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鈺 黃俊建
摘 要:“大智移云”時代背景下,數字經濟迅猛發展,會計行業出現了財務機器人和財務共享,傳統會計人員面臨就業危機,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也面臨新的挑戰。本文在分析了會計行業面臨的危機和傳統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針對時代需求,提出“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方向。
關鍵詞:“大智移云”;會計行業;人才培養模式
一、概念界定
(一)“大智移云”
即“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
(二)會計人才
財經應用型人才,指具備相應會計專業知識和會計處理能力的財經應用型人才。由于會計人才專業性強,它的需求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三)人才培養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需求,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總和。
二、“大智移云”時代下傳統會計及會計人員面臨的新挑戰
(一)數字經濟時代,轉變了會計人員的工作重點
2017年10月24日,英國劍橋大學學者Michelle Osborne和Carl Frey發現,如果一個職業符合以下特征,這個職業在“大智移云”時代下,數字化技術很可能會取代它。(1)天賦所占比重不大,經由教育和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2)非創造型的職業,每天從事重復性勞動,無須深入思考;(3)工作局限在狹小空間,不聞天下事,照樣能工作?,F在的會計人員所做的會計核算工作,與上面所述完全符合,所以說在“大智移云”時代,會計核算等基礎會計工作極有可能被未來的數字化技術所取代。根據該分析結果。會計人員被淘汰概率為97.6%,次于電話推銷員(99.0%)和打字員(98.5%),位居第三。近年,會計工作信息化的發展迅猛,會計基礎工作人員將根據會計信息系統建設、會計數據處理以及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的崗位要求調整工作的重點。未來,數字分析、判斷、處理將會是財務人員的基礎工作要點,財務人員從數字的記錄員轉變為數字的組織者。
(二)財務機器人的發展,改變了會計人才需求結構
財務機器人是基于RPA技術(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通過計算機編碼和設定規則編寫軟件,通過軟件執行重復的、基于規則的任務,來將手工活動進行自動化處理的技術。由于基礎會計人員所從事的核算、憑證錄入、審核、記賬、編制財務報表等會計的基礎業務,都是重復率高,蕪雜的業務,這與RPA技術(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的原理相當契合,于是催生了財務機器人。人工智能取代傳統會計核算人員已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會計人員必須轉型升級為復合型人才。復合型財會人才要求會計人員除熟練掌握會計理論和實務外還應精通某一或多個領域的與財務相關的業務知識,以求能夠在業務和財務兩方面均能駕馭自如。另一方面,財務人員還應當深入業務最前端充分了解業務場景,不斷用自身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來提高財務機器人在業務處理過程中的規則化和標準化水平,運用自動化的思維和專業知識來設計好機器人,成為財務機器人的高級管理者,使其更好的為企業服務。未來,基礎會計人員很有可能會被財務機器人完全取代,而國內企業超過一半的財務人員任職于財務會計(核算會計)職務,大量的基礎會計人員必須向中高端方向發展。
(三)財務共享中心相繼發展,提高了對會計人員的業務要求
財務共享服務是依托信息技術,以財務業務流程處理為基礎,以優化組織結構、規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或創造價值為目的,以市場視角為內外部客戶提供專業化生產服務的分布式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服務是將公司(或集團)范圍內的共用的職能/功能集中起來,高質量、低成本地向各個業務單元/部門提供標準化的服務。數據顯示:2016年的裁員潮中,裁員對象是以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為主。這釋放出了會計人員危機的一個高預警信號。如零售商沃爾瑪在2016年裁員了7000人。其中大部分裁員對象便是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根據消息,沃爾瑪在500個商店應用了新會計系統,其新系統關聯所有的店鋪,所有店鋪的賬簿數據整理完后統一由總公司進行處理。由此可見數據集中和自動化處理將取代人工,并且危及基礎會計人員的工作。見微知著,沃爾瑪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財務共享給會計行業就業的沖擊。而財務共享中心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今后大型財務共享中心的成立,將會使更多的基礎會計人員失業。另一方面,財務共享中心將需要更高業務水平的財務人員。
三、傳統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在“大智移云”時代的問題分析
(一)傳統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籠統化問題
數字經濟時代是創新力取勝的時代,每個行業都有其自身的特點,這就勢必導致每個行業對于會計人才的要求不盡相同,對會計人才有鮮明的個性化需求。然而,絕大部分高校的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過程中均忽略了這一點,籠統地將會計人才培養目標設定為:“培養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并沒有全面的思考如何適應的問題,最終導致了輸出的會計人才專業知識滯后、個性化不明顯、核心競爭力不強的問題,不能很好的滿足各行各業對會計人才的個性化需求。所以,現在大部分會計人員只能做基礎的會計工作,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僅僅扮演“記錄員”的角色。
(二)傳統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和路徑“統一”化問題
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對一切會計人才培養活動的具體過程具有導向性作用。受傳統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影響,絕大多數高校的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和路徑大相徑庭,都是“培養對象引進→公共科目基礎知識和學科統一學習→專業理論統一教學→專業技能統一培養→會計人才輸出”這一路徑開展的。“統一”成為傳統會計人才培養的特點。這樣培養路徑下,所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在專業思維和技能方面同質化,特長不明顯,專業素質大眾化,很難適應各個行業對于會計人才的個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