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對廣西桂中地區7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狀況進行了調查,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桂中地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共建共享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公共圖書館;桂中地區
地方文獻是具有地方特色和歷史價值的圖書文物資料,是某一地域內一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以及人的群體活動方式的歷史記錄,是地方文化的厚重沉淀,是認識某一地域的重要工具,具有存史、資政、勵志的作用。系統收集地方文獻信息,保存和傳承地方文化,開發利用地方文獻資源,是公共圖書館的一項重要職責,對推動地方經濟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來賓市地處廣西中部,素有“桂中”之稱,轄含興賓區、武宣縣、象州縣、忻城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和合山市六個縣(市、區),全市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共有7個,包括一個市級公共圖書館、6個縣級公共圖書館。文章在2017年第六次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基礎上,通過實地調研、查看評估材料、電話訪談、分析網站數據等方式,對廣西桂中地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進行了全面調研,較真實、全面地掌握了該地區7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基本情況,對相應數據進行了具體分析。
1 桂中地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現狀
按照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標準中對“地方文獻工作組織”和“地方文獻入藏”及“地方文獻數據庫建設”等方面的要求,重點對各級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制度建設及保障、地方文獻收集、地方文獻揭示與整理開發以及地方文獻利用等方面進行調查,具體情況見表1。
從調查情況看,桂中地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都比較重視地方文獻資源建設,7個圖書館全制訂了本館的地方文獻征集工作方案,但普遍存在當地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支持力度不夠的情況,全市僅來賓市人民政府和象州縣人民政府制定并出臺了地方文獻呈繳制度,規范地方文獻的征集。但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資金投入方面,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也明顯不足。
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均制定了具有本館特色的地方文獻征集工作方案,且均設有地方文獻專柜貨專架并安排專人負責管理。來賓市圖書館、興賓區圖書館和象州縣圖書館還設立了專門的地方文獻閱覽區或地方文獻閱覽室,共收集了主要包括家譜、族譜、年鑒、方志等類型的地方文獻6800余種。除向相關單位和個人進行征集外,購書經費得到保障的縣級館還能抽出一定比例的經費采集地方文獻,保障地方文獻的入藏。2018年,縣級館入藏地方文獻最多的達2800余種,最少的有2個縣館入藏種數為0,1個縣級館入藏地方文獻在50種以下,地方文獻入藏種數參差不齊,懸殊過大。7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大部分館均僅對地方文獻進行簡單登記造冊,未完成地方文獻書目數字化,且具有本地特色的壯族和瑤族文獻資源入藏量較少,難以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獻資源庫。
來賓館作為市級館,比較重視地方文獻資源建設,設有歷史文獻部負責地方文獻的保存、整理、開發和利用,對入藏的地方文獻全部進行了分編,書目數字化達 100%。信息技術部負責地方文獻數據庫建設,自建總容量達139.4GB的地方文獻數據庫 6個。2018年,來賓館入藏地方文獻2540種,其中呈繳本征集的品種、數量達到地方出版物的68%。
2 桂中地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地方文獻入藏量少,種類不齊全
造成此種狀況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因為該地區大部分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購置專項經費均嚴重不足甚至上級部門沒有設立有這項經費,另一方面主要是因為作為基層館基本上都面臨著人員嚴重不足的實際問題,導致了地方文獻的來源僅限于征集和個人捐贈。
2.2 地方文獻的揭示和整理開發工作比較滯后
因經費短缺和人力不足,絕大多數縣館對地方文獻僅進行簡單登記造冊,沒有開展地方文獻書目數字化工作,不利于資源的共享。
2.3 地方數字資源建設工作整體滯后
除市館已建有近140G的數字資源,數字資源建設力度較大外,其余6個縣館均未開展地方文獻數據庫建設,僅有個別縣館開展了素材庫資源建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資金緊缺、技術力量薄弱、專業技術人員和設備比較缺乏。
3 對桂中地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幾點思考
3.1 成立桂中地區地方文獻資源中心
由來賓市圖書館牽頭成立中地區地方文獻資源中心,在縣級館建立縣地方文獻分中心,構建市、縣兩級地方文獻網絡,各級圖書館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和服務中各司其職,共建共享。來賓館負責全面收集來賓的地方文獻,突出主題典藏和主題服務的特色,縣館則結合歷史發展、區域文化和用戶需求,進行靈活豐富的特色主題服務的策劃和創新。
3.2 加強地方文獻的征集
1)建立和完善地方文獻呈繳制度。要多方爭取當地政府對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工作的大力支持,促成政府出臺地方文獻征集的法規性文件,加大地方文獻的征集力度。同時,各館要統一認識,加強協作,加快建立桂中地區地方文獻征集協作網,確保地方文獻征集工作統籌推進。
2)多渠道加強地方文獻征集。要通過呈繳、征集、捐贈、交換和購買等方式加強對地方文獻進行采集。呈繳制度是公共圖書館獲得地方文獻的重要途徑,要努力爭取地方政府對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支持,及時出臺具有地方性法規效力的地方文獻呈繳制度,最大限度地獲取地方文獻出版物。同時,要面向全社會廣泛征集各種類型的地方文獻,鼓勵和支持無償捐獻的單位和個人,對捐贈比較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政府部門還要采取適當的方式予以表揚表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一些難以通過免費方式獲得的地方文獻,則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得。
3)建立地方特色文獻資源庫。各市、縣級圖書館要根據地方實際,把當地的民族文化、旅游文化、民族風俗以及多彩的民族節日等內容作為各館的重點和特色,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文獻資源庫。鄉(鎮)、村級文獻是縣(市、區)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來源,因此,在資源庫建設過程中,市、縣級館要積極收集鄉(鎮)、村級文獻資源,擴大地方文獻的收藏種類和收藏范圍。
3.3 加強地方文獻的開發利用
1)加快建立地方文獻聯合目錄。各級公共圖書館既要加快建立館藏地方文獻目錄又要加快建立年度采集目錄,在此基礎上,由來賓館負責編印桂中地區地方文獻聯合目錄,將各有關部門、單位和社會團體及個人收藏的地方文獻全部囊括其中,以實現地方全社會范圍的資源的共建共享及充分利用。
2)加強地方文獻的整理開發。各市、縣(市、區)公共圖書館要依托館藏地方文獻確立專題和課題,對地方文獻進行整理開發。一是對有價值的地方文獻主題進行二次、三次文獻開發,編印地方文獻主題書目、資料匯編,方便讀者使用,并通過讀者的廣泛利用來促進地方文獻的收集。二是對有價值的主題開發成文創產品,如特色工藝品、精美禮品書、書箋、賀卡、文化類紀念品等,既可宣傳家鄉,提高社會知名度,又可招商引資,繁榮當地文化,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3.4 加強地方文獻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
1)加強地方文獻數字資源采集。要多渠道籌集經費,在采集實體文獻的同時,加大對設計本區域的地方數字資源的采集。同時,圖書館要加強互聯網上地方資源的采集。近年來,來賓市圖書館充分利用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聯合建設項目所開展的“網事典藏”項目建設,最大限度地對互聯網上發布的地方信息進行了廣泛的采集。因此,圖書館在建設地方資源庫的同時,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采集網上資源并進行加工整理,通過分門別類地進行網絡文獻的收集與整理,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各類資源導航。
2)加大館藏地方文獻資源數字化力度。以來賓市圖書館為例,該館于2013年8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廣西建立最晚的地級市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的收藏量僅1萬余冊,其中不少地方文獻屬于非正式出版,甚至是未廣泛流通的灰色文獻,存在著冗余度大,檢索不便,引用困難等弊端。而通過地方文獻數字化能有效提升文獻使用的便捷性和可共享性及增值性,為地方文獻的資源共享打下堅實的基礎。
3)加快推進地方文獻數字資源共建共享。通過近幾年的建設,桂中地區VPN網絡建設逐漸完善,6個縣級館實現了與市館的VPN直接連接,市級館來賓市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能通過VPN向全地區縣級館推送。2017年,來賓市又正式啟動了總分館建設,通過構建以來賓市圖書館為中心、縣(市、區)級圖書館和鄉鎮級文化站為骨干的圖書館網絡,目前6個縣級館已加入了來賓市圖書館集群,實現資源共享,極大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率、拓展圖書館服務空間。
4 結語
通過對桂中地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全面調查與分析,我們看到了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對地方文獻資源建設的促進作用,同時,也發現了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和開發利用還存在著不少突出問題,需要各級公共圖書館聯合協作,統籌服務,做到資源共建共享,從而更好地發揮地方文獻對地方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生態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蔣麗.桂北地區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調查分析[J].圖書館界,2013(5):66—69.
[2]鄒紅.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探析——以重慶市公共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2,42(2):39-41.
[3]陳紅.論河南省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9(1):104-106.
作者簡介
陸亮,男,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服務、資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