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選取了我國五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圖書館,對其理事會中的成員構成從成員來源、任職資格、產生方式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對比分析,以期對理事會制度的推行有綿薄之助。
關鍵詞:圖書館;理事會制度;成員構成
1 前言
2014年9月文化部發布了《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等試點工作的通知》,公布了我國10家公共文化事業單位最為首批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單位。列入該名單的有重慶圖書館、廣東省博物館、浙江圖書館、深圳市福田區圖書館、溫州市圖書館等共10所試點單位[1]。借此以深化我國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助力創新我國文化管理的體制機制,推動圖書館、文化館等文化機構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提升服務效能。自此,我國各大小圖書館如雨后春筍般積極貫徹落實文件,紛紛成立理事會。
公共圖書館的理事會管理,也即法人治理結構模式,是指由理事會負責圖書館的重大決策以及公共管理事務,主要職責為擬定圖書館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制訂預算決算辦法、決定圖書館人員的管理制度、制定圖書館的基本管理條例以及其它規章制度等職權。公共圖書館的理事會即決策的表決權及法律的監管權,從而確保圖書館科學、廉潔地運作。隨著圖書館的管理逐漸走向現代化,以及圖書館管理工作日益繁雜,圖書館紛紛成立理事會,實行決策及監管的分工化管理,理事會成員也逐步吸納外部人士參加,加大了對社會的開放程度。
我國的圖書館理事會一整套制度均是借鑒于國外的經驗,從第一個試點單位深圳圖書館,到至今全國大規模推廣試點,這套誕生于西方政治環境的理事會制度是否出現了“水土不服”現象?目前,學術界對于圖書館理事會制度有許多的研究,多是偏重于從現狀、中外對比、改進措施等角度切入分析。筆者認為,理事會制度能否平穩的落地,適用于我國的圖書館,除了政治、資金等因素外,理事的成員構成因素也是至關重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理事成員來源,建立一套完善的理事選拔、考核、退出機制,規定業內統一的理事任職資質、標準等。
2 理事會成員構成
在我國,圖書館理事會成員一般為單數,由9-15人組成,其中包括理事長、副理事長、以及若干理事成員組成。理事會的成員構成基本分為三部分:首先為圖書館內部專業人士為代表,即圖書館工作需要一批具備扎實的圖書館學知識背景及相關工作經驗的人員作為基礎,且該部分成員需有一定的占比;第二部分為國家機關及政府部門成員代表,由于我國公共圖書館大部分為國家興辦的文化事業單位,因此需加入政府部門人員作為出資人代表;第三部分為社會外部成員代表,公共圖書館是面向公眾開放的文化服務部門,社會各界有權有義務參與其中,因此增設來自社會各行業優秀人員,發揮各領域專業特長提出對圖書館工作獨特的見解及決策,有助于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本文選取了我國五所已成立理事會制度的公共圖書館作為代表,通過分析其理事會的人員配置現狀,從理事的成員來源、任職資格、產生方式三個方面,詳細地分析了我國圖書館理事會的整體設計,并相應地提出了優化我國理事會制度框架的模式。
2.1 成員來源
理事會作為圖書館的決策和監管的權利中心,是建設理事會的核心工作,其成員構成的情況決定了理事會職能的發揮,及議事決策的水平,因此理事會的組建主要體現在選人用人方面。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其構成就應該具有各方利益的代表性,根據現行法律、政策規定,圖書館理事會成員主要來源包括立法機關及政府部門代表、圖書館界代表、以及其他相關社會機構及相關專業人士代表。只有各類群體代表都覆蓋在內,才能充分體現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治理的需求。其次,合理確定理事會規模,在我國,省級圖書館和市級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覆蓋范圍不同,服務面和相關利益群體也不同,因此,各級別圖書館理事會規模應因館而宜。
深圳圖書館作為我國最早是試點單位,籌備三載于2010年底成立的理事會,如下表1所示,其11名理事會成員中有7名社會機構及專業人士代表[2]。成都圖書館理事會為了進一步擴大社會力量參與文化事業建設,盤活文化資源,激發市場活力的決心和力度,吸納了共8位社會各方成員[3],這兩個圖書館理事會的社會機構人員代表較多,社會方成員占有率都超過了50%,大大增加了社會力量參與的比例。可是,這樣看來理事會似乎成了“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的體制,作為一個文化事業單位,圖書館提供的是專業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專業性是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生存之本,一個圖書館的理事會中只有一兩位專業理事代表,且這些理事都是不受薪的公益性職位,他們是否能作為理事代表,管理好圖書館的各項事業值得打上問號。因此建議在組建理事會的過程中要增加圖書館的話語權,增加圖書館界專業理事所占比例。
此外,通過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到,五所圖書館的理事會成員中,政府部門代表比例都較高,這其中以中科院國家圖書館以六成比例居首[4],沒有吸納社會人士,所有理事均來自政府部門及中科院系統內部人員。由國家政府隸屬的機關、事業單位的理事會自然應有政府人員的成分在其中,然而,政府成員過多是否會壓制其余理事成員的權利,出現一個兩頭領導的圖書館?鑒于此,為使理事會的構成具有較廣泛的社會性,建議采用向社會公開招募部分比例理事的方式,保持一定數量的中立理事或獨立理事,如由教授、記者、律師、科研工作者等公職人員擔任,也可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兼任。這些理事社會閱歷豐富,知識面廣,維權行為較強,主要收入來源也不在圖書館,與圖書館沒有過多的利益關系,因此可以通過他們行使對理事會監督,充分發揮他們客觀、公正、公平的作用,以此保證圖書館理事會的公信力和透明度[5]。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現代圖書館發展代表的美國俄亥俄州圖書館,經歷了170年歷史的理事會制度,現如今的俄亥俄州圖書館理事會僅由5名成員構成,且均是俄亥俄州圖書館界有影響、有地位、新近退休或即將退休者,有能力、時間和精力為俄亥俄州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出謀劃策的圖書館界人士,沒有政府代表也沒有社會人士[6]。或許這一點也值得我們借鑒,招聘一些退休后仍有時間精力的圖書館界元老,他們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對圖書館事業的滿腔熱情,加大對這一類人群的理事代表,能彌補理事會中缺乏專業人士代表,加強理事會的專業性。
2.2 任職資格
我國大部分的圖書館在其理事會章程中均對理事成員的任職資格做出了一些具體要求或限制,主要體現在個人行為能力和專業水平等方面,以及應該針對考核成員的履職情況而引入的退出機制。
一是要求具備一定的個人行為能力。主要包括對成員有無犯罪記錄或道德瑕疵、其經濟狀況及履職所必須的身體狀況等方面提出具體限制條件。如成都圖書館對理事的任職資格要求堅持共產黨領導和正確的政治方向,未受過刑事處罰,熱愛社會公益,具有社會責任心及個人誠信。熱愛圖書館事業,維護圖書館的基本權益及社會形象。在所屬領域具有一定的建樹及工作資歷,能夠客觀、獨立地提出專業的見解,并具備擔任理事所必須的相關工作經驗和任職能力。
二是要求具備相應的專業水平。如廣東省在2011年印發的《關于推進事業單位法人治理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理事應當具備履行職責的知識和能力,熟悉有關法律法規和本單位業務”,“確保理事構成的科學性、規范性,各理事都應當具備履職的工作經驗和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品德修養及負責踏實,社會方理事需要與圖書館有穩定、長期的合作關系,可適當吸收社會知名人士、圖書館界專家學者加入理事會”[9]。如中科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理事會由本院領導、文獻情報工作學者、信息管理專家等組成,理事成員均具有極高的資歷及聲譽;成都圖書館引入了財團理事代表,融入了社會資金的投入,解決了圖書館資金僅靠政府撥款來源單一的問題,將更好地保障和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然而在深圳圖書館和廣州圖書館組建的理事會成員中,沒有一個是大企業、大財團的代表,缺乏社會力量的投入。
三是理事的退出機制。理事會應定期根據對理事的履職情況考察,從而設定退出機制。然而在筆者選取的這五所圖書館理事會均未提出取消理事資格的制度,只是遵照自愿原則解除理事資格。如《義烏圖書館理事會章程》規定由文廣新局提議,經理事會審議退出“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的理事代表離開原單位或社會團體的,取消理事資格”。對比國外理事會退出機制,如:《南非國家圖書館法》規定,“委員會成員在下列情況下必須離職:未經委員會準許連續3次缺席委員會會議”;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法》規定,“總督任命的管理委員會成員無法勝任工作的、工作效率低下的或者行為不端的,總督可以終止其任職”[10]。
可以看出,我國圖書館在理事的進入機制上沒有嚴格的篩選、評選過程,沒有完整、科學的評選理事流程,只是對入選的人群代表有了較統一的行業內規定;在理事退出機制上,我國的理事一旦當選,除非因違紀違法或主動請辭,基本都會在任期至屆滿。圖書館理事不是榮譽稱號,也不是榮譽職務,一些無作為、不作為、甚至亂作為的有名無實的理事,有礙于圖書館的發展。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科學的理事履職考察評價指標,提高理事工作水平,利用客觀全面的評價結果建立合理的退出機制,真正發揮圖書館理事會的職能,提升圖書館服務效能。
2.3 產生方式
公共圖書館理事的產生,應當遵循規范透明、公平公正和滿足工作需要的原則,根據現行法律、政策,所有的理事均通過嚴格的程序推選產生。國內外圖書館理事會理事的產生方式主要有委任和選任兩種方式。
一是通過選任產生。理事會在所有成員中通過選舉方式推選理事長,如深圳圖書館理事會試點的做法是:理事會審議市文體旅游局提名推薦的館長人選。廣州圖書館理事長是由市文廣新局直接任命,副理事長則由理事會推選提名產生。如溫州市在《關于進一步推進溫州市圖書館理事會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中規定,“理事會設理事長1名,由理事會選舉產生。設副理事長1名,由理事長提名,理事會討論通過后產生”。
如《印度國家圖書館法》規定,圖書館委員會中的4名印度各大學代表,應“以規定的方式提名”;法國《國家圖書館法》中規定,理事會中的4名職工代表和2名用戶代表應“由文化部部長通過法令確立選舉方式”[10]。
二是通過委任產生。關于理事長的產生,根據理事會制度的國際通行做法,一般由有關部門或領導直接任命。在國外也大多是直接任命,《德國國家圖書館法》規定,其管理委員會的13名成員中,應包括德國聯邦議院“派遣”的兩名代表和德國聯邦政府“派遣”的三名代表;法國在《國家圖書館法》中規定,其理事會中的4名國際文化、科學和經濟領域的知名人士,應“由文化部部長通過法令指定人選”[10]。
3 結語
我國的圖書館理事會制度正處于初步探索階段,與之相關的理論研究以及實踐經驗都比較欠缺,我國頒布實施的公共圖書館法,是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從法律的角度進行了保障與肯定,勢必極大推動公共館事業的發展,從中也可明確看出,這也意味著圖書館理事會制度在我國也將有法可依,確保了理事會制度在我國落地的科學性與法制性。此外,在我國構建健全、合理地法人治理模式,應該因地制宜,權衡各方面的因素,切忌一味地照搬私企、外企以及國外圖書館的模式,而應順應我國宏觀環境政策法規,各地方條例的制度,并結合公共圖書館各時期各地域各館的具體條件,從而建立一套各具特色的理事成員。
參考文獻
[1]http://zwgk.hefei.gov.cn/zwgk/public/spage.xp?doAction=view&indexno=00299159X/201408-00007
[2]肖容梅.深圳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試點探索及思考[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3):13-19
[3]http://sichuan.scol.com.cn/ggxw/content/2014-11/18/content_9787266.htm?node=7220
[4]http://www.bps.cas.cn/wxqb/gzjgygl/200905/t20090520_203475.html
[5]李國新.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現狀·問題·前瞻[J].圖書與情報,2014(02):1-9
[6]馮佳.美國俄亥俄州圖書館理事會制度[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4(03):47-52
[7]http://www.doc88.com/p-7038336065230.html
[8]http://www.wenkuxiazai.com/doc/7ba0731a01f69e3142329416.html
[9]http://bwb.huidong.gov.cn/ReadNews.asp?NewsID=1499
[10]圖書館政策研究參考,2014(04)
作者簡介
喻莉君,女,陜西師范大學圖書館,初級館員,研究方向為公共圖書館史,信息資源管理,圖書館理事會等。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圖書館學碩士研究生,本科就讀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臺灣元智大學咨詢管理系交換生。