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抗日戰爭是我國近代歷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面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屠殺我國民眾的情況下,許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犧牲自我,最終獲得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許多優質共產黨員的精神,直至今日還在影響著我們。抗戰博物館已經成了許多民眾了解歷史,學習偉大精神的重要場所,做好有關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
關鍵詞: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研究
關于博物館文物陳列方面實際上涉及到的因素眾多,需要掌握特定的方式方法以及原則,才能夠確保文物展覽之間更加和諧,達到預期的陳列要求。在抗戰博物館中要能夠對抗戰歷史信息進行真實呈現,要結合每一件文物的背景知識合理的編排各類展品。
1 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的特點
1.1 文物特點研究
總體來說,抗戰博物館文物也屬于文物的領域,因此也具有文物的一些特點。陳列在抗戰博物館中的文物是以物質形態來進行展現的,并且蘊含著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文化信息。那么在進行文物展覽的過程中,就需要著重通過外在物質的形式和排列組合來提高展出的效果,帶給觀眾更強的視覺體驗,使得它們能夠領悟到抗日戰爭時期中的一些真實信息。在文物展出的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要能夠結合特定的歷史主題來對文物之間進行組合陳列,這樣將有利于觀眾形成系統性的了解。抗戰歷史文物是具有莊重性的,要體現出足夠的尊重感。
1.2 社會需求
做好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研究的出發點應當是要將社會公眾的需求進行重點考量的。那么就應當要能夠調研社會公眾的真實需求,結合各類抗戰博物館文物的實際特點來展開陳列研究,并提供給公眾一定的自主選擇權,能夠幫助公眾結合自己的觀賞特點來選擇相應的陳列展覽模式。深深吸引觀眾的應當是抗戰文物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將這些歷史文化信息融入在各種物理形態的組合之中。目前由于社會各界的信息資源比較豐富,許多人對抗戰歷史的了解不多,使得一部分青少年學生將大量的精力放在上網娛樂方面,這都對于他們養成正確的歷史觀不利。因此就需要做好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研究,要能夠針對他們的實際需求,做好有針對性的設計,吸引這部分青少年學生的興趣,達到社會教育的目的。
1.3 抗戰博物館的社會地位
必須明確的是,抗戰博物館的社會屬性是帶有一定的公益性的,是要能夠幫助社會大眾了解到抗日戰爭時期的一些真實信息。那么在做好文物陳列展覽的研究過程中,就需要突出科普作用,保持一定的客觀公正原則。在抗戰文物陳列的過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原則,按照時間發展或者是物理空間的條件來進行陳列,使得觀眾能夠從思想層面更容易理解不同主題的抗戰文物陳列背后所蘊含的真實意義。在當前的歷史背景下,做好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研究能夠提高抗戰博物館發揮的社會效應。
2 做好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的策略
2.1 遵循歷史事實
抗日戰爭給我國許多民眾帶來了巨大的陰影,在這場戰爭中,我國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許多人家離破散,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如今,之所以開設抗戰博物館,主要就是需要社會大眾能夠了解這段真實的歷史,加強警示作用,要促進中華民族的奮進勃發,只有國家獨立富強才能夠確保每一位群眾的切實利益。在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真實的歷史事實,要對傳統的文物陳列模式進行改進創新,依據公眾所提出來的意見進行重新優化配置。可以針對不同的年度來對所發生的一些重要抗戰事件進行講述,最好是能夠按照時間線的推移來進行陳列,這樣使得觀眾能夠在腦海里建立起一個比較系統性的理解形象,充分的發揮抗戰博物館的歷史普及功能。抗戰文物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關聯,才可以放置在相同的區域進行陳列,這樣大眾也更容易接受。
2.2 采用動態陳列的方式
單一的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已經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展現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就需要進行改進。可以使用動態陳列的方式,這樣針對不同的抗戰歷史事件,來對相關的文物陳列方式進行改變,提高了展出陳列的效果。在以計算機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也能夠在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過程中發揮應用。抗戰博物館方可以應用計算機技術來對一些過于珍貴的抗戰文物進行視頻拍攝,然后使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動態展出。這樣就可以將這些十分珍貴的抗戰文物進行妥善保存,避免因為空氣、溫度原因等帶來不利影響,造成抗戰文物出現受損的情況。在展出一些特定主題的抗戰文物時,還可以應用視頻播出的模式,使得觀眾的視覺沖擊感更強,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整個抗戰文物陳列過程顯得更加直觀和生動。他們將會對重要的抗戰歷史信息進行深入思考,體會到現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
2.3 開展專業型陳列
針對不同的觀眾,擁有不同的抗戰文物陳列需求。如今很多青少年學生利用一些空閑時光前往抗戰博物館進行瀏覽,這也是向他們普及一些重要抗戰信息的優質機會。還有一些前來觀看的民眾是已經對一些重要的抗戰歷史事件具有了深入的研究,他們前往抗戰博物館來觀看文物陳列是為了獲取到更多的信息。因此就需要針對不同的觀眾群體提供不同的專業型陳列型方式。針對一些對相關抗戰歷史文化信息了解不多的觀眾,就可以盡量普及一些基礎性的知識,來增強他們對抗戰歷史實踐的真實了解。特別是需要針對青少年學生來制作相關主題的抗戰事件普及陳列,并向他們發放一些有關抗戰文物的宣傳手冊,提高他們的思想文化認識。對于一些已經對抗戰事件具有較多研究的觀眾,可以向他們普及一些小型戰役或者抗戰英雄故事的事件,這樣的針對性更強,有利于提高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的效果。
3 結語
抗戰博物館文物陳列研究相對來說比較復雜,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做好設計才能夠發揮預期的效果。要能夠結合抗戰歷史事件的特定主題,來對不同文物之間進行優化組合,展現出真實的歷史信息。要能夠幫助觀眾從文物背后了解到真實的抗戰事件,有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抗戰博物館需要保持積極奉獻的姿態,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在吸引關注興趣的同時,做好資源優化配置工作,發揮出抗戰博物館的社會功能。
參考文獻
[1]彭敏.民族博物館文物陳列的本質及藝術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9(04):45.
[2]周雪艷.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問題的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3):124-125.
[3]王楊.試論博物館文物展品的陳列[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01):142-143.
[4]崔俊多.博物館文物陳列與文物保護意識問題的分析[J].遺產與保護研究,2018,3(10):102-104.
作者簡介
肖圣軍(1980-),男,漢,湖南省郴州市,辦公室主任,助理館員,本科,研究方向: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