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詩文
摘要:鐵礦石是國民經濟戰略性資源,而我國鐵礦石儲量較少,需要大量進口,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然而國際鐵礦石價格迅猛上漲,五年鐵礦石上漲5倍,在鐵礦石進口額逐年上漲。然而我國卻沒有與進口大國相匹配的定價權。
關鍵詞:定價權 鐵礦石 寡頭壟斷
一、國際鐵礦石定價機制和中國鐵礦石定價權缺失表現
大宗商品定價采取買賣雙方確定的基準價格,加上或者減去升貼水。大宗商品定價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于成熟的期貨品種和發達的期貨市場的大宗商品來說,基準價格以國際權威期貨價格為核心,例如原油、銅、大豆。另一種是不具備成熟的期貨品種或發達期貨市場的大宗商品,其價格主要由市場上的主要買方和賣方通過價格談判確定。鐵礦石作為一種暫時沒有期貨市場的初級產品,其定價機制采用的是后一種方式。
全球三大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分別是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和力拓,鐵礦石全年價格一般由三大鐵礦石供應商和主要的進口商在年初談判確定,國際上其他進口商參照此價格進行鐵礦石貿易。按照定價規則,必和必拓和力拓必須遵循此協議的價格,然而必和必拓和力拓憑借供應商壟斷地位拒絕執行此價格,要求在協議價格上另外上漲6%。中國由于缺乏定價權,只能無奈接受漲價,嚴重損害了中國的貿易穩定和鋼鐵行業的發展。
二、中國鐵礦石談判缺乏定價權的量化
鐵礦石定價談判缺乏定價權,本節將缺乏定價權量化。根據白明(2006)提出的動態比價模型,將中國進口價格漲幅與國際權威價格漲幅加以比照,有如下公式:
R=(PMt/t-1PM)/(PWt/PWt-1)PMt和PMt-1指一國t期和t-1期進口價格平均值,PW,和,PWt-1指國際t期和t-1期權威價格平均值。由于價格之比將計量單位不同因素消除,因此不需要對進口價格單位與國際權威價格單位進行轉化。若R>1.中國進口商品國際定價權呈現劣權化特征,中國缺失定價權。若R<1.中國進口商品國際定價權呈現優權化特征,中國定價權較高。R增大表明中國國際定價權在減小,R減小表明中國國際定價權在提高,R值與國際定價權大小呈反方向變動。
2003年以來,中國鐵礦石進口價格一直在上漲,且高于國際鐵礦石進口價格。相比于其他國家進口澳大利亞鐵礦石,我國進口價格也普遍高于這些國家。2004年我國鐵礦石進口價格相比國際進口價格高出18美元,噸,如果進口1萬噸,我國貿易支出多花費18萬美元。將中國進口鐵礦石價格和國際進口鐵礦石價格做動態比價,發現至2003后,除了2008年動態比價為0.9.動態比價一直大于1.且數值不斷在提高。
三、鐵礦石國際供應商和進口商博弈分析
1.鐵礦石國際供應商博弈分析。鐵礦石供應商價格在市場上具備壟斷地位,本節首先將利用囚徒困境靜態模型分析價格確定機制。我們假設市場上有A和B兩個鐵礦石供應商,剛開始采用高價銷售方案,且他們都是理性人,會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決策。戰略組合有(高價,高價)(高價,低價)(低價,高價)(低價,低價)。A和B的決策有一個反映滯后期,會在對方做出決策后進行充分緩沖,然后進行自己的決策行為。若A和B聯盟,對于一個集體,雙方最優策略是(高價,高價),此時雙方均可以高于市場完全競爭價格出售產品。若是A和B是競爭關系,(高價,低價)(低價,高價)單一的低價策略會使銷量上升,因此低價策略是單個產商最優策略。
市場上的供應商會發生無數次交易,就會有無數次的博弈。假設A先降價,此時B還是適應階段未降價。下一年度確定鐵礦石權威價格時,B就會先采取低價策略,此時A的市場份額被B瓜分,就算A采取低價策略,礙于事先約定的進口合約,也無法重新獲得市場份額。B由于吸取了A降價的經驗,那么B會一直使用低價策略,此后每次A在貿易中會處于弱勢。假設在理性人的條件下,A會和B聯盟,B不降價那么A也就不降價,那么最后A和B都采取高價策略。靜態博弈模型就達到了帕累托最優,即(高價、高價)策略。
2鐵礦石進口商博弈分析。鐵礦石進口國都希望自己以低于其他國家的價格進口產品,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大型進口商相互博弈,想要獲得進口定價主動權。以納什均衡模型分析進口商博弈,首先假設進口商l和2.初期采用低價進口鐵礦石,1和2都是理性人,采取最優策略使得利益最大化,在國際市場上鐵礦石的供應量是有限的。
最初鐵礦石進口商1和2都可以以低價進口,達到了納什均衡。但是鐵礦石儲量有限,且不可再生,決定了鐵礦石供應量也是有限的。低價進口意味著不能保證進口到足夠的鐵礦石滿足生產和消費需求。那么進口商1會擔心進口商2大量進口鐵礦石,以至于進口商1沒有足量的鐵礦石供應量。那么此時,進口商1就會率先與鐵礦石供應商進行價格談判,以高價進口足額的鐵礦石滿足產業需求。同理進口商2也會采取同樣的策略。
四、提高中國鐵礦石談判定價權的對策研究
1.加快整合鋼鐵產業,提高行業集中度。我國主要是進口鐵礦石,出口量較少,缺乏定價權鐵礦石冶煉企業會受到較大沖擊,同時產業鏈下游的鋼鐵行業也會受到影響。國際上鐵礦石進口商壟斷力量不斷在增加,而我國鐵礦石進口企業分散且規模較小,使得國際大型出口商漫天要價。因此我國要考慮產業分布、地方區域因素并且協調各個關系,加快鋼鐵企業的整合和重組。
2.建立國際采購聯合體,增強鐵礦石價格談判力。我國單個企業合作去跟鐵礦石供應商談判確定協議價格,會處于弱勢地位,而且我國進口鐵礦石供應商過于集中,不利于貿易談判。我國進口企業應該與政府聯合,利用政府和鋼鐵協會的力量,介入鐵礦石談判體系,獲得與鐵礦石供應商的穩固進口關系。
3.完善中國鋼鐵信息安全法律法規,加強相關人員法律意識。商業信息安全是商業穩定發展的基礎,價格談判也就是信息優勢。在與國際上其他鐵礦石進口企業進行談判博弈時,如果對手利用不法手段獲得我國鋼鐵進口的談判底價,那么對手會采取高于此價格的策略來與供應商談判。所以,我國鋼鐵企業、行業協會和政府官員應加強商業信息安全意識。同時我國法律機構也應該完善鋼鐵行業商業機密法律,出臺安全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