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偉

摘要:公務卡自2005年首次被明確提出使用后,經過十幾年的推廣,發卡量不斷突破新高。作為一種新型的公務結算支付手段,公務卡集合了降低風險、簡化流程、提高透明度多重優點,但同時也面臨諸如刷卡環境受限、核算復雜此類困境。本文利用SWO份析法展開論述,提出建議,以期為公務卡結算更好的執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務卡結算 SWOt分析 建議
一、公務卡結算的發展及現狀
借鑒國際公務卡的經驗,2007年,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召開公務卡應用推廣會議,印發了《中央預算單位公務卡管理暫行辦法》,標志著我國正式開始實行公務卡制度。此后,財政部分別于2011年、2012年頒布相關文件,要求預算單位對差旅費、會議費等16個項目強制實行公務卡結算,以此完善公務卡制度體系。2016年,財政部、科技部聯合發布對科研項目使用公務卡結算的規范文件。一系列文件和辦法的出臺,預示著國家對推動預算單位實行公務卡結算制度的決心和行動。
公務卡本質上是信用卡,主要滿足財政預算單位工作人員日常公務出差和財務報銷業務的需求。作為一種新型財政管理工具出現,是因為其巧妙得將財政財務管理的有關要求與信用卡的獨特優勢相結合。為了有效監督預算單位的資金使用,規范公務消費支出,公務卡應運而生。截止到2017年,我國銀聯公務卡發卡數量已達到700萬,覆蓋率不斷上升,公務卡的刷卡金額也在逐年提高。由此可見,公務卡在我國的推廣和普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公務卡結算的SWOt分析
公務卡結算對于強化預算管理,降低財務風險,提高資金的透明度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在執行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較多的問題。運用swot分析法,深層剖析公務卡的利弊,以使公務卡結算更好的服務于預算單位。swot分析法是由舊金山大學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的,起初是對市場競爭建立的一種分析模型。因其簡單實用,而后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swot四個字母分別代表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四種因素。其中,s和w屬于內部因素,o和t屬于外部因素。
具體來看,公務卡結算的優勢s是:可以避免虛開發票、拆分報銷,減輕財務造假、私設金庫,降低違規操作的發生概率;每一條刷卡記錄的詳細信息都會被保留,有跡可循、有源可塑,便于財務部門和監管部門的檢查和監督:減少掛賬、死賬的賬務處理,簡化報銷流程,加強資金的安全性;方便對支付事項的真實性和規范性進行有效監控,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公務卡結算的劣勢w是:使用意識相對薄弱,相關支出應用而未用的現象頻有發生;紙質刷卡小票數量驟增,不利于保存,丟失或損壞會影響報銷核算:加深財務核算難度之大、數量之重:未及時還款可能造成個人信用風險。
公務卡結算的機遇。是:對于以前先消費后報銷的借款業務,簡化步驟,優化現金支付結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現金占有率;強化預算管理,降低財務風險,提高支付的便捷程度;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規范資金使用方向。
公務卡結算的挑戰t是:手機支付的優惠降低公務卡的使用率:經濟落后地區和規模較小的商戶,不具備完善的電子支付系統或不接受非現金支付,導致使用受到限制,影響覆蓋率;持卡主體較為單一,非正式編制人員和學生在公務消費時只能尋求代付,造成操作不規范;目錄之外的公務活動支出,無法刷卡項目的存在;網絡支付無法使用公務卡,造成的不便;無法滿足日益增多的出境活動支出;預算外資金不能從公務卡消費行為中得到全方位的真正反映。
三、公務卡結算執行的建議
將swot分析法中不同因素進行組合就形成了swot矩陣,如下圖所示:
根據swot分析法,確定的基本思路是:發揮優勢,克服弱點,抓住機會,迎接挑戰。將此模型運用于公務卡結算,我們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增強對公務卡的認可度:組織單位人員學習公務卡的使用方法,培養用卡意識和觀念,消除抵觸心理,提高積極性。加強對公務卡使用技術層面的培訓,務必讓工作人員明確公務卡的使用項目,熟知報銷流程,做到及時還款。
2.單位加強公務卡使用的制度建設。建設信息化平臺,完善公務卡使用流程,提高公務卡管理標準,切實使公務卡發揮合理使用財政資金的作用。
3.銀行要研究符合單位特色的公務卡,推進公務卡使用。針對不同資質和需求的員工,分別設置與之相匹配的授信額度,并使授信額度可以動態調整;同時,對授信額度使用情況進行跟蹤和檢查,確保授信額度使用的規范性和安全性。其次,發卡行還應加強對公務卡的風險防范,提高公務卡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在防范風險的同時提高職工滿意度及資本使用效率。
4.積極探索在手機端開發公務卡管理應用,及時掌握公務卡消費情況,方便公務卡還款。同時,可探索與商業銀行電子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支付載體合作,利用手機進行支付。提高公務卡的便捷度,激發使用積極性。
5.政府要推動公務卡刷卡環境的建設,為公務卡的使用提供便利。應從政策上給予社會服務機構對于推行公務卡一定的優惠便民措施,構建良好的用卡環境,促使商戶積極優先使用刷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