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芬
教學目標
1.認識“靠、哈”等1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倒”,會寫“哈、嘻、擺、搶”4個生字,理解“教誨”“準確”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感嘆句。
3.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了解“我”是怎樣畫楊桃及同學們的做法是什么?
教學重點
借助多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感嘆句。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
1.出示楊桃的圖片,談話: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水果嗎?
2.有一個孩子在圖畫課上按照老師的要求畫了楊桃,那他畫的楊桃是什么樣子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13.畫楊桃》。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
(1)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
圖畫 靠邊 準確 倒不如
審視 嚴肅 半晌 哈哈大笑
搶著 嘻嘻 教誨 和顏悅色
(2)學習多音字“倒”。
(3)去拼音開火車讀詞語。
3.詞語讀的真不錯,那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呢?出示提示,請同學們看一看提示,默讀課文,借助提示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課文主要講了在 上,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 畫成了 ,同學們 。后來在老師的啟發下,同學們 。
三、學習課文,明白做法
1.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
老師通過查字典知道了“教誨”的意思,指名讀解釋。你能把詞語的意思帶進句子中讀一讀嗎?
我還發現“教”和“誨”的意思相近,“教誨”的意思也和它們差不多。
像這樣的詞語在《語文園地五》中還有很多,請同學們翻到69頁,找到“我的發現”,誰來給我們讀一讀泡泡里的內容,指名讀,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詞語,你能結合這種方法說一說這些詞語的意思嗎?齊讀詞語。
2.老師做了什么事情讓我終生難忘呢?讓我們再次回到課文中。
3.那是一次上圖畫課,老師把兩個楊桃擺在講桌上,要同學們畫。默讀第一自然段,“ ”勾畫我看到的楊桃樣子的句子,“ ”勾畫我是怎樣看、怎樣畫的句子。
(1)指名反饋。
(2)我看到的楊桃。
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指名讀,齊讀。
我平時看到的楊桃是這樣的,出示圖片(正常的),而今天看到的是這樣的(五角星),再讀這句話。
4.為什么我看到的楊桃是這樣的呢?再次默讀第一自然段,找到相關句子。指名讀,齊讀。
5.于是我怎么看、怎么畫?指名說。
出示: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1)從“認認真真”“老老實實”,你可以看出什么?回答完就讀這句話,評價。
(2)齊讀,讀出他的認真。(板書:楊桃畫五角星)
6.同學們看到我的畫,是什么反應呢?指名說。(板書:笑)
出示:當我把這幅畫交出去的時候,班里幾個同學看見了,哈哈大笑起來。
(1)“哈哈大笑”是形容笑的,像這樣形容笑的詞語在《語文園地五》中還有很多,翻到68頁,找到“字詞句運用”第一題,讀一讀這些詞語,出示詞語,齊讀。
(2)“哈哈大笑”是怎樣笑的?你們能表演一下嗎?我們借助動作也可以理解詞語的意思。
(3)同學們不僅笑了,還說了什么?指名說,齊讀。
(4)是啊,正因為他們有疑問,所以同學們哈哈大笑地說:“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讀。
正因為他們不相信,所以同學們哈哈大笑地說:“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讀。
正因為他們認為不可能,所以他們哈哈大笑地說:“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齊讀。
7.所以當同學們看到我的畫時,才會這樣說。
出示:“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8.小結。
這個小男孩在圖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同學們看到了哈哈大笑。那老師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我們下節課接著來學習。
四、教學生字,展示提升
1.出示生字:哈、嘻、搶、擺,齊讀。
(1)引導學生“三看法:一看結構、二看占格、三看筆畫”,發現: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看清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引導發現生字之間“口”“人字頭”的書寫不一樣。
(2)教師范寫“嘻、擺”,學生自學“哈、搶”,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提示寫字姿勢,展示評價。再寫一個,一個要比一個好,同桌互相評價。
(3)一年級時就已經學過“提手旁”的字大多都與手有關,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提手旁”的字?指名說。你們的知識積累的多好啊!
2.同學們的字寫得真漂亮,希望以后也能用這樣的方法,將自己的每個字都寫得漂漂亮亮的。
五、總結全文,留下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