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摘 要:隨著當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對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設也越來越重視,因此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需要對當下文化體制改革進行深化和完善,這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還可以促進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本文提出了針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圖書館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圖書館;作用;分析
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相關決定中就曾明確指出:發展文化事業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國家要不斷根據社會發展需求轉變相關職能并建立完善的服務型社會,為社會提供更高質量的文化惠民政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分析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圖書館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改進策略,希望能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學生群體建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1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性
我國在2005年曾經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提出過相應的政策和方針,它要以國家的公共財政資金為基礎,以群眾為主體,以圖書館、展覽館、博物館等形式為渠道,為群眾建立豐富有積極影響的公共文化服務機制,讓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用積極的文化鼓舞人、優秀的文化感動人、正確的文化培養人,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不斷培養良好的文化環境。由此可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不只是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還影響著文明社會的建設,而圖書館作為其中的主要形式,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
2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的體系實質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質是以人為本,根據人們的實際需求和當下社會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的滿足當下公眾的實際文化需求。在發展公共文化體系的過程中,主力軍不只是政府的相關部門,還有民間的團體、個人都可以為社會為公眾提供相應的服務,以此來提高文化服務環境,滿足人們針對不同文化方面的需求,從而推動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文化發展平臺。如當下社會人們讀書的形式越來越豐富,不僅可以通過國家在當地建設的圖書館進行閱讀,還可以去個人的圖書展覽館學習,這樣豐富靈活的形式簡化了人們閱讀的難度,保證了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閱讀和文化帶給自身的樂趣。
3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特征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其公益性,也就是說不能以該形式作為商業盈利活動。在實際生活中,我國對相關的服務體系管理是非常嚴格的,而且也有著完善的管理和責任監管制度,以此來保證在享受國家政府相關補貼和管理過程中不會進行商業性的經營活動,從而保證公眾享受服務的權利。如在公益事業發展比較發達的香港地區,都是由政府直接為其撥款,而不是將公共事業的發展作為納稅人的壓力,以更好的提高其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質量。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不只是由政府進行撥款,還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相關部門進行管理約束,從而共同保證公共文化事業的公益性,為百姓提供更好的文化生活[2]。
4 發揮圖書館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用的具體措施
圖書館是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最主要的形式,也是當下社會最受歡迎的一種形式,其豐富的文學資源和思想文化對當下社會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們要尊重任何人接受公眾文化服務的權利,保證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相關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政策。當下的公共并圖書館不僅僅是國家的一個文化機構,更是我國公民現代化的生活理念,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不能剝奪其享受文化的權利。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斷完善當下的公共圖書館形式,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文化生活。以下是本人對未來公共圖書館工作的展望。
1)免費開放。在以后的工作中,首先需要落實的就是公共圖書館的公共開放程度將其公益化,以減輕人們閱讀的經濟壓力。如當下很多學生經濟基礎都比較差,他們也擁有接受文化的權利,如果因為其收費的原因影響他們接受文化知識的權利,那么文化建設工作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力度,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接受文化的平臺。不僅如此,政府和國家要加強相關方面資金預算的管理,加大對公共圖書館的資金投放力度,為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奠定堅實的資金基礎[3]。
2)提高服務質量。我國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中已經有了不小的成績,但是由于我國服務產業的發展速度較為緩慢,因此在以前的公共圖書館管理中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都存在不如意的方面,比如具體表現在工作人員態度如何、借閱程序是否繁瑣,建立公共服務窗口是否恰當等,因為在借閱的過程中不僅有成年人,還有未成年的學生、退休老人、殘疾人等,他們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要差一些,如果缺少良好的服務,那么必然會影響其閱讀的興致。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工作人員要站在不同社會群體的立場上,積極改正當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過增設服務窗口、新型服務機器人等形式及時解決人們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
3)充分發揮圖書館學術研究的職能。圖書館不僅僅是文化娛樂的環境,也是可以為學生提供學術知識的環境,因此在以后的公共圖書館建設中要充分重視圖書館學術研究的作用,像中國康有為、梁啟超等都曾在圖書館中做過學問,并寫出了自己的作品。因此公共圖書館中要加強對學術知識的全面建立,不斷拓寬知識層面和深度,通過問卷調查和研究的形式去發現當下閱讀的主流趨勢和當下圖書館中缺乏的學術方向書籍。不僅如此,像韓國某圖書館就針對學術研究開放了專門的參考服務平臺,為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的書籍分類工作,以簡化人們查閱資料的難度。
4)建設完善的電子閱覽室系統。隨著當下科學技術的發展,閱讀的形式也不僅僅局限于書本的形式,學生更傾向于電子閱讀的形式,因此圖書館可以加大對電子閱覽室的建設,讓學生換個形式閱讀,利用計算機技術來簡化借閱程序,建立完善的借閱機制。不僅如此,各圖書館還可以嘗試著推出圖書館APP,讓不方便出門或離圖書館比較遠的人足不出戶利用手機、電腦借閱圖書。當下我國已經有部分圖書館已經開始建立這樣的圖書館形式,如廈門市簡帛圖書館就已經推出了“藏書館”APP,截止到如今已經有幾千萬次的下載量。當然以后工作中要不斷完善APP界面、使用體驗和系統穩定等方面,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5)提升其數據服務水平。為了更好的為人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圖書館內部還要建立完善的數據庫,在圖書館內部建立現代化的數據分析系統,以此針對圖書館內部借閱情況進行分析,及時發展在圖書館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當下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改正。利用數據庫中的大數據圖書館還可以對當下學生的閱讀興趣愛好進行分析,對不同年級和專業學生的閱讀愛好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準確的數據結果,從而針對不同年級和不同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5 結語
總之,以上是本人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中圖書館作用的分析,由此可見圖書館不僅可以改善我國文化建設和創建文明社會,還可以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因此在以后的公共圖書館建設過程中要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將更多新型的管理和運行模式融入到當下的工作中,從而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提供良好的基礎,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文化環境。
參考文獻
[1]徐浪,張四連.論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及其實現[J].圖書館,2015,(6):28-31.
[2]麥志杰.東莞城市圖書館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
[3]文曉云.試論縣級公共圖書館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作用——以靈川縣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界,2015,(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