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博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數字時代已經到來,網絡的普及為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為大眾提供書籍閱覽的場所,館內信息資源的多樣性為大眾提供了便利。如果圖書館不能夠直接將這些資源進行共享,始終還是無法滿足大眾的需求,本文則是就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共建為議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網絡;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
網絡的影響力是十分驚人的。所以在這個網絡大環境下,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共享變得極為方便,為了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信息資源共享共建是一個不錯的新出路。
1 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共建現狀及問題
可以說公共圖書館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里面包括的信息資源難以預計,但現在有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信息資源的建設管理上呈現趨同現象,部分圖書館只是一味地重視自身的資源需求,在統一資源建設時,也不顧大眾的實際需求,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問題,這樣一來,不僅造成信息資源的浪費,也耗費館員的精力。長此以往,各個圖書館之間信息資源的重復率會很高,其自身的存在價值也沒有意義了。另一方面,在整體的信息資源建設上,公共圖書館內部的部門和系統只顧自己,做不到通力協作,這樣的話,部門與部門之間,系統與系統之間,就不會有太多的聯系,長時間的不交流,會使得館內的信息資源毫無規劃性可言,并且對于大眾的需求也是一知半解[1],不能更好地為群眾服務,而且網絡系統的信息資源建設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單靠圖書館的自身資金支持是遠遠不夠的,政府在此方面一定要給予資金支持,這樣才可以為構建圖書館的網絡信息資源系統出一份力。
在這個網絡時代的背景下,為了可以加快信息資源的共享,公共圖書館一定要建立一個信息資源管理庫,這樣才可以盡到一個作為社會公共場所的義務。一般情況下,大眾只是看到了實實在在的館藏,即是大量的看得見的書籍,但還有一部分是虛擬的信息資源,就是依附于網絡的大量圖書數據,這些數據的涉獵范圍也是非常廣的,如文化、經濟、醫療衛生等。
2 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共建的內容
2.1 文獻實體共享
文獻實體的共享是一個公共圖書館的基礎業務,因此它的發展歷史也是相對較長,要知道一家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再豐富,它總有一些資源是沒有的,這時候就需要借助其它圖書館的幫助,來進行資源間的共享,范圍可以是很廣的,最初的國內資源共享發展到國際信息共享,公共圖書館只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然后通過信息庫了解其它圖書館的館藏目錄,找到匹配的資源后,然后與借出方達成協議,以郵寄或傳真的形式進行所需文獻的傳送,這就達到了雙方資源共享的目的。在這個網絡時代,文獻實體的共享就變得更加方便[2],只需要利用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的聯機方式就可以進行資源的共享,其傳播效率大大提升。
2.2 書目資源共享
書目資源共享有一個大前提,就是共享的圖書館之間,要利用聯機的形式進行書目的編排,這樣才可以進行共享,當然,這必須建立在網絡環境的先決條件上,圖書館對于一些新出版的書籍進行書目的編排,然后根據這些編排好的碼,把各個圖書館連接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實現資源共享,還可以節省各個圖書館的人力及物力,也一定程度的加強了各個圖書館之間的相互協作。
3 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共建策略
3.1 重視社會各層次讀者的需求
公共圖書館存在的意義就是為社會大眾服務,所以,要想圖書館的服務有更大的進步,就一定要先了解大眾的需求,而且大眾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在一條線上的,因此,在了解其需求時,一定要分層進行,這樣出來的結果才會更加接近每個人的需求。館內的藏書一定要進行定期的結構優化,在數量上也要定時更新,這樣才可以與時代的發展步伐保持一致。新時代新形勢下,一定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來促進公共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共享,可以適當的在網上開展網絡圖書館,時下的大眾各種電子產品不離手[3],這樣可以更加滿足他們對網絡信息資源的需求。圖書館也可以充分利用其地域優勢,在原有的圖書館基礎上建設一些相對有自身特色的信息數據庫,開展一些特色化的服務,為大眾帶來新的體驗效果。
3.2 創新圖書館服務
圖書館應該利用網絡的便利在文獻傳遞的服務上進行不斷的優化升級,提高傳遞的效率,使其服務價值更高。而且由于圖書館文獻的數量十分龐大,所以應該嘗試利用網絡優勢進行文獻數字化的轉變,這樣也可以一定程度的防止文獻的丟失,給圖書館及用戶造成極大的不便。基于共享共建的基礎,公共圖書館應該大力加強圖書館與圖書館之間的合作,比如結合各自的優勢和特色,開展一系列的用戶服務,把整個網絡服務系統進行升級,為來自不同地區的用戶打造一個個性化服務鏈,這樣也可以促進各個圖書館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
3.3 普及使用新技術
時代在進步,我國的公共圖書館也在逐步的轉型,傳統的圖書館只是向大眾提供一個博覽群書的場所,對于一些讀者的需求,因為條件的限制不能給予幫助,可現在完全不用擔心,用戶提出的許多條件都能在圖書館得到滿足,圖書的借閱可以完全不用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最大程度的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是人類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進步。在此基礎上,再將一些多媒體技術、數據庫及光盤技術進行引進,當然有了技術自然少不了應用這些技術的優秀人才,通過頂尖人才和先進技術的有效結合,一定可以為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共享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 總結
總而言之,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已然為這個時代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更加推動了公共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為其信息資源的共享共建助力良多。
參考文獻
[1]孫宗偉.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共建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25:203-204.
[2]金勝勇.目標導向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理論體系研究[D].南開大學,2010.
[3]袁淑艷.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體系的構建[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310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