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柯瑾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近年來網絡購物的形式日新月異,海外代購則是其中發展最為迅速,也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一種購物方式。然而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海外代購必然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法律問題尤為突出。因此,文章從海外代購的特征、原因、法律關系、法律問題等角度入手,探索完善海外代購相關法律問題的解決之道。
關鍵詞:海外代購 法律關系 產品質量 消費者維權
引言: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逐步深入,商品、技術、信息、服務、人員跨國流動隨之加快,“海外代購”應運而生。人們通過海外代購的方式來購買本國市場內缺少的商品或是相較于本國價格更低廉的商品。然而,引發社會廣為關注的空姐代購案則折射出海外代購這一新型購物方式存在的多種法律問題。因此,本文從海外代購的概念及特征,海外代購涉及到的法律關系及法律問題等為切入點,探索適合我國海外代購的發展之路,以期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盡一己之力。
一、海外代購的概述
(一)海外代購的含義
海外代購是一種遠程跨距離的新型交易方式。海外代購并非傳統的買方與賣方面對面達成買賣合同的交易方式,而是由實際購買人通過個人、電子商務平臺等媒介,購買海外商品的模式。
(二)海外代購的特征
由海外代購的上述概念可以看出,海外代購雖然也是一種購買商品的模式,但是該模式相較于傳統的購物方式而言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虛擬性。海外代購的消費者以及代購人的要約和承諾,即合同的達成是通過網絡平臺完成的。雙方并不透露真實的身份信息,代表雙方的只是相應的網絡符號。
其次,創新性。海外代購并不等同于傳統的購買方式,而是創新的C2C模式即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買賣。c2C模式很好地體現了網絡的優勢,它不受時空的限制,可最大范圍地產生最大的利潤,節約了大量傳統模式無法避免的成本問題。
最后,涉外性。由于海外代購是跨國跨區域的交易活動,要么商品涉外,要么交易一方當事人涉外,一旦出現法律糾紛還涉及到涉外法律適用等問題。
(三)海外代購的類型
海外代購大致可分為個人代購和電子商務平臺代購。個人代購,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指實際購買人通過自己的親朋好友進行購買,多是親朋好友利用出境之便,攜帶物品回國,或是親朋好友本身就在國外,容易購買到國外商品,然后郵寄給國內的實際購買人。另一種則是職業代購人,職業代購人和實際購買人并不相識,而是通過網絡虛擬店鋪等平臺達成買賣合同,職業代購人往往是空姐、導游、華僑以及留學生。由于入職門檻低,職業代購人的人數不斷增加,是海外代購中最為普遍的形式。
電子商務平臺代購則分為兩種。一種為海外商家入駐電子商務平臺,如天貓國際,消費者通過跨國購物平臺直接購買海外商品,而海外商家直接從國外發貨。另一種則為電子商務平臺向海外商家進行購買,再轉賣給消費者。
(四)海外代購產生的原因
近年來,海外代購之所以迅速發展,除了國民經濟不斷提高,國內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不斷增強之外,還包括以下原因:
第一,國內關稅相對較高。海外代購,是代購人利用了同一時間點上,商品價格在不同的地區的具有不同定價的現象,從價格較低的市場(境外市場)購買,再販賣到價格較高的市場(國內市場),從而賺取差價的行為。如博朗旗艦級剃須刀9090CC,若在日、德亞馬遜購買,只需2000人民幣,而京東商城處標價卻是6999人民幣,差價近5000元。由此可見,較高的關稅導致消費者往往更青睞于價格相對便宜的海外商品。
第二,國內外商品質量參差不一。由于市場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以及中國有關山寨問題的法律規范不夠完善,執法力度不夠,導致造假、販假者屢出不窮。如山西省萬榮縣曾發生了制造銷售假藥案,涉案的37人卻僅受了輕微的經濟處罰。2016年,該縣假藥制造銷售再次被查,參與制造銷售假藥的竟多達516人。這一系列事件,嚴重降低了消費者對本國商品質量的信心,以至于不得不選擇相對安全的國外產品。
二、海外代購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
一般海外代購法律關系中涉及到三方主體,即實際購買者、名義購買者和商品銷售者。
(一)實際購買者和名義購買者之間的法律關系
一般來說,實際購買者和名義購買者之間是一種委托合同關系。因為在海外代購中,最先引起海外代購行為產生的原因是實際購買者對于海外商品的需求。在代購中名義購買者銷售的不是海外商品本身,而是實際購買者向其支付代購商品的費用。而這種委托合同關系是兩者之間的內部關系,名義購買者的行為后果并不直接歸屬于實際購買者,而是間接歸于實際購買者。
(二)名義購買者和商品銷售者的法律關系
名義購買者根據實際購買者的指示,以自己的名義與商品銷售者訂立買賣合同,通常并不需要將其代理身份告知商品出賣者。對于商品購買者來說,他直接與名義購買者訂立買賣合同,其行為與國內的實際購買者并沒有直接關系。因此在買賣合同中,合同雙方的當事人是名義購買者和商品銷售者,而實際購買者并不是該商品買賣合同的當事者。
(三)實際購買者與商品銷售者的法律關系
在整個海外代購的過程中,實際購買者和商品銷售者之間并沒有產生直接的買賣關系。在國內的實際購買者獲得商品銷售者的產品信息,委托名義購買者購買該產品。商品銷售者的產品經過國際物流最終送達到實際購買者手中,因此,實質上實際購買者和商品銷售者才是此次買賣合同實質意義上的雙方當事人。然而,實際購買者權益一旦遭受,真正需要承擔責任的應該是商品銷售者。
三、海外代購存在的風險問題
(一)價格問題
在海外代購中,商品是因為價格的差異才引起消費者的關注,然而并不是每一次海外代購都能為消費者帶來實惠。尤其是在國內缺乏該商品種類,代購人可在國外購買到的情況下,代購人往往會借國內外消息流通不暢以及消費者的需求只能由自己滿足的條件,大幅度調高海外代購商品的價格,嚴重損害了國內消費者的利益。然而即使代購人不肆意提高商品價格,海外代購所涉及的費用,包括商品原價及采購成本,可能還包括當地境內運費、當地稅費、國際稅費及中國海關關稅,也可能使價格大幅度上漲,最終到手價格往往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