的穩定和正常運行。
(一)勞動價值觀念的變革。網絡平臺上進行勞動交易的勞動者大多本著符合意愿的原則,在交易中具有很大的實時性、變動性和偶然性,所以這種“效率第一,實時交易”就逐漸成為網絡時代下勞動人群的主流價值觀念,這就導致傳統的以公平和平衡為核心價值觀念的社會保障制度遭受沖擊。如果不能科學有效地從社會保障制度的基礎上去糾正網絡時代蘊含的各種類型的價值觀念,那么社會公平公正也很難真正實現。這不但是對企業勞動招聘平臺以及勞動關系的管理,而且也是網絡時代新型勞動方式與觀念的變革給社會保障制度帶來的新挑戰。
(二)勞動主體之間的關系日趨模糊和復雜。目前大部分網絡平臺中共享的勞動者人員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平臺對這些共享勞動者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與傳統社會保障制度中的三大主體(國家、社會集體與個人)之間構建的穩定、可信賴、安全的兼顧關系相比較而言,網絡時代下的共享勞動者明顯很難有受到社會保障的機會。除此之外,網絡平臺的主管人員借助符號和信息的形式聘用勞動人員,這使得網絡平臺運營商與網絡平臺在法律權利與義務方面存在一些必須解決的問題之外,也由于其采取數字虛擬化等交易手段,使得勞動主體之間關系變得更加復雜,其所具有的職責也模糊不清,這就導致傳統以穩定為主旨的社會保障制度開始出現零散化的趨勢,這就導致網絡平臺中的共享勞動者的社會保障更加趨于邊緣化。
(三)社會保障所需要的資金很難統籌。在如今網絡化時代,社會保障資金借助傳統的資金籌集方式很難成功,具體面臨的挑戰有三點:第一,因為在網絡時代所創建的網絡平臺中的共享勞動者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地點以及工作項目,所以網絡平臺就難以要求共享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障金,而網絡平臺也很難幫助共享勞動者繳納一定比例的社會保障金;第二,很大一部分網絡平臺共享勞動者其實具有多種勞動關系,通常情況下,他們都在傳統雇傭關系的實體企業中繳納了社會強制保障金,所以就不會再網絡平臺再繳納一份社會保障金:第三,社會保障制度還沒有全覆蓋到在網絡時代下的共享勞動者身上,而且這類的勞動者本意是想將自己多年的儲蓄作為自己將來的生活保障,所以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網絡共享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障金的難度。
二、網絡時代下社會保障制度的創新性發展
網絡時代的特點使社會出現注重實效的生活生產方式,也就是說,實時就業、實時保障、實時結算成為網絡時代共享勞動者社會保障的主要形式。所以我國的政府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腳步,將傳統的社會保障制度與網絡時代的特點有機的結合到一起,最終實現“單獨保障,實時保障”的社會保障制度的創新性發展。
(一)將社會中的個體作為網絡時代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力軍。由于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得網絡共享勞動與服務逐漸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生產形勢,所以就應該構建專門針對社會中的個體的社會保障系統,不再像以前那樣依賴社會中的團體組織,將社會中的個體作為網絡時代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力軍,進行分散化管理和獨個監督與管理,以個體為單位實時更新社會保障信息,同時也要對個體在社會團體中的社會保障信息有一個宏觀的把控,將網絡共享勞動者的勞動總體收入作為依據,來對社會保障金繳納的金額和年限進行劃定,從而制定與之相對應的社會保障規范,而這就對我國民生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機會。
(二)根據網絡時代的特點豐富社會保障服務。網絡時代中的共享勞動關系比較靈活和多變,所以其勞動報酬、補貼金額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進行結算,應以個性化的補貼方式來增強現金補貼等的即時性,從而保障共享勞動者能夠實時獲得其應該享受的社會服務。此外,還允許共享勞動者在達到此標準后選擇是否繼續繳納社會保障金并可選擇不同的繳納標準和保障模式,從而實現強制性社會保障和個人自主選擇的兼顧。
(三)網絡時代社會保障資金統籌管理制度的革新。網絡時代的特點使得社會個體開始出現對社會保障金不屑的現象、甚至還會造成偷減社會保障金的道德問題。為了預防這一問題的發生,應基于互聯網大力創新由個人負責的社會保障資金的繳納、征管方式,確保強制性繳納的規范化管理、保障及時征管到位。同時,還可以建立專門針對基于網絡平臺共享勞動者的強制社會保障模式,從而確保社會保障制度普及到社會每一個人。
綜合上文論述,網絡化時代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所以要有效利用網絡這個媒介,促進社會保障制度更好的發揮其造福百姓、穩定國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