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摘要:新時期,化工園區的環境風險不斷增加,想要真正落實國家的生態可持續發展政策,就必須要深入了解化工園區的風險問題。因此,本文從化工園區環境風險的現狀入手,針對目前化工園區應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從基礎設施建設、風險應急管理、企業環境風險管理、應急響應管理等方面提出具體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化工園區 環境風險 基礎設施建設 應急響應管理
引言:一直以來,化學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幾年,隨著國家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工業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但是,化工園區的環境風險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目前,國家擁有很多化工企業,這些園區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降低這些園區的環境風險也勢在必行。
一、化工園區環境風險現狀
突發環境事件具有著無法預測性,發生的時間、地點、形式都是不可預測的,而且這種突發的環境事件往往會對周圍環境以及人群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新時期必須要盡最大努力,降低突發性環境事件的發生概率,這就意味著化工園區的管理人員必須要形成具體完整的風險應急預案。針對突發環境事件可能發生的類別、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程度、影響水平等方面進行預測,并且形成不同的應急處理方案。但是從實際上看,現階段,國內大部分化工園區都沒形成這種應急管理機制,雖然采用了新技術,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風險識別、風險預測、防范措施、應急響應這幾個方面,都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善。不僅如此,在對國內化工園區進行實際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化工園區的入園門欄較低,沒有明確的定位,開采過度、資源浪費現象極為嚴重,經常會根據實際需求變更預期規劃。在對江蘇省41家化工園區進行調查過程中,無一例外都包括了存在較大環境風險的企業,這些企業或者是存儲了大量的危險物質,或者是存在泄露、爆炸等潛在危險。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就會引發連鎖反應。
二、化工園區環境風險應急管理的建設和完善
(一)園區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想要確保環境風險管理措施得到具體落實,就必須要全面建設化工園區的基礎建設,完善相應的環保基礎設施。對于化工園區而言,常見的基礎設施包括:園區的污水管網、排污口、集中污水處理廠、集中供熱、集中固體廢物處置等基礎設施。只有保證上述內容得到科學的布局和建設后,才能夠安排企業入駐,展開相應的生產活動,為園區內的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設施系統。但是,在設施過程中,必須要對入駐企業的種類類型進行全面的考慮,保證管道設置科學合理,避免出現交叉污染,保證排水管網的危險程度。
(二)園區環境風險應急管理
除了基礎設施的建設之外,環境風險應急管理的建設環境應急管理機構的建設,園區應該設立專門的環境應急管理機構,并且配備專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負責應急管理工作。此外,化工園區硬件設施的配置也要得到重視,必須要在園區內部配置出合格的、充足的應急設備,才能夠在環境事件發生后,第一時間展開相應的應急處置。其次,要制定形成科學的應急管理制度,根據國家發布的相關法律法規,落實應急管理機構,完善應急管理制度,只有如此,才能夠真正做到對應急事件的預防,因此化工園區必須要不斷的優化制度,提高自身的應急能力,從而將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率和帶來的危害降到最低。最后,還要保證制定出來的應急管理制度得到有效的執行。
(三)園區企業環境風險管理
對于企業環境風險管理工作而言,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企業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環境影響評價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園區加強企業環境風險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比如,在園區對化工企業進行布局的過程中,就需要根據企業的特點和環境影響評價數據進行分配,并且形成特殊的防護措施。化工企業大部分都涉及危險的化學品,因此對化工企業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突發事件進行控制。此外,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對企業執行環境保護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根據國家環境保護法的規定來看,防止污染設施必須要和主體工程進行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因此這一條例也被稱為“三同時”,但是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一部分企業并沒有真正落實“三同時”制度,甚至還有一部分企業有意無意的輕視“三同時”制度。因此化工園區必須要對企業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比如,江蘇省化工園區就要求企業要在簽署環境應急預案的30個工作日內上報給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進行審核備案。
(四)園區環境風險應急響應
除了上述三個方面的內容之外,加強園區環境風險應急監測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措施。對于化工園區的突發環境事故而言,其具有著以下幾個特點:第一,需要進行監測的目標較為復雜;第二,監測開展的時間相對較長、范圍較廣:第三,事故發生時間具有不確定性。想要快速得到準確性和代表性的監測報告,就必須要對提高化工園區的風險應急監測能力。比如,可以在突發環境污染事故的第一時間,立即組織有關技術人員,聯合環保部門的專家,針對環境污染事物,確定監測方案,及時開展監測工作,以此在最短時間內,對事故進行處理。
總結:綜上所述,目前國家大部分化工園區沒有對環境風險形成全面的認識,在一些突發事件上沒有做到充分的準備。新時期,國家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因此必須要全面落實化工園區的應急管理措施,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