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丹
◆摘 要: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后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本文對中國夢的內涵、價值和相關的理念進行了闡述,闡述中國夢和思政教育的結合必要性,探討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學;中國夢;融合;策略
在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下,傳統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弊端逐步顯現出來,思政是高校教育的重點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具有積極價值。將中國夢融合至思政教學活動中,可以創新思政教育內容,對于大學生個體成長、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也有重要意義。
一、中國夢的內涵
關于中國夢,最早是由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份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國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關鍵在于選擇正確的發展道路。中國夢的內涵表現在兩個方面:從精神角度來看,在近代開始,無數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杰出的貢獻,這種精神就是中國夢的精神;從現實角度而言,經過了先驅的奮斗,我們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中國夢的現實內涵。大學生是社會主義接班人,也是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是社會高端人才,這一群體肩負著沉重的歷史使命,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中融入中國夢,能夠堅定大學生的信仰,讓他們在紛雜的社會中不會迷失自我,也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明確的奮斗目標。因此,不管是對于國家的建設,還是大學生的個體發展,將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政教學中都是極為必要的。
二、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的策略
(一)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
要將中國夢滲透落實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校園文化的建設也必不可少,校園文化屬于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建設校園文化,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校園文化活動也是思政課堂的重要補充,是開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渠道,基于此,我們倡導在學校中以中國夢為主題開展相應的校園文化活動,這類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激勵他們不斷努力奮斗,活動形式可以為征文大賽、音樂比賽等,鼓勵學生唱紅歌,對于表現優異者予以獎勵。這種類型多元的活動豐富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容,也在校園上下營造出了良好的氛圍,為中國夢進入思政課堂奠定了群眾基礎。
(二)完善教育制度保障
中國夢在高校思政課堂中的融入,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絕不應該是三分鐘熱度,而是要穩定的嵌入到整個思政教育體系之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需要為此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構建健全的思政教育制度,讓中國夢可以與思政教育工作做到合二為一,讓學生在接受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能夠自然而然對中國夢的內涵、價值、作用有真實理解。為此,要利用教育制度為導向來創新思政教育內容,在這一方面,還可以將中國夢的內容融入思政課程的考核體系中,引導學生自己來分析思政和中國夢之間的關系,創新思政教育工作的渠道和方法。
(三)創新思政教育模式
為了強化中國夢在思政教育內容中的滲透效果,需要將中國夢的內容納入高校思政教材體系中,教材是思政教育的導向,不管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綱領,都需要以教材作為導向來開展。基于此,建議教育部門在編寫思政教材時,需要從宏觀角度著手,將中國夢的內容融入到教材的各個細節中。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上,教師要用通俗易懂、趣味生動的方式為學生講述中國夢的內涵,如可以講述與中國夢有關的歷史人物,將眾多仁人志士為了復興中華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為學生娓娓道來,并通過信息技術等教學手段播放與之相關的影視片段,紀錄片等等。通過這種方式,讓中國夢的精神和內涵躍于紙上,在口頭講解和視頻播放結合的教學中,學生對中國夢自然能夠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將中國夢思想逐步融入整個思政教育體系中,讓學生知曉中國夢和人生意義之間的關系,真正激發起學生踐行中國夢的興趣。
(四)打造師資隊伍
要將中國夢思想融入思政教學體系中,不僅要在教學方法和教材內容上著手,也要重視教師隊伍的構建,對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除了要掌握與中國夢相關的理論和知識點,還要能夠認真研讀學生的需求,從學生的發展來出發,發現他們在思政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找尋學生思想的動態變化,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身心特點,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前提條件下創新教育內容。為此,學校要加強對思政教師的培訓和教育,幫助他們革新教育理念,掌握中國夢的核心內涵,鼓勵教師之間的切磋和相互幫助,為中國夢進入思政課堂奠定教師隊伍支持。
三、結語
“中國夢”關乎著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凝聚了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個中華民族不斷追求的夢想,是億萬人民世代相傳的夙愿,每個中國人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創造者。中國夢的提出,為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提供了新的條件和資源支持。要將中國夢滲透落實在思政教育課堂中,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不懈努力,其中的關鍵,便在于教師,作為教師,要因地制宜的創設教學方法,更新現有的教學手段,將中國夢與思政教育密切結合,讓學生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切實領悟中國夢的內涵,并以此作為自己的奮斗方向。
參考文獻
[1]吳子蘭,岑俊靜,章熾天.基于情感教育視角開展高校“中國夢”教育的研究[J].知識經濟,2017(12).
[2]郭金湯.淺談將“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知識經濟,2014(07).
[3]周海燕.“中國夢”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體現[J].現代經濟信息,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