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桃利 毛倪
摘 要:互聯網大時代背景下,網絡的發展帶動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成長,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業務范圍隨之擴大,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銀行面臨不可避免的挑戰。本文闡述了第三方支付的現狀,分別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的資產業務、負債業務與中間業務產生的影響,以A商業銀行采取的應對措施為例分析其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商業銀行提升盈利水平的建議。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平臺;商業銀行;盈利能力
一、第三方支付概述
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說是建立在銀行支付體系上的負責結算的中介機構,它與商業銀行相互合作,實現了網絡與實體的交流互通。作為中介方連通買賣雙方,以互聯網作為媒介,與銀行簽訂協議,實現交易對接。購買方支付的款項暫存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賬戶上,購買方收到貨物并確認收貨后,款項將由第三方支付平臺劃撥到商家的賬戶里。在這一過程中,第三方支付充當了中間媒介,并未直接參與交易。這有效避免了雙方可能發生的利益受損問題,保障了交易的安全。
二、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現狀
第三方支付平臺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逐漸成為消費者日常使用的主要支付途徑。目前我國第三方支付的現狀如下。
(一)交易量穩步增長
第三方支付自2004年以來,開始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在2008年期間,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頒布了第三方支付的監管政策,第三方支付從此擁有合法身份。2010年至今移動支付的用戶規模繼續穩步擴大。
(二)健全的行業相關監督管理體系
第三方支付的行業管理體制是由行業主管部門和行業自律協會組成。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是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負責規范、指導、促進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并對整個支付市場進行全面監管,主要包括日常監管和不定期抽查兩種形式。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以規范市場、規定行業標準,并提高準入門檻,以推動行業的發展。而行業自律協會則負責協助政府等相關部門開展工作,組織行業內部的相互交流、合作與自律活動。
三、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業務的影響
(一)對商業銀行資產業務產生的影響
第三方支付平臺推出的網絡借貸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商業銀行貸款業務。支付寶推出了螞蟻花唄,京東推出了借款白條等等。各大支付平臺大力宣傳,網絡借貸發展迅猛。一定程度上與商業銀行搶奪了部分客戶資源,使銀行的主營業務受到沖擊,導致銀行在這個方面的主導地位有所減弱,從而減少了其相關業務的獲利,銀行面臨不可避免的挑戰。
(二)對商業銀行負債業務產生的影響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興起,與銀行的客戶產生競爭,銀行被迫通過提高利率的方式來吸引資金,導致利潤降低。第三方支付會對負債業務中個人存款造成影響,可能還會影響個人理財等業務。第三方支付作為在線購買雙方的中介機構,買家付款后,款項暫時由第三方支付平臺保管,等到買家確認收貨后,款項直接劃撥到賣家賬戶,這個過程產生了大量的用戶備付金,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利用這部分資金進行投資并獲利。另外,第三方支付為小額存款客戶拓寬了收益的渠道。例如,余額寶、余額體驗金等,收益額度標準低,用戶很容易獲得收入,并且可以直接用于支付,這一點吸引著客戶。貨幣基金的收益確實比銀行的收益更加可觀,而且貨幣基金有套利的機會,這一定程度上對銀行的構成威脅。因此,第三方支付會對銀行的負債業務造成影響,從而影響銀行的盈利能力。
(三)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產生的影響
依靠存貸款和支付結算獲得收益的銀行傳統業務,在如今越來越難以應對用戶對服務的高需求,銀行越來越多地參與理財、咨詢、托管等中間業務,銀行致力于形成一站式服務。經紀業務成為影響銀行收入的直接原因,服務的覆蓋面越廣,客戶依賴度越高,收益也就會增加,同時服務的多樣化有助于風險分散,也會使得收入增加。第三方支付平臺與商業銀行存在中間業務競爭,主要是代銷傭金和結算手續費上的競爭。如第三方支付采取專業化的營銷策略,簡化操作服務的流程,為客戶提供周到且靈活的特色化服務,并且通過較低甚至免費交易成本來吸引客戶。此外,第三方支付企業還開展了代理保險、基金買賣等融資業務,這都給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沖擊。
四、A商業銀行在第三方支付的沖擊下采取的應對措施及分析
(一)A商業銀行采取的應對措施
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A商業銀行借鑒第三方支付的發展技術,不斷發展并完善金融工具。利用營銷手段吸引客戶,如,降低手續費、給予紅包優惠等。通過技術手段,創新推出“云閃付”,其安全性能優于第三方支付機構。
A商業銀行進一步推出善融商務個人商城,轉變商業發展方向,并將其定位為獨立的B2B平臺。采取讓達到標準的商戶給消費者提供產品的形式,目前品種包括服裝、家具、房產、金融產品等30多個種類的商品,范圍廣,并且交易雙方經過實名認證,信用記錄的公示與更新,相比于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信譽更有保障。
(二)A商業銀行應對第三方支付沖擊的不足分析
一是創新不夠,用戶視覺體驗感較差。A商業銀行頁面更新滯后,基本上都以靜態圖的方式展示產品,金融產品的種類不能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二是經營管理理念滯后于業務要求。A商業銀行采用傳統管理方式,即在業務辦理時,需經過多個部門審批,且各部門消息閉塞,缺乏溝通,不利于工作的開展,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在這個方面互聯網金融服務鼓勵各部門共同參與,信息共享,不僅讓業務辦理更加方便快捷,而且還有利于風險的控制。
五、商業銀行在第三支付下提升盈利水平的措施
(一)打造客戶視覺應用新體驗
商業銀行要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利用技術對產品進行創新,可以采取動態圖的方式展示金融產品,根據不同時期合理調整界面風格,努力提升產品競爭力。另外優化銀行客戶端服務和業務處理過程,簡化操作流程,提升用戶操作體驗。
(二)加強與第三方機構合作
銀行應積極改變現有支付方式,通過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以此促進互聯網支付的發展。例如可以借鑒第三方支付平臺通過分析客戶的偏好、日常支付情況,確定目標客戶群體,給客戶推送合適的產品,滿足其需求。在這個基礎上提供實時的服務,如人工、在線客服答疑、電話咨詢等。同時商業銀行可以提取一部分資金,作為風險準備金,用來防范風險。銀行可以對交易規模小、交易金額較低的零散型客戶,用無償提供服務的方式來吸引客戶。
(三)優化商業銀行線上服務模式
首先可以增加手機網上銀行APP的在線幫助功能,增加掃碼支付功能、智能IC卡使用功能,還可以綁定校園卡、公交卡服務系統。其次創新產品形式,推出代繳水費、電費等日常生活服務,對于使用手機銀行支付的用戶,推出積分功能,積分可兌換一系列產品。最重要的是,簡化業務的操作流程,讓使用過程更加方便快捷。最后推出面向企業的移動銀行服務,滿足辦公需求,讓公司實現在手機上查詢賬務以及相關業務的辦理,實現業務隨時隨地辦理。
(四)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動產質押融資服務
在我國當前經濟環境下,中小微等新興企業數量多,發展規模小,而且信用度缺少保障,融資途徑相對缺乏。銀行可以利用網絡技術手段,打造網上和實體門店業務交融互通的一體化業務,合理利用互聯網資源對線下業務進行創新轉變,轉移到線上發展,開發適用于有特殊貸款需求的小型企業和個人的在線信用服務產品,并構建相對完整的金融服務互聯網平臺,有效降低企業貸款風險的同時提高收益水平。
結束語:
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發展共同的推動下,第三方支付平臺快速成長,占據了廣大的市場,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和挑戰。本文結合第三方支付的現狀,從理論層面分析了商業銀行在第三方支付發展過程中其盈利業務受到的影響,以A商業銀行采取的應對措施為例分析其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提升盈利水平的建議。最后得出結論,第三方支付平臺和商業銀行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同時,在發展中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提高用戶體驗。
參考文獻:
[1]宋佳敏.第三方支付對商業為銀行盈利能力影響的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1-2.
[2]夏沁方.跨境電子商務中第三方支付法律問題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2018:20-26.
[3]何柳妮.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盈利的影響研究[D].華南農業大學,201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